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焙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8420发布日期:2024-03-12 20:35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焙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石墨焙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焙烧装置。


背景技术:

1、石墨是一种高能晶体碳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导电、导热、润滑、耐高温、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使其在高性能材料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石墨焙烧是非常重要的工序之一。专利号为:“cn212409383u”,专利名称为:“一种石墨电极生产用焙烧炉”的一件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焙烧炉体、进料口和通气管,焙烧炉体的内部上端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内炉体,进料口对称安装在焙烧炉体的下端外部两侧,且焙烧炉体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搅拌杆,通气管活动安装在焙烧炉体的下端,且焙烧炉体的上端内侧面贯穿连接有单向流通管。

2、但是,上述石墨焙烧装置在针对某些使用情况中仍存在一定的使用弊端:一方面,上述石墨焙烧装置在对石墨完成焙烧之后卸料时并不方便,很难清理焙烧炉内的石墨,而且上述石墨焙烧装置不能及时清理炉体内壁附着的残渣。另一方面,上述石墨焙烧装置使用固体燃料,燃料燃烧时配合搅拌才能保证充分燃烧,导致能源浪费严重。因此,亟需一种较为专业的石墨焙烧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石墨焙烧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墨焙烧装置,包括:焙烧炉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焙烧炉体内的卸料结构,所述焙烧炉体包括内炉体和外炉体,内炉体和外炉体之间形成燃烧腔,所述外炉体外壁底部分别设置第一缓冲腔体和第二缓冲腔体,所述外炉体内侧以圆周阵列方式设置若干氧气喷头以及若干燃气喷头;所述卸料结构包括:与内炉体同轴设置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部周向外侧设置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端部设置竖直刮板,所述搅拌轴下部设置若干螺旋刮板,每个所述螺旋刮板底部均设置若干转动耙齿,若干所述转动耙齿通过扭转弹簧连接所述螺旋刮板。

3、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焙烧炉体上部设置装配架,所述装配架上设置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通过活塞杆连接安装架。

4、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上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轴。

5、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焙烧炉体底部设置下料筒,所述下料筒内同轴设置活塞块,所述活塞块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

6、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塞块通过伸缩杆组连接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下料筒。

7、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料筒上部内周侧面设置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活塞块相互配合。

8、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炉体底部设置氧气输送管和燃气输送管,所述氧气输送管连通所述第一缓冲腔体,所述第一缓冲腔体通过所述氧气喷头连通燃烧腔,所述燃气输送管连通所述第二缓冲腔体,所述第二缓冲腔体通过所述燃气喷头连通所述燃烧腔。

9、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耙齿一侧一体设置顶块。

10、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焙烧炉体上部外周侧面设置排烟通道,所述排烟通道内部设置滤芯。

11、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竖直刮板侧面设置固定耙齿,所述固定耙齿端部贴合所述内炉体内周侧面。

12、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发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正向转动,可以使转动耙齿搅拌石墨物料,使内炉体内各处石墨物料受热更加均匀,从而加快内炉体内石墨物料的焙烧效率,当驱动油缸带动搅拌轴下将,螺旋刮板底面与内炉体底部内侧面贴合,同时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反向转动时,螺旋刮板能够将内炉体内物料快速推送至下料筒位置处,将内炉体内石墨物料快速推出,卸料速率快,而且卸料更干净。

14、(2)本发明能够通过驱动油缸控制活塞块与下料筒之间的配合状态,从而控制内炉体内的石墨是否能够排出,同时利用驱动油缸控制搅拌轴上升下降时,转动耙齿在于内炉体底部内侧面配合,调整转动耙齿的位置状态,从而能够搅拌石墨物料,在卸料时又不影响螺旋刮板推送物料。另一方面,通过在搅拌轴上设置的竖直刮板能够及时刮除附着在内炉体内壁的残渣,从而起到清理内炉体的作用,提高内炉体的导热性能。

15、(3)本发明通过燃气和氧气配合对内炉体进行加热,相比于传统的固体燃料,能够使燃料燃烧更充分,从而节约能源;另一方面,通过将氧气喷头以及燃气喷头以圆周阵列方式设置在外炉体内侧,可以使内炉体均匀受热,进而确保石墨物料焙烧时搜热更均匀,而且通过在排烟通道内设置的滤芯,可以对燃烧之后的烟气进行过滤,防止环境的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石墨焙烧装置,包括:焙烧炉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焙烧炉体内的卸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炉体包括内炉体(1)和外炉体(2),内炉体(1)和外炉体(2)之间形成燃烧腔(3),所述外炉体(2)外壁底部分别设置第一缓冲腔体(4)和第二缓冲腔体(5),所述外炉体(2)内侧以圆周阵列方式设置若干氧气喷头(6)以及若干燃气喷头(7);所述卸料结构包括:与内炉体(1)同轴设置的搅拌轴(8),所述搅拌轴(8)上部周向外侧设置若干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端部设置竖直刮板(10),所述搅拌轴(8)下部设置若干螺旋刮板(11),每个所述螺旋刮板(11)底部均设置若干转动耙齿(12),若干所述转动耙齿(12)通过扭转弹簧(13)连接所述螺旋刮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炉体上部设置装配架(14),所述装配架(14)上设置驱动油缸(15),所述驱动油缸(15)通过活塞杆(16)连接安装架(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7)上设置驱动电机(18),所述驱动电机(18)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轴(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炉体底部设置下料筒(19),所述下料筒(19)内同轴设置活塞块(20),所述活塞块(20)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墨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块(20)通过伸缩杆组(21)连接固定架(22),所述固定架(22)连接所述下料筒(1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墨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筒(19)上部内周侧面设置环形凸起(23),所述环形凸起(23)与所述活塞块(20)相互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炉体(2)底部设置氧气输送管(24)和燃气输送管(25),所述氧气输送管(24)连通所述第一缓冲腔体(4),所述第一缓冲腔体(4)通过所述氧气喷头(6)连通燃烧腔(3),所述燃气输送管(25)连通所述第二缓冲腔体(5),所述第二缓冲腔体(5)通过所述燃气喷头(7)连通所述燃烧腔(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耙齿(12)一侧一体设置顶块(2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炉体上部外周侧面设置排烟通道(27),所述排烟通道(27)内部设置滤芯(2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刮板(10)侧面设置固定耙齿(29),所述固定耙齿(29)端部贴合所述内炉体(1)内周侧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焙烧装置,包括:设置在焙烧炉体内的卸料结构,焙烧炉体包括内炉体和外炉体,内炉体和外炉体之间形成燃烧腔,外炉体外壁底部分别设置第一缓冲腔体和第二缓冲腔体,外炉体内侧设置若干氧气喷头以及若干燃气喷头;卸料结构包括:与内炉体同轴设置的搅拌轴,搅拌轴下部设置若干螺旋刮板,每个螺旋刮板底部均设置若干转动耙齿,若干转动耙齿通过扭转弹簧连接螺旋刮板。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正向转动,可以使转动耙齿搅拌石墨物料,加快内炉体内石墨物料的焙烧效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反向转动时,螺旋刮板能够将内炉体内物料快速推送至下料筒位置处,将内炉体内石墨物料快速推出,卸料速率快,而且卸料更干净。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举,李延松,王亚辉,王占生,魏延召,王晓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顶山市博翔碳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