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结构及导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37709发布日期:2024-03-18 18:04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流结构及导流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体涉及一种导流结构及导流圈。


背景技术:

1、空调作为常用的制冷或制热设备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场合,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外机对应设有外机风机,以起到协助冷凝器散热的作用。外机风机包括电机、叶轮和导流圈,导流圈是外机风机的重要辅助部件,导流圈会直接影响风机的性能。

2、目前,用户对高能效产品需求越来越大,现有技术中,风叶周向运转构成区域为风叶做功区域,外缘边界面与导流圈配合间隙显著影响风机的做功效果,受制与批量生产问题,现有的技术通常进口至配合段渐缩倾斜,导流圈引导面为倾斜面易造成配合间隙处回流,其他涡流进入间隙扩张,导致风机性能和工作效率低,且风噪较大。

3、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导流结构及导流圈,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风机的工作效率不高且风噪大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导流结构,包括:过渡筒体,过渡筒体内具有供气流流通的过渡腔,沿预设方向,过渡腔的横截面逐渐缩小,过渡筒体具有供气流流入过渡腔的进气口;配合筒体,配合筒体与过渡筒体沿轴向连接,配合筒体内具有与过渡腔连通的配合腔,配合腔为圆柱形结构,过渡腔的轴线平行与预设方向,配合筒体具有供气流流出配合腔的出气口。

3、进一步地,导流结构具有穿过配合腔的轴线的预设平面;过渡筒体具有围成过渡腔的第一内表面,第一内表面与预设平面的交线为弧线。

4、进一步地,配合筒体具有围成配合腔的第二内表面,第二内表面与预设平面的交线与第一内表面与预设平面的交线相切。

5、进一步地,进气口的直径大于出气口的直径。

6、进一步地,导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部和第二导流部,第一导流部与第二导流部之间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连接第一导流部和第二导流部,第一导流部和第二导流部围成过渡腔和配合腔。

7、进一步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折叠板,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导流部连接,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导流部连接,折叠板可弯曲地设置,以使第一连接板相对于第二连接板转动。

8、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为多个,多个定位孔相间隔地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为多个,定位柱相间隔地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定位柱插设在定位孔内。

9、进一步地,第一导流部设置有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导流部侧设置有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当定位柱插设在定位孔内时,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相对设置,以通过向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内穿设紧固件,使第一导流部和第二导流部连接。

10、一种导流圈,包括:上述的导流结构;风机,设置在导流结构内,风机与配合腔的内壁之间具有配合间隙。

11、进一步地,风机包括风机叶片和转动轴,风机叶片距离转动轴的最远端位于配合腔内。

12、有益效果:

13、本发明的一种导流结构及导流圈,设置了左右对接式的结构,左右两部分的导流圈对接构成一个闭合式导流圈,在进风过渡段至配合段切向拟合式过渡,保证导流圈内部风道顺滑过渡,配合段为直线型圆筒段型线,减小风叶顶部间隙泄露,提升风机风量和风机效率,改善风机风噪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具有穿过所述配合腔(20)的轴线的预设平面;所述过渡筒体(1)具有围成所述过渡腔(10)的第一内表面(12),所述第一内表面(12)与所述预设平面的交线为弧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筒体(2)具有围成所述配合腔(20)的第二内表面(22),所述第二内表面(22)与所述预设平面的交线与所述第一内表面(12)与所述预设平面的交线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1)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气口(21)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部(3)和第二导流部(4),所述第一导流部(3)与所述第二导流部(4)之间设置有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5)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导流部(3)和所述第二导流部(4),所述所述第一导流部(3)和所述第二导流部(4)围成所述过渡腔(10)和所述配合腔(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包括第一连接板(51)、第二连接板(52)和折叠板(53),所述第一连接板(5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流部(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5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流部(4)连接,所述折叠板(53)可弯曲地设置,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板(51)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板(52)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1)上设置有定位孔(511),所述定位孔(511)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孔(511)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5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部(3)设置有第一固定部(31),所述第一固定部(3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311);

9.一种导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6)包括风机叶片(61)和转动轴(62),所述风机叶片(61)距离所述转动轴(62)的最远端位于所述配合腔(20)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流结构及导流圈,导流结构包括:过渡筒体,过渡筒体内具有供气流流通的过渡腔,沿预设方向,过渡腔的横截面逐渐缩小,过渡筒体具有供气流流入过渡腔的进气口;配合筒体,配合筒体与过渡筒体沿轴向连接,配合筒体内具有与过渡腔连通的配合腔,配合腔为圆柱形结构,过渡腔的轴线平行与预设方向,配合筒体具有供气流流出配合腔的出气口,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风机的工作效率不高且风噪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马兆俊,张帅,杨昌怀,林娴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