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茵陈的干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35481发布日期:2024-03-06 16:55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茵陈的干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干燥,特别涉及一种茵陈的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1、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kit.或茵陈蒿artemisia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cm-10cm时采收的习称“绵茵陈”,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的称“花茵陈”。茵陈性味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按传统用法,菌陈的主要功能是清热利湿,以用于对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的治疗。

2、茵陈采收后需要及时干燥。目前,茵陈入药主要是以采挖野生资源为主,通常采用传统自然晒干、晾干或阴干的干燥方式。但这种干燥方法受天气影响较大,遇到连续阴雨天气,不能及时干燥容易导致茵陈发霉变质,影响茵陈药材质量。近几年随着现代技术的应用,逐步出现了低温冷冻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干燥、喷雾干燥等不同的干燥方法,虽然解决了传统干燥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但是这些新工艺所采用的设备价格昂贵,大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不能实现综合的经济效益;

3、如专利号为cn108458558a,名称为一种中药材的阴干方法的发明专利,其通过“a、在晴天露水干后采集鲜中药材;b、将步骤a的鲜中药材均匀铺摊在密闭房间的竹匾上,所述密闭房间内放置若干货架;所述货架上放置有所述竹匾;所述密闭房间内,每50立方米的空间内安装1台除湿机;c、关闭密闭房间,开启除湿机,除湿10小时-12小时,然后关闭除湿机,让中药材焖闭5小时-6小时,使药材返潮;d、再次开启除湿机10小时-12小时,然后关掉除湿机5小时-6小时,如此反复操作数次,直至中药材的水分降至15%以下”阴干中药材,然而其是在密闭空间内通过除湿机来阴干中药材,没有考虑晾晒场地的成本问题,采用除湿机,存在成本过高且不能模拟自然阴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茵陈的干燥方法。

2、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茵陈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茵陈均匀平铺5-6层,每层平铺3cm-5cm厚度的茵陈。

4、作为进一步改进,将每层所述茵陈间隔20cm-30cm设置。

5、作为进一步改进,采用遮阴网对茵陈进行遮光。

6、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晴朗天气采挖所述茵陈。

7、作为进一步改进,将所述茵陈较长的根部剪除,使主根长度小于0.5cm,摘除茵陈基部干枯或发黄叶片,拣去杂质。

8、作为进一步改进,阴干第1-3天,每天翻晒一次所述茵陈,阴干第3天以后,当茵陈含水量较低时,不再翻晒,在阴干期间白天开启鼓风机,白天开启所述鼓风机的时间为8h-10h,风速为2.0m/s-2.5m/s,夜晚关闭,使茵陈返潮,如此反复操作数次,直至完全阴干,得到阴干后的茵陈,所述阴干后的茵陈的含水量低于13%,优选的,白天开鼓风机9h,风速为2.25m/s。

9、作为进一步改进,及时将所述阴干后的茵陈运送至加工室,用紫外灯对所述阴干后的茵陈进行杀菌消毒20min-40min,得到杀菌消毒后的茵陈,优选的,用紫外灯对所述阴干后的茵陈进行杀菌消毒30min。

10、作为进一步改进,将所述杀菌消毒的茵陈用打包机进行打包。

11、作为进一步改进,在阴干期间,发生阴雨天气时,在所述遮阴网外面覆盖防雨布。

12、作为进一步改进,采用1-3层所述遮阴网遮阴网对茵陈进行避光,所述遮阴网的透光率为5%-20%,优选的,采用2层遮阴网对茵陈进行避光,所述遮阴网的透光率为10%。

13、一种茵陈的干燥装置,所述茵陈阴干装置包括框架体、遮阴网、鼓风机和若干所述晾晒筛,所述晾晒筛的高度为6-10cm,所述晾晒筛筛底高0.5cm-1.5cm处设置有尼龙网,所述尼龙网孔径为0.5mm-1.5mm,所述框架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所述遮阴网覆盖所述框架体的顶面和两侧面;

14、所述框架体的底部设置有4个万向轮,所述框架体的底部距离地表高10cm-20cm,所述框架体长度为100cm-120cm,宽度为80cm-100cm,高度为150cm-175cm,所述框架体从所述底部开始每隔25cm处设置有卡槽,所述晾晒筛设置在所述卡槽上,所述晾晒筛的数量为5个-6个,优选的,所述框架体的底部距离地表高15cm,所述框架体长度为110cm,宽度为90cm,高度为175cm,晾晒筛的数量为6个,优选的,所述晾晒筛的高度为8cm,所述晾晒筛筛底高1cm处设置有尼龙网,所述尼龙网孔径为1mm。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茵陈的干燥方法及制备方法,1.可节省晾晒场地;2.可以自由选择阴干场地;3.可以模拟自然阴干;4.可以消除病原菌,防止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长虫、霉变、变质。通过本发明的干燥方法保证了茵陈固有的绵茸色泽及气味,保证其药性,并且使绿原酸含量提高12.5%。



技术特征:

1.一种茵陈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茵陈均匀平铺5层-6层,每层平铺3cm-5cm厚度的茵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茵陈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每层所述茵陈间隔20cm-30cm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茵陈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遮阴网对茵陈进行遮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茵陈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晴朗天气采挖所述茵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茵陈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茵陈较长的根部剪除,使主根长度小于0.5cm,摘除茵陈基部干枯或发黄叶片,拣去杂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茵陈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阴干第1天-3天,每天翻晒一次所述茵陈,阴干第3天以后,当茵陈含水量较低时,不再翻晒,在阴干期间白天开启鼓风机,白天开启所述鼓风机的时间为8h-10h,风速为2.0m/s-2.5m/s,夜晚关闭,使茵陈返潮,如此反复操作数次,直至完全阴干,得到阴干后的茵陈,所述阴干后的茵陈的含水量低于13%,优选的,白天开鼓风机9h,风速为2.25m/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茵陈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及时将所述阴干后的茵陈运送至加工室,用紫外灯对所述阴干后的茵陈进行杀菌消毒20min-40min,得到杀菌消毒后的茵陈,将所述杀菌消毒的茵陈用打包机进行打包,优选的,用紫外灯对所述阴干后的茵陈进行杀菌消毒30min。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茵陈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阴干期间,发生阴雨天气时,在所述遮阴网外面覆盖防雨布。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茵陈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1-3层所述遮阴网遮阴网对茵陈进行避光,所述遮阴网的透光率为5%-20%,优选的,采用2层遮阴网对茵陈进行避光,所述遮阴网的透光率为10%。

10.一种茵陈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茵陈阴干装置(1)包括框架体(2)、遮阴网、鼓风机和若干所述晾晒筛(3),所述晾晒筛(3)的高度为6-10cm,所述晾晒筛(3)筛底高0.5-1.5cm处设置有尼龙网(4),所述尼龙网(4)孔径为0.5mm-1.5mm,所述框架体(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5),所述遮阴网覆盖所述框架体(2)的顶面和两侧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茵陈的干燥方法,包括:将茵陈均匀平铺5层‑6层,每层平铺3cm‑5cm厚度的茵陈,将每层所述茵陈间隔20cm‑30cm设置,采用遮阴网对茵陈进行遮光,阴干1天‑3天,每天翻晒一次所述茵陈,阴干3天以后,当茵陈含水量较低时,不再翻晒,在阴干期间白天开启所述鼓风机,夜晚关闭,使茵陈返潮,如此反复操作数次,直至完全阴干,得到阴干后的茵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节省晾晒场地;可以自由选择阴干场地;可以模拟自然阴干;可以消除病原菌,防止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长虫、霉变、变质;保证了茵陈固有的绵茸色泽及气味。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鑫,魏建和,乔旭,王秋玲,洪绯,黄鹏程,黄歆然,李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