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用氢空系统自换热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31435发布日期:2023-06-21 19:02阅读:15来源:国知局
燃料电池用氢空系统自换热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用氢空系统自换热器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氢气换热部沿第一方向设置在集成装置壳体内,空气换热部沿第二方向设置在集成装置壳体内,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氢气换热部位于空气换热部上方,空气换热部换热后的高温气体上升与上方的氢气换热部的低温氢气进行换热,氢气换热部换热后的低温气体基于重力下降后与下方的空气换热部再次进行换热,往复循环,对高温空气冷却,对低温氢气加热以实现热交换。上述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2、1.现有氢燃料电池系统使用ptc加热器加热氢气,增加了能量损失。

3、2.现有专利换热效率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用氢空系统自换热器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燃料电池用氢空系统自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换热管道,所述多个换热管道由下至上依次排列,并且相邻的换热管道之间首尾之间连接构成贯通的氢气换热通道;所述换热器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底部设置有空气入口连接管,所述空气入口连接管与所述换热器壳体内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一侧壁的上部设置有氢气出口连接管,所述氢气出口连接管与最上端的换热管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的底部设置有氢气入口连接管,所述氢气入口连接管与最下端的换热管道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设置有空气出口连接管,所述空气出口连接管与所述换热器壳体内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多个换热管道之间、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多个换热管道之间以及相邻的换热管道之间的间隙构成空气换热通道。

3、其中,所述相邻的换热管道之间首尾之间通过连接管路连接构成贯通的氢气换热通道。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燃料电池用氢空系统自换热器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1.提高了氢气温度,增加电堆的转化效率,转化效率可提升2%左右;

6、2.将空气多余热能换热给氢气,减少了能量损失。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料电池用氢空系统自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换热管道,所述多个换热管道由下至上依次排列,并且相邻的换热管道之间首尾之间连接构成贯通的氢气换热通道;所述换热器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底部设置有空气入口连接管,所述空气入口连接管与所述换热器壳体内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一侧壁的上部设置有氢气出口连接管,所述氢气出口连接管与最上端的换热管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的底部设置有氢气入口连接管,所述氢气入口连接管与最下端的换热管道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设置有空气出口连接管,所述空气出口连接管与所述换热器壳体内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多个换热管道之间、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多个换热管道之间以及相邻的换热管道之间的间隙构成空气换热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用氢空系统自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换热管道之间首尾之间通过连接管路连接构成贯通的氢气换热通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用氢空系统自换热器装置,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本技术的燃料电池用氢空系统自换热器装置包括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换热管道,所述多个换热管道由下至上依次排列,并且相邻的换热管道之间首尾之间连接构成贯通的氢气换热通道。本技术的燃料电池用氢空系统自换热器装置可在无外在能耗的介入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系统高低温气体换热,实现高温气体的降温和低温气体的升温,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车向国,肖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