基于空气幕的地铁车站空气污染物中生物因子阻断方法

文档序号:36652143发布日期:2024-01-06 23:3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基于空气幕的地铁车站空气污染物中生物因子阻断方法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污染物阻断,尤其涉及基于空气幕的地铁车站空气污染物中生物因子阻断方法。


背景技术:

1、地铁作为重要的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人员密集程度高、客流量大、空间密闭等特点,空气污染物中的生物因子一旦出现在地铁站公共区内,站内乘客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在一定情况下,若生物因子进入地铁空调系统,此时通风管道还有可能助推生物因子的大规模扩散。生物因子涉及范围广、包含种类多,对于地铁站现有的阻断措施,如防排烟系统和挡烟垂壁,并不能实现对所有生物因子的阻隔和控制。对于一些密度比空气大的生物因子,挡烟垂壁在其面前近乎失效,而防排烟系统的风口一般设置在公共区顶部,进行排风时会造成生物因子从地面向上的垂直扩散,使其进入人的呼吸高度处,产生更大的威胁。此外,空气污染物中的生物因子泄漏相较于火灾更为复杂,不确定性因素也更多,现有的设备和系统在应对此类情况时将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亟需提出基于空气幕的地铁车站空气污染物中生物因子阻断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空气幕的地铁车站空气污染物中生物因子阻断方法,当地铁车站公共区空气污染物中出现生物因子时,有效控制生物因子的扩散,保障室内人员的身体健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空气幕的地铁车站空气污染物中生物因子阻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将地铁站按照站台层和站厅层分别划分左侧分区和右侧分区,所述站台层和所述站厅层的每个分区设置有通风空调系统、传感器及空气幕系统;

4、当地铁站厅层或站台层的公共区发生生物因子泄漏时,某一分区的传感器最先感应到存在所述生物因子生成感应信号,将所述感应信号传递至所述空气幕系统,并启动所述分区的所述空气幕系统,利用所述通风空调系统对所述分区的所述生物因子进行阻断和消除;

5、当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生物因子蔓延到非源头所在层时,此时开启源头所在层的所述通风空调系统进行排风以及非源头所在层的所述通风空调系统进行送风,控制所述生物因子污染其他分区;

6、在站内人员全部撤离到安全区域后,对被阻隔在源头区域附近的生物因子进行集中消除。

7、可选的,所述地铁站为地下车站,所述地下车站包括地下二层的岛式站台层和地下一层的整体式站厅层。

8、可选的,所述每个分区至少有一个连接所述站厅层和所述站台层的楼梯和传感器。

9、可选的,所述通风空调系统包括送风子系统和排风子系统,当站内公共区传感器感应到存在所述生物因子,关闭所述送风子系统和所述排风子系统;当所述生物因子突破所述空气幕系统的阻挡时,需要开启对应的所述送风子系统和所述排风子系统,此时所述通风空调系统为全新风模式,送风管道向室内送入未被污染的新风。

10、可选的,所述空气幕系统设置在所述站厅层与所述站台层连接的楼梯处。

11、可选的,所述空气幕系统包括送风口和排风口,所述送风口设置在所述站台层的顶部,所述送风口与站内公共区通风管道相接或单独设置风管进行送风;所述排风口设置在所述站台层的地面,所述排风口与轨底排热系统相接或单独设置风管进行排风。

12、可选的,当所述生物因子发生泄漏的阻断方法包括:

13、当所述生物因子泄漏时,最先感应到存在所述生物因子的区域开启所述空气幕系统,避免所述生物因子向另一层扩散,若另一分区感应到所述生物因子,此时所述生物因子的泄漏源在公共区的中部,将两个分区的所述空气幕系统均开启,避免因子从另一侧蔓延到其他楼层;若另一分区没有感应到生物因子,说明因子的泄漏源在公共区端部,此时需要开启另一分区的送风系统进行补风,防止因子向另一分区扩散。

14、可选的,当所述生物因子未发生泄漏的预防阻断方法包括:

15、当所述生物因子未发生泄漏时,所述空气幕系统处于关闭状态,当检测到站内公共区存在所述生物因子时打开所述空气幕系统进行送风和排风,形成气幕阻挡生物因子向其他区域扩散,作为柔性阻隔更有利于人员逃生。

16、本发明技术效果: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空气幕的地铁车站空气污染物中生物因子阻断方法,对源头所在层的生物因子进行有效控制,便于后续集中处理和安置;在生物因子大范围蔓延时,及时补充新鲜空气进行稀释降低生物因子浓度,有利于人员及时从高浓度区域撤离。



技术特征:

1.基于空气幕的地铁车站空气污染物中生物因子阻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地铁站按照站台层和站厅层分别划分左侧分区和右侧分区,所述站台层和所述站厅层的每个分区设置有通风空调系统、传感器及空气幕系统;

2.如权利要求1的基于空气幕的地铁车站空气污染物中生物因子阻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站为地下车站,所述站台层为地下二层的岛式站台,所述站厅层为地下一层的整体式站厅。

3.如权利要求1的基于空气幕的地铁车站空气污染物中生物因子阻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分区至少有一个连接所述站厅层和所述站台层的楼梯和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的基于空气幕的地铁车站空气污染物中生物因子阻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空调系统包括送风子系统和排风子系统,当站内公共区传感器感应到存在所述生物因子,关闭所述送风子系统和所述排风子系统;当所述生物因子突破所述空气幕系统的阻挡时,需要开启对应的所述送风子系统和所述排风子系统,此时所述通风空调系统为全新风模式,送风管道向室内送入未被污染的新风。

5.如权利要求1的基于空气幕的地铁车站空气污染物中生物因子阻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幕系统设置在所述站厅层与所述站台层连接的楼梯处。

6.如权利要求1的基于空气幕的地铁车站空气污染物中生物因子阻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幕系统包括送风口和排风口,所述送风口设置在所述站台层的顶部,所述送风口与站内公共区通风管道相接或单独设置风管进行送风;所述排风口设置在所述站台层的地面,所述排风口与轨底排热系统相接或单独设置风管进行排风。

7.如权利要求1的基于空气幕的地铁车站空气污染物中生物因子阻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生物因子发生泄漏的阻断方法包括:

8.如权利要求7的基于空气幕的地铁车站空气污染物中生物因子阻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生物因子未发生泄漏的预防阻断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空气幕的地铁车站空气污染物中生物因子阻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地铁站厅层或站台层公共区发生生物因子泄漏时,某一分区的传感器最先感应到存在生物因子并生成感应信号,并将感应信号传递至空气幕系统,并启动该分区内站厅层站台层连接楼梯处的空气幕,利用送风口和排风口对该分区内的生物因子进行阻断和消除。当传感器检测到生物因子蔓延到非源头所在层时,此时开启源头所在层的排风系统以及非源头所在层的送风系统。本发明目标一是对源头所在层的生物因子进行有效控制,便于后续集中处理和安置,目标二是在生物因子大范围蔓延时,及时补充新鲜空气进行稀释降低生物因子浓度,有利于人员逃生。

技术研发人员:叶天震,李凡,那艳玲,孙伯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