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08455发布日期:2024-02-09 12:5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空调系统是用人为的方法处理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的系统,可使某些场所获得具有一定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空气,以满足使用者及生产过程的要求和改善劳动卫生和室内气候条件;空调系统利用制冷循环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夏天统一制冷、冬天统一制热。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cn10148234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系统,包括生活热水单元;采暖水循环单元;制冷水循环单元;太阳能水循环单元,所述的太阳能水循环单元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热泵单元,所述的热泵单元包括用于在空气和换热工质间交换热量的空气源换热器,用于将太阳能循环水中的热量交换至换热工质的太阳能换热器,所述太阳能换热器设置于太阳能水循环单元的水循环管路中,用于对换热工质进行加热的换热工质电加热装置,所述的空气源换热器、太阳能换热器和换热工质电加热装置中的换热工质通道串接,用于在换热工质与采暖循环水/制冷循环水间交换热量的热泵室内换热器,所述的热泵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采暖水循环单元/制冷水循环单元的水循环管路中。

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空调系统的能量过剩时,会造成大量的能量溢散,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能量的溢散,减少资源浪费,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主机、储能模块、进路和回路,所述空调主机通过所述进路和所述回路与所述储能模块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储能模块可用于所述空调主机的能量存储或从外部摄取能量通过所述回路进入所述空调主机完成能量的回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空调主机出现能量过剩时,空调主机将多余的能量通过进路输送至储能模块进行能量的存储,当空调主机能量不足时,可通过回路完成能量的回收,通过能量的暂存,减少能量的直接损耗,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储能模块可从外界环境中汲取能量,可将外界能量进行回收,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5、可选的,所述空调主机内置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所述进路包括高压支路和低压支路,所述高压支路连通所述空调主机的制热模块和所述储能模块;所述低压支路连通所述空调主机和制冷模块和所述储能模块。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调主机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或者制热时,产生的较多的冷气或者热气通过高压支路或低压支路进入储能模块进行存储;当空调主机能量不足,需要再次进行制冷或制热时,可通过低压支路或者高压支路进行能量的回收,减少能量的损耗;通过设置的制冷模块、制热模块、低压支路和高压支路,实现了空调主机针对环境所需,进行制冷或者制热,同时使得该储能模块既能进行储热也能进行储冷,提高了能量储存的多样性,且使得该结构适用多种空调设备,进而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

7、可选的,所述储能模块内存储有存储介质且存储介质为液体,存储介质通过所述进路吸收能量完成所述储能模块的能量存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能模块内存储的介质,能够实现热能的传递,使得能量的存储有依附,能够降低能量的存储损失,进一步降低能量的损失,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通过液体便于能量依附,减少气体为存储介质导致的能量损耗,进一步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9、可选的,所述储能模块为游泳池,所述游泳池内的存储介质为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调主机制冷或者制热过剩时,可通过进路进入游泳池内,然后经过水的热量吸收或者冷量吸收,进行能量存储,水的比热容较大,热量损失较慢,能够进一步降低能量的损失,使得在回收能量时,能够回收大部分的能量,降低能量的损耗,提高制热或者制冷效率,同时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且在进行游泳时,可根据环境温度,对游泳池进行制冷或者制热,提高游泳者的舒适度,且游泳过后的水中残存的能量可再次进行回收,实现资源的节约。

11、可选的,所述游泳池内设置有换能管路,所述进路与所述换能管路的一端连接且连通,所述回路与所述换能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且连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调主机产生的制冷或制热形成高压或者低压气体,并通过换能管路传递至游泳池内的水中,通过设置的换能管路,能够减少空调的导热介质与游泳池水直接接触,通过管路的热传递,实现热能的传导。

13、可选的,所述换能管路包括第一进支管、第一出支管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游泳池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进支管连通所述换热管和所述进路,所述第一出支管连通所述换热管和所述回路。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进支管和进路连接,第一出支管与换热管连接,换热管可为导热性能好的铜材质,第一进支管和第一出支管可为不导热材质,进一步加强能量的传导,降低能量的损耗。

15、可选的,所述换热管包括侧支管和底支管,所述侧支管设置有多圈且环绕所述游泳池设置,所述底支管设置由多根且均设置在所述游泳池的底壁内;多圈所述侧支管和多根所述底支管均与所述第一进支管连通,多圈所述侧支管和多根所述底支管均与所述第一出支管连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游泳池的底壁上设置多根底支管,在游泳池的侧壁上设置多圈侧支管,增大与游泳池的接触面积,使得游泳池内的水与侧支管和底支管内的介质充分换热,进一步增强了能量的回收利用率,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且当游泳池设置在室内时,可吸收室内环境产生的热量,暂时存储在水中,水的比热容较大,吸热温度上升较为缓慢,便于热量的存储,便于能量的存储和回收;当游泳池设置在室外时,可在阳光直射时吸收热能进行暂存,在夜间通过底支管和侧支管的换热,将热能传递给空调主机,空调主机可利用能量进行制热实现能量的回收。

17、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支管和所述第一出支管均呈l型。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一进支管和第一出支管均呈l型,便于第一进支管和第一出支管与底支管和侧支管的连通;进而便于热交换完成的介质快速流动至第一出支管内,然后回到空调主机进行热交换,减少了单一出口导致的介质的滞留,进一步的降低能量的损耗。

19、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支管和所述第一出支管设置在所述游泳池的对角位置处。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调主机内的介质经过制冷或制热并通过第一进支管进入底支管和侧支管,然后经由第一出支管回流至空间主机内,通过第一进支管和第一出支管对角设置,使得管路内流动的介质流经的路程相同,换热效率一致,使得管路内流动的介质流动流畅,便于热交换的进行,进一步减少能量的溢散,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21、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支管和所述第一出支管均包括横管段和竖管段,多根所述底支管依次与所述横管段连通,多圈所述侧支管依次与所述竖管段连通。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调主机内的介质经过制冷或制热并通过第一进支管的竖管段进入侧支管,经过第一进支管的横管段进入底支管内,经过换热的介质经过侧支管流动至第一出支管的竖管段,且经过底支管进入第一出支管的横管段,然后流经第一出支管的竖管段进入回路内,然后经过回路回流至空调主机内,空调主机对其能量进行回收;设置的横管段和竖管段分别与底支管和侧支管连通,进一步的使得各部分管路内介质与游泳池中的水的换热时长相近,使得换热效率得以保持最佳状态,进而便于进一步的降低能量的损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4、1.在空调主机出现能量过剩时,空调主机将多余的能量通过进路输送至储能模块进行能量的存储,当空调主机能量不足时,可通过回路完成能量的回收,通过能量的暂存,减少能量的直接损耗,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储能模块可从外界环境中汲取能量,可将外界能量进行回收,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25、2.当空调主机制冷或者制热过剩时,可通过进路进入游泳池内,然后经过水的热量吸收或者冷量吸收,进行能量存储,水的比热容较大,热量损失较慢,能够进一步降低能量的损失,使得在回收能量时,能够回收大部分的能量,降低能量的损耗,提高制热或者制冷效率,同时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且在进行游泳时,可根据环境温度,对游泳池进行制冷或者制热,提高游泳者的舒适度;

26、3.空调主机内的介质经过制冷或制热并通过第一进支管的竖管段进入侧支管,经过第一进支管的横管段进入底支管内,经过换热的介质经过侧支管流动至第一出支管的竖管段,且经过底支管进入第一出支管的横管段,然后流经第一出支管的竖管段进入回路内,然后经过回路回流至空调主机内,空调主机对其能量进行回收;设置的横管段和竖管段分别与底支管和侧支管连通,进一步的使得各部分管路内介质与游泳池中的水的换热时长相近,使得换热效率得以保持最佳状态,进而便于进一步的降低能量的损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