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40141发布日期:2024-01-16 12:56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加湿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加湿器。


背景技术:

1、加湿器用于对环境内的空气进行加湿,从而提升外部环境干燥时人的舒适程度。

2、公开号为cn21806521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加湿器,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加湿器的壳体内有容纳腔,壳体上有导风口,容纳腔内设置水箱和风机组件,风机组件与导风口形成导风通道,导风通道内设置叶轮组件,叶轮组件包括安装轴和设置在安装轴上的多个网状叶片,该加湿器通过风机组件转动带动空气通过网状叶片表面,通过水的粘性在网状叶片上形成水膜,水膜黏附空气中的毛削、尘埃等并随着叶轮的旋转将黏附的毛削、尘埃带入水中并沉淀于水箱底部,当空气从网状叶片表面通过时将水分带走实现加湿作用,当网状叶片上的水膜水分大量挥发之后在风的作用水膜下会破裂形成微小水滴,水滴横向破裂会冲洗经过的空气,将小颗粒的毛削、尘埃包裹吸附再沉降到水箱下部,实现水洗的效果。

3、在实现上述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加湿器,风机结构与加湿结构均为上下结构,加湿结构为多层材料叠加,且其转轴置于中部,当风机风吹向加湿结构时,因其转轴置于中部,故转轮中部无法被有效利用,同时因每层叠加材料之间间隙小,风阻大,导致风无法吹向加湿结构的中间部分,风只能集中吹加湿结构的边缘部分,使得蒸发面积减少,风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加湿量很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升加湿器对风的利用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加湿器。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加湿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高效加湿器,

4、包括存水部;

5、加湿部,所述加湿部设置于所述存水部,且加湿部可在存水部内转动;

6、第一进风入口,所述第一进风入口开设于加湿部,第一进风入口用于使风自加湿部中部进入并朝向加湿部边缘扩散。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进风入口开设于加湿部,并且第一进风入口用于进风,故外部环境的自然风可从第一进风入口进入到加湿部,并由加湿部中部朝向加湿部边缘扩散,即将加湿结构设置为中间进风,从四周360°出风,改善了传统加湿方案中只有部分加湿结构与风接触的问题;相比于传统的加湿方案,本技术中的方案提升了对风的转化利用效率,使加湿效果提升,越往加湿结构的边缘,风阻越小,出风越流畅,因此在风机低转速状态下,风的利用率可大幅度提升,加湿效果远胜于现有的加湿器。

8、可选的,所述第一进风入口内转动设置有用于带动风进入第一进风入口的动力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件设置在第一进风入口内部,动力件用于带动风进入到第一进风入口内,便于主动吸纳外部环境的风,从而便于加湿过程的进行。

10、可选的,所述存水部内转动连接支撑限位部,支撑限位部使加湿部底部至存水部底部具有一定间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限位部用于支撑加湿部,同时由于支撑限位部可以转动,故在加湿部转动的过程中,支撑限位部可以很好的减小加湿部的摩擦,便于加湿过程的进行,同时支撑限位部使加湿部底部至存水部底部具有一定间隔,减小了加湿部底部与存水部底部接触的可能。

12、可选的,所述加湿部包括若干蒸发盘,相邻蒸发盘之间具有一定间隔;蒸发盘上穿设有使若干蒸发盘同轴设置的固定柱。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湿部包括若干蒸发盘,且蒸发盘之间具有间隔,在加湿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蒸发盘具有间隔,故转动时能保证每个蒸发盘都能携带足够的水,最大程度的利用蒸发面积,同时间隔限定风的运行轨迹,极大地提升了加湿效果。

14、可选的,所述存水部包括存水主体、稳定主体,稳定主体固定于存水主体;固定柱端部呈弧形并可抵接于存水主体内壁或稳定主体内壁。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水部包括存水主体、稳定主体,存水主体主要用于放置液体,而稳定主体主要用于提升加湿部在存水主体中的稳定性,改善加湿部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而产生噪音或出现卡死的可能;同时固定柱端部抵接于存水主体内壁或稳定主体内壁,进一步改善了加湿部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撞击卡死的可能。

16、可选的,所述蒸发盘端面固定有若干间隔定位部;所述蒸发盘端面设置有若干携水部,携水部内可携带液体。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隔定位部在叠加固定每个蒸发盘,在保证整个转轮稳定的同时,能增加蒸发盘表面积,增加蒸发面积,从而增大加湿量,提升加湿效率;同时蒸发盘端面设置携水部,携水部可以携带液体,同样起到了增加对液体携带量的作用,提升了加湿效果。

18、可选的,所述加湿部端面设置有带动部,带动部包括相互固定的定位部分与驱动部分;固定柱穿设于蒸发盘同时穿设于定位部分。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穿设于蒸发盘同时穿设于带动部,并通过此种方式将加湿部与带动部固定,同时驱动部分固定于带动部分,故控制驱动部分转动即可控制加湿部转动,控制方式较为简便。

20、可选的,所述带动部还包括可转动的启动部分,启动部分与驱动部分均为齿轮状并啮合,且启动部分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部分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启动部分与驱动部分啮合并转动时,由于启动部分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可起到吸音效果,同时不会出现由于齿轮之间的碰撞而产生噪音的现象,降低了加湿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噪音,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22、可选的,所述存水部与所述加湿部外部固定有防护部,防护部将存水部与加湿部覆盖并起防护作用;防护部上开设第二进风入口,第二进风入口与第一进风入口对应;防护部侧壁开设若干出风口。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进风入口的存在使第一进风入口不会被阻挡,从而不会影响进风过程的进行,同时由于防护部侧壁开设了出风口,故在加湿部转动过程中,出风过程也不会受到影响。

24、可选的,所述防护部内侧壁固定有隔离部,隔离部侧壁设置若干开口且隔离部将动力件与加湿部内部分隔。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部侧壁设置若干开口,不会影响出风过程的进行,同时隔离部将动力件与加湿部内部分隔,减小了动力件与蒸发盘内侧壁发生碰撞的可能。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效加湿器有益技术效果:

27、1.通过进出风方式的改进,加湿部实现加湿过程中360°出风,同时随加湿部直径的增加,有效加湿面积呈指数级增长;

28、2.采用加湿部和存水部进行加湿,在加湿部中心加设动力件,动力件采用轮叶,由于轮叶独有的结构特点,轮叶转动时可将风自轮叶中部向轮叶边缘扩散,因此风可在转轮中心向转轮边缘扩散,即将加湿结构设置为中间进风,从四周360°出风;相比于传统的上下出风的加湿方案,该进出风方式使风能全面贯穿加湿部,极大增加了有效蒸发面积,同时提升了对风的转化利用效率,使加湿效果显著提升,越往加湿结构的边缘,风阻越小,出风越流畅,因此在风机低转速状态下,风的有效利用率和蒸发盘的有效利用面积大幅度提升,加湿效果远胜于现有的加湿器;

29、3.在加湿部的转动上,采用橡胶材质齿轮(启动部分)带动,有效减小了由于齿轮震动而产生的噪音,降噪效果好;同时本装置,在保证较大加湿量的前提下,可降低电机转速,进一步起到了降噪效果,且降低了加湿器的能耗,节能环保;

30、4.在加湿部设计上,蒸发盘端面开设携水部,携水部可携带水,由于水具有张力,故在加湿部的转动过程中,携水部可带动部分水随转轮同步转动,使水能在加湿部停留较长的时间,进一步提升了加湿效果;

31、5.该进出风方式,使得风能全面地穿过加湿结构,在不增加加湿结构数量的前提下,蒸发面积大幅度提升,风达到最大的有效利用率,成本降低,加湿量显著提升,且该结构拆卸方便,便于清洗,同时整机重量较轻,在加湿量显著提升的同时,整机更加轻盈美观;

32、6.通过固定柱的设置,加湿部稳定性增加,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加湿部摇摆、卡死、撞击水箱等情况,稳定性大幅提升;

33、7.通过隔离部的设置,使相邻蒸发盘之间具有均匀的间隔,间隔可起到对风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的作用,相比起传统间隙小风阻大的蒸发盘,该进出风方式能减小风阻,使风更全面的贯穿加湿部,增加有效蒸发面积,提升风的利用率,使加湿量显著提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