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空调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21811发布日期:2024-02-09 13:1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空调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常用电器之一。目前,空调器的内机通常是独立分开控制,多采用一机一控制的方法来控制其运行。

2、然而,当同一环境内具有多台内机时,尤其是具有多台大容量内机时,内机往往会存在运行能力过剩的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即使人为的开关空调或选择档位来避免性能浪费,也必然导致不同位置的内机风量差异过大,人体舒适性较差。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以减少空调内机运行能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

2、为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3、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4、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5、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分别采集在相同室内环境中运行的多个空调内机中各个空调内机的容量参数和位置信息以及用户总需求容量百分数h;根据容量参数,确定多个空调内机的实际总集成容量;根据实际总集成容量和位置信息以及用户总需求容量百分数h,调节多个空调内机中至少部分空调内机的实际容量;其中,容量参数为与空调内机的功率正相关的数值参数,位置信息用于标记空调内机为直吹内机或非直吹内机。

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采集相同室内环境的多个空调内机的容量参数和位置信息,根据多个空调内机的容量参数计算多个空调内机的实际集成容量,根据位置信息和实际集成容量调节控制多个空调内机的运行,在保证室内整体制冷效果的同时,根据用户总需求容量百分数h合理规划并分配多个空调内机的实际运行能力,不仅减少了空调内机的运行能力的浪费,还能够有效减少噪音,提升用户的适用舒适感。

7、上述技术方案中,实际总集成容量根据以下公式确定:

8、h实际=p容量1+…+p容量n;

9、其中,h实际为实际总集成容量,p容量1…p容量n分别为编号为1…至n的n个各个空调内机的各自的容量参数。

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对相同室内环境中的每一台空调内机进行编号,在计算实际总集成容量h实际时可以有效避免遗漏,以使实际总集成容量h实际计算结果能够始终保持准确。

11、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实际总集成容量和位置信息以及用户总需求容量百分数h,调节多个空调内机中至少部分空调内机的实际容量,具体包括:确定实际总集成容量中全部弱功率空调内机的实际集成容量百分数;将实际集成容量百分数与用户总需求容量百分数h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调节多个空调内机中至少部分空调内机的实际容量。

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由于弱功率空调内机风机转速小,风量小,噪音小,出风面积小,在确定实际总集成容量中全部弱功率空调内机的实际集成容量百分数后将其与用户总需求容量百分数h进行比较来调节空调内机的实际容量以使控制弱功率空调内机优先运行可以有效降低噪音。

13、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实际集成容量百分数根据以下公式确定:

14、

15、其中,h实际pct为实际集成容量百分数,p容量a+…+p容量b分别为编号为a…至b的多个各个空调内机中全部弱功率空调内机的各自的容量参数。

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实际集成容量百分数为多个弱功率空调内机的容量和与实际总集成容量h实际的比值的百分数;对相同室内环境中的每一台弱功率空调内机进行编号,在计算实际集成容量百分数h实际pct时可以有效避免遗漏,以使计算结果能够始终保持准确。

17、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比较的结果,调节多个空调内机中至少部分空调内机的实际容量,具体包括:在比较的结果为实际集成容量百分数hx大于用户总需求容量百分数h的情况下,调节多个空调内机中的全部弱功率空调内机的总需求容量hx等于用户总需求容量h,并调节多个空调内机中的全部强功率空调内机的总需求容量为零。

1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当弱功率空调内机全部开启即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无需再开启强功率空调内机以免造成资源浪费;调节全部弱功率空调内机的总需求容量hx等于用户总需求容量h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噪音。

19、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比较的结果,调节多个空调内机中至少部分空调内机的实际容量,具体包括:在比较的结果为实际集成容量百分数小于用户总需求容量百分数h的情况下,根据多个空调内机中是否包括强功率非直吹空调内机,调节多个空调内机中至少部分空调内机的实际容量。

2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当弱功率空调内机无法达到用户总需求容量百分数h时,弱功率空调内机完全开启运行,还需开启强功率空调内机,以满足用户需求;判断强功率空调内机是否为直吹,可以合理调节强功率空调内机的运行能力,减少直吹,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1、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多个空调内机中是否包括强功率非直吹空调内机,调节多个空调内机中至少部分空调内机的实际容量,具体包括:在多个空调内机中不包括强功率非直吹空调内机的情况下,调节多个弱功率空调内机的总需求容量百分数hx=100%;调节多个强功率直吹空调内机的需求容量百分数:

22、

23、其中,hy为强功率直吹空调内机的需求容量百分数。

2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弱功率空调内机无法完全满足用户需求且强功率空调内机仅为直吹空调内机时,弱功率空调内机完全开启运行,即弱功率空调内机的总需求容量百分数hx为100%;强功率直吹空调内机开启至满足用户需求即可,通过上式确定的强功率直吹空调内机的需求容量百分数hy可以使强功率直吹空调内机的运行能力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25、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多个空调内机中是否包括强功率非直吹空调内机,调节多个空调内机中至少部分空调内机的实际容量,具体包括:在多个空调内机中包括强功率非直吹空调内机的情况下,调节多个弱功率空调内机的需求总容量百分数hx=100%;调节多个强功率非直吹空调内机的需求容量百分数:

26、

27、调节多个强功率直吹空调内机的需求容量百分数:

28、

29、其中,hz为强功率非直吹空调内机的需求容量百分数,p容量d+…+p容量b分别为编号为d…至e的多个各个空调内机中全部强功率非直吹空调内机的各自的容量参数,a为强功率非直吹内机容量系数,为p容量p+…+p容量q分别为编号为p…至q的多个各个空调内机中全部强功率直吹空调内机的各自的容量参数。

3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当强功率空调内机包括强功率非直吹空调内机时,相较于直吹空调内机,其转速提高时噪音及出风温度对用户舒适性的影响小,因此应当适当增大强功率非直吹空调内机需求,减小强功率直吹空调内机需求,以提高用户的舒适性;采用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hy和hz运行空调内机,即可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31、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控制方法还包括:调节多个空调内机中的任意弱功率空调内机的室内风机转速fx=hx×fmax-x,其中,fmax-x为任意弱功率空调内机的最高室内风机转速;和/或调节多个空调内机中的任意强功率直吹空调内机的室内风机转速fy=hy×fmax-y,其中,fmax-y为任意强功率直吹空调内机的最高室内风机转速;和/或调节多个空调内机中的任意强功率非直吹空调内机的室内风机转速fz=hz×fmax-z,其中,fmax-z为任意强功率非直吹空调内机的最高室内风机转速。

3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获得的hx、hy和hz来确定空调内机的室内风机转速,使相同环境内的多个空调内机的运行效果最终达到用户需求,转速适宜,既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也不会直吹人体带来不适感。

33、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采集模块,采集模块用于分别采集在相同室内环境中运行的多个空调内机中各个空调内机的容量参数和位置信息以及用户总需求容量百分数h;计算模块,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容量参数,确定多个空调内机的实际总集成容量;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实际总集成容量和位置信息以及用户总需求容量百分数h,调节多个空调内机中至少部分空调内机的实际容量;其中,容量参数为与空调内机的功率正相关的数值参数,位置信息用于标记空调内机为直吹内机或非直吹内机。

34、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如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具有如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35、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制方法的步骤。

36、本发明的空调器能够实现如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空调器具有如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37、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内机位置、容量来控制空调内机的风量,分配每台内机的实际运行能力,保证室内整体制冷效果的同时,还相对应的减少了每台内机的运行能力,有效的减少了噪音,避免在单内机高负荷情况下出现空调直吹人体而出现不适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