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实验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01625发布日期:2024-05-09 21:4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实验室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实验室设计制造的,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实验室。


背景技术:

1、实验室(laboratory/lab)即进行实验的场所,里面通常摆放有各种各类型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人员通过操作相关仪器设备,从而可完成各种定性或定量实验,可以说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科技发展的源泉,对科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消毒杀菌是一项重要的、必备的工作内容,因为实验室内部环境及仪器设备是否清洁卫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验人员的身心健康、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试验结果的准确度。传统技术中,通常是采用紫外光消杀设备、消毒液或消毒酒精、核酸清除剂、气溶胶吸附器等消杀设备或物质,对空气、仪器设备的表面、试验台面等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然而这些传统消杀方式存在费时耗力,消杀效果不佳,危害身体健康等一系列问题亟需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实验室,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消杀作业费时耗力,消杀效果不佳,危害身体健康的问题。

2、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多功能实验室,其包括:

3、实验室主体,所述实验室主体的侧壁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安装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第一驱动臂连接有启闭门,所述启闭门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容置腔的开口;

4、消杀设备,所述消杀设备包括供液组件、输液管路、布液管路和多个第一雾化器,所述供液组件和所述输液管路布置于所述实验室主体的外部并相互连通,所述布液管路布设于所述实验室主体的内部并与所述输液管路连通,多个所述第一雾化器间隔且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布液管路上并于所述实验室主体内分散分布,所述第一雾化器与所述第二驱动臂连接,并能在所述第二驱动臂的驱动下伸出所述容置腔外或回收至所述容置腔内;以及

5、吹风设备,所述吹风设备设置于所述实验室主体的内部。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安装座、第一动力单元和第二动力单元,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和第二动力单元分别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包括直线气缸和摆杆,所述直线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摆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摆杆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启闭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单元包括驱动电机和剪叉组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剪叉组件与所述第一雾化器活动连接。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液组件包括供液容器和加压阀,所述输液管路远离所述布液管路的一端伸入所述供液容器内盛装的消毒液中,所述加压阀设置于所述输液管路中;

8、或/和,所述实验室主体包括第一墙面、墙顶和地面,所述第一墙面开设有进出口,所述布液管路由所述墙顶延伸至所述第一墙面后再延伸至所述地面,所述布液管路对应于所述第一墙面、所述墙顶和所述地面的管段上均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雾化器。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实验室主体还包括第二墙面、第三墙面和第四墙面,所述第二墙面与所述第一墙面相对,所述第三墙面布置于所述第一墙面的左侧,所述第四墙面布置于所述第一墙面的右侧;

10、所述吹风设备包括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和第三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墙面的右上方位置,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所述墙顶靠近所述第二墙面的一端,所述第三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二墙面的右下角位置;

11、或者,所述吹风设备包括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三风扇和第四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墙面的左上方位置,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三墙面的左上方位置,所述第三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二墙面的右下角位置,所述第四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三墙面的右上方位置。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实验室还包括中控屏和监测装置,所述中控屏设置于所述实验室主体的外墙壁上,所述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实验室主体内并与所述中控屏电性连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监测探头,位于所述第一墙面上装设有两个所述第一监测探头,位于所述墙顶和所述第四墙面上分别装设有一个所述第一监测探头,位于所述第二墙面上装设有一个所述第一监测探头;

14、或者,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监测探头,位于所述第一墙面上左上角和右下角位置分别装设有一个所述第一监测探头,位于所述第二墙面的左上角和右下角位置分别装设有一个所述第一监测探头。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墙面、所述第二墙面、所述第三墙面、所述第四墙面和所述墙顶均采用防潮材料。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墙面开设有通风窗,所述通风窗与所述进出口对位布置。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实验室还包括至少一个实验台和至少一台仪器设备,每个所述实验台上摆放有至少一台所述仪器设备;

18、所述多功能实验室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雾化器、至少一个第二监测探头和电暖器,每个所述实验台的台面底部均安装有一个所述第二雾化器和一个所述第二监测探头,所述电暖器设置于所述实验室主体内;

19、所述实验室主体的底面安装有导轨,所述实验台的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设于所述导轨上,所述实验台通过电推杆与所述实验室主体的墙壁连接。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实验室还包括冲淋洗眼设备、医用冰箱和水池,所述冲淋洗眼设备、所述医用冰箱和所述水池分别安装于所述实验室主体内。

21、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上述方案的多功能实验室,通过为实验室主体装备消杀设备和吹风设备,当需要为实验室主体内部的空气、实验台和仪器设备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时,开启工业组件,工业组件内存放的消毒液经由输液管路输送至安装于实验室主体内的布液管路中,布液管路再将消毒液输送至各个第一雾化器内,第一雾化器将消毒液以气雾状喷洒至空气、实验台和仪器设备,由此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进一步地,再开启吹风设备,流动的风带动气雾状的消毒液在实验室主体内动态流动,使得消毒液能有效接触实验室死角、实验台的底部和背面等难以清洁的部位,从而提升消杀效果,保证消毒杀菌作业的彻底性。且在消杀作业过程中,实验人员无需停留于实验室主体内进行相关操作,不仅节省了实验人员的体力劳动,起到省时省力的效果,且不会对实验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此外,由于在实验室主体的侧壁开设了容置腔并在容置腔内安装有动力组件,因此当不需要消毒作业时,第一驱动臂可将启闭门打开,同时第二驱动臂可驱动第一雾化器转动回收至容置腔内,从而避免始终伸展至实验室内,影响整洁度,保证多功能实验室内部更加规整有序;当需要需要消杀作业时,才通过第二驱动臂将第一雾化器转动伸出,且方便灵活调节角度,以满足不同区域的定向消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实验室,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安装座、第一动力单元和第二动力单元,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和第二动力单元分别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包括直线气缸和摆杆,所述直线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摆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摆杆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启闭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单元包括驱动电机和剪叉组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剪叉组件与所述第一雾化器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组件包括供液容器和加压阀,所述输液管路远离所述布液管路的一端伸入所述供液容器内盛装的消毒液中,所述加压阀设置于所述输液管路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室主体还包括第二墙面、第三墙面和第四墙面,所述第二墙面与所述第一墙面相对,所述第三墙面布置于所述第一墙面的左侧,所述第四墙面布置于所述第一墙面的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实验室还包括中控屏和监测装置,所述中控屏设置于所述实验室主体的外墙壁上,所述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实验室主体内并与所述中控屏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监测探头,位于所述第一墙面上装设有两个所述第一监测探头,位于所述墙顶和所述第四墙面上分别装设有一个所述第一监测探头,位于所述第二墙面上装设有一个所述第一监测探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面、所述第二墙面、所述第三墙面、所述第四墙面和所述墙顶均采用防潮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面开设有通风窗,所述通风窗与所述进出口对位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实验室还包括至少一个实验台和至少一台仪器设备,每个所述实验台上摆放有至少一台所述仪器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实验室还包括冲淋洗眼设备、医用冰箱和水池,所述冲淋洗眼设备、所述医用冰箱和所述水池分别安装于所述实验室主体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实验室,包括实验室主体;消杀设备包括供液组件、输液管路、布液管路和多个第一雾化器,供液组件和输液管路布置于实验室主体的外部并相互连通,布液管路布设于实验室主体的内部并与输液管路连通,多个第一雾化器间隔设置于布液管路上并于实验室主体内分散分布;以及吹风设备设置于实验室主体的内部。开启吹风设备,流动的风带动气雾状的消毒液在实验室主体内动态流动,使消毒液能有效接触实验室死角、实验台的底部和背面等难以清洁的部位,提升消杀效果,保证消毒杀菌作业的彻底性。在消杀作业过程中,实验人员无需停留于实验室主体内,节省了实验人员的体力,起到省时省力的效果,且不会对实验人员的健康造成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张惟峰,王永松,廖巍俊,高婧,万本愿,徐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