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消防工程用排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09029发布日期:2024-01-16 11:45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消防工程用排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消防,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消防工程用排烟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各大建筑场地,消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当火灾发生后产生浓烟,影响被困群众的呼吸道,严重时还会造成生命威胁,为此,通过排烟系统来对浓烟进行外排,降低浓烟的覆盖面积,有利于后续的救援。

2、当前现有的排烟系统一般包括箱体,箱体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进烟口和排烟口,箱体内部设有抽气设备和过滤结构,抽气设备可以为吸风机或风扇或轴流叶轮等,抽气设备的进口连通于进烟口,抽气设备的出口连通于排烟口;过滤结构可以具体为安装于进烟口与抽气设备的进口之间的过滤网;在实际使用时,可将箱体安装于建筑场地的任意位置,且使得进烟口、排烟口分别于外部环境相连通,接着当需要排烟时,可启动抽气设备,通过抽气设备将外部环境中的浓烟经进烟口抽取至箱体内,通过过滤网拦截浓烟中的大颗粒杂质后,再由抽气设备将过滤后的浓烟从排烟口排出,实现排烟操作。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可知,现有排烟系统的进烟口大小尺寸一般固定,且随着使用时长的累加,浓烟中的部分灰尘杂质易在经过进烟口时落在进烟口内壁,进而进一步缩小了进烟口的口径,若此时需要借助该排烟系统来排放大量浓烟,那么易出现排烟效率低下的问题,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排烟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消防工程用排烟系统。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消防工程用排烟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消防工程用排烟系统,包括箱体和抽气设备,所述抽气设备的进口连通于箱体,且所述抽气设备用于将箱体内部气体抽出箱体;所述箱体其中一侧敞口,箱体内转动连接有若干板组,每一板组至少包括两个活动板,所属同组的两个所述活动板之间预留有进烟口,所述抽气设备的进口位于进烟口背离箱体敞口处的一侧;所述进烟口与箱体敞口位置相连通,每一所述活动板朝靠近或远离相邻活动板的方向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内壁。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活动板来使得同属同一板组的两个活动板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进烟口口径变大,提高排烟效率,相反,若同属于同一板组的两个活动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那么进烟口口径将变小,从而最终实现了对进烟口口径的调节,此外,活动板在转动过程中,也可借助活动板周围气流的扰动来吹落进烟口内壁的杂物,实现对进烟口口径的清理。

5、作为优选,所述建筑消防工程用排烟系统还包括烟雾浓度检测器、控制器和转动件,所述烟雾浓度检测器电连接于控制器,所述转动件受控于控制器,所述烟雾浓度检测器用于检测箱体靠近进烟口处的烟雾浓度数据,所述转动件用于驱动活动板转动,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烟雾浓度数据,并基于所述烟雾浓度数据,控制转动件带动活动板转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烟雾浓度检测器、控制器和转动件来基于烟雾浓度变化实现对活动板转动的自动驱动,即实现对进烟口大小的自动调节。

7、作为优选,所述转动件包括限位板、气囊和抽气件,所述限位板连接于箱体内壁,且所述活动板和气囊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气囊设置于对应的限位板和活动板之间,每一所述气囊均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另一端连通于进烟口;所述抽气件连通于进气管,以用于向气囊内抽送气体,或将气囊内气体排出;所述抽气件受控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烟雾浓度数据控制抽气件的启闭。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烟雾浓度数据超过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抽气件将部分烟气经进气管送入气囊内,以使得气囊鼓胀后顶推活动板,从而实现活动板的转动,而当烟雾浓度数据降至预设值以下时,控制器控制抽气件将气囊内的烟气排出,以使得气囊在排气过程中释放对活动板的顶推力,并使得活动板反转复位。

9、作为优选,所述抽气件包括气泵和连通于每一所述气囊上的排气管;所述气泵出气口通过气管连通于所有气囊,所述排气管远离气囊处的一端管口朝向活动板侧壁,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阀,排气阀电连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烟雾浓度数据控制排气阀的启闭。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烟雾浓度数据由高于预设值变为低于预设值时,此时气囊处于鼓胀状态,此时控制器关闭抽气件,并打开排气阀,以将气囊内的气体从排气管排出,而由于排气管管口朝向活动板侧壁,因此,从排气管排出的气体可以用于对活动板侧壁进行吹扫,减少活动板侧壁的灰尘杂物堆积。

11、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板朝向箱体敞口处的一侧侧壁、所述活动板朝向箱体敞口处的一侧侧壁均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用于引导烟雾流至进烟口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箱体外的烟雾进入箱体,并流向限位板和活动板时,烟雾将在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下朝靠近进烟口的方向移动并排出。

13、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板靠近限位板处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毛刷,所述第一毛刷远离活动板处的一端贴合于限位板侧壁,且所述第一毛刷在随活动板转动而相对限位板移动的过程中,始终贴合于所述限位板侧壁,且所述进气管的管口位于第一毛刷的移动路径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毛刷远离活动板处的一端始终贴合于限位板侧壁,且当活动板转动时,第一毛刷将在随活动板的转动而相对限位板移动,进而在移动过程中对限位板进行刮蹭清理,减少烟雾内的灰尘在限位板侧壁上的滞留量,此外,本技术还限定了进气管的管口位于第一毛刷的移动路径上,因此在第一毛刷在移动时还能对进气管的管口进行清扫疏通,减少进气管堵塞进而影响气囊进气的顺畅程度。

15、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板与活动板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弹性垫,所述缓冲弹性垫用于在活动板朝靠近对应限位板的方向转动时与对应活动板相贴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动板朝靠近限位板的方向转动时,缓冲弹性垫用于与活动板相接触贴合,而由于缓冲弹性垫为具有弹性,因此,缓冲弹性垫可以在于活动板相接触时起到缓冲、保护活动板的作用。

17、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滤网和疏通件,所述滤网位于箱体敞口与抽气设备的进口之间,所述疏通件用于对滤网网孔进行疏通清理。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的设置能够对进入箱体内的烟雾进行过滤,减少烟雾中的大颗粒杂质造成抽气设备进口的堵塞,此外还可采用疏通件定期对滤网网孔进行疏通清理,确保滤网对后续进入箱体内的烟雾的过滤效果。

19、作为优选,所述滤网包括若干个弧形子网,所述弧形子网与活动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疏通件包括联杆和第二毛刷,所述联杆、第二毛刷、活动板三者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活动板端壁均连接有转杆,所述活动板通过转杆转动连接于箱体,所述联杆其中一端连接于对应转杆,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毛刷,所述第二毛刷背离联杆处的侧壁贴合于对应的弧形子网侧壁,且所述弧形子网表面形成有用于与第二毛刷移动路径相适配的弧面。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具体包括若干弧形子网,而弧形子网及其弧面的设计是为了配合第二毛刷移动路径,以使得第二毛刷在随转杆的转动而移动的过程中可以与实现对滤网的清理,且无需额外添加任何动力设备,仅借助活动板的转动即可实现对滤网的清理。

21、作为优选,所述联杆侧壁设有让位沟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杆与让位沟槽相配合的结构可以减少连杆对箱体内气流流动的阻力,还具有对气流实现分流的作用。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转动活动板来实现对进烟口口径大小的调节,通过烟雾浓度检测器和控制器相互配合来实现对烟雾浓度的自动监测和对进烟口口径大小的自动调节;

25、2.通过第一毛刷和疏通件的设置来实现对限位板表面灰尘的清扫以及滤网网孔的疏通,且第一毛刷和疏通件借助了活动板的转动来更为节能高效地实现上述清灰、疏通网孔的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