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气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1620发布日期:2023-09-09 14:2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气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气通风设备,具体为一种换气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1、通风换气是通过交换室内和室外的空气,借助换气稀释控制空气污染物的传播与危害,净化室内空气,实现室内空气新鲜流畅、室内外空气环境质量保障的一种建筑环境控制技术,室内通风设备逐渐成为标配,同时建筑都具备通风的需求,因此安装室内通风系统是大势所趋也是满足功能性的必然,其中申请号为“cn206817696u”所公开的“一种新型通风换气幕墙结构”,其已经解决了现有换气通风结构在引入室内的新鲜空气温度与室内温度相比仍旧过低,往往会造成较严重的凝露现象的多种弊端,再经过进一步检索发现,申请号为“cn211080708u”所公开的“一种新型通风换气幕墙结构”,其通过具体的技术结构设置,切实的解决了进风结构在不使用的时候,往往裸露在外界空气中,进风口容易累积大量的灰尘等技术弊端,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类似结构的换气通风结构还存在诸多缺陷,如:不具有防气体回流的功能,而装置在遇到恶劣大风天气时气流容易进入管道内,不仅导致换气效率降低的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不具有自动清理的功能,而扇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积累灰尘,导致换气通风结构的换气质量降低,影响通风换气结构的持续使用,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换气通风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气通风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气通风结构,包括通风管、单向风阀管、电动推杆和风扇电机,所述通风管一端固定安装有管道连接板,所述管道连接板的一侧通过安装螺栓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延伸至通风管内部的单向风阀管,所述单向风阀管的一侧通过两组卡扣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侧通过两组轴块活动安装有阀板,所述安装杆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通风管的顶部开设有清洁槽,所述清洁槽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一侧固定安装有清理刷毛,所述通风管内部通过电机架固定安装有风扇电机。

3、通过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组阀板的一侧抵触连接,利用复位弹簧的复位抵触力可对两组阀板的翻转方位进行限定,使得两组阀板只能进行单向翻转,利用两组阀板单向翻转性能可在遇到恶劣大风天气时阻止外界气流输送到通风管内,实现了防气体回流的功能,解决了气体回流导致换气效率降低的问题,同时也避免回流气体造成凝露现象,消除凝露对通风管内的电器设备造成电路短路的安全隐患,通过导向杆与移动板滑动连接,利用电动推杆通电运行带动移动板在导向杆外侧进行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水平移动的移动板带动清理刷毛移动至与扇叶相贴合,利用扇叶的自转与清理刷毛相配合实现了自动清理扇叶表面灰尘的功能,解决了扇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积累灰尘,导致换气通风结构的换气质量降低的问题,同时也使通风换气结构可以更加长久的持续使用。

4、优选的,所述通风管的一端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网,且通风管的底部一侧开设有下料槽,下料槽的底部槽口固定安装有下料管,下料管内部安装有电动阀门。通过防护网可增加整体的安全性,防止使用者在使用时发生受伤事件,同时起到对外界灰尘的第一步阻拦,通过下料槽可以使被清理下来的灰尘不会在通风管内积累,通过下料管可以使从下料槽输送的灰尘进入收集盒储存起来,通过电动阀门通电运行控制下料管启闭,同时也防止进入收集盒内部的灰尘不会受到气流影响扬起。

5、优选的,所述清洁槽内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外侧与移动板活动连接。通过导向杆可以使移动板在移动时沿水平方向移动,当移动板前移至导向杆顶端,起到了移动板限位的作用,使安装在移动板一侧的清理刷毛可以准确地贴合扇叶,防止清理刷毛卷入扇叶。

6、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阻风管,且阻风管为半球状,阻风管底部开口固定安装有保护网。通过阻风管为半球状切开口向下可以阻挡遇到恶劣天气时的外界气流直接正面进入管道,降低从外界进入管道的气流过大导致的安全隐患,通过保护网可防止鸟鼠从外界进入管道,保证了通风管内的电子设备的安全。

7、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橡胶圈,且安装板的一侧等距安装有贯穿的安装螺栓。通过密封橡胶圈可增加安装板与管道连接板连接的密封性,通过安装螺栓可使安装板和管道连接板固定在一起,提升了安装板与管道连接板连接的牢固性。

8、优选的,所述通风管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收集箱内部滑动安装有收集盒,收集盒侧壁固定安装有把手。通过收集箱可使被清理的灰尘有储存的空间,不会滞留在管道内,通过收集盒可使储存灰尘得到定期的清除,防止灰尘积累过多影响工作元件的使用,通过把手可让使用者更加方便的向外拉出收集盒进行倾倒储存的灰尘。

9、优选的,所述风扇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扇叶,风扇电机一侧固定安装有调速器,且调速器通过导线与风扇电机、电动推杆电性连接。调速器采用的是jd1a-11型号,通过风扇电机通电运行带动扇叶高速旋转,高速旋转的扇叶可产生吸力,吸力将屋内的空气吸入通风管内,通过阻风管排出屋外,通过调速器通电运行可对输送至风扇电机的电流进行调控,便于根据风扇电机功率需求进行调节,便于后期清理灰尘时降低风扇电机转动频率,防止风扇电机频率过高驱动扇叶转动太快将清理刷毛造成损坏,提高了清理扇叶时的安全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组阀板的一侧抵触连接,利用复位弹簧的复位抵触力可对两组阀板的翻转方位进行限定,使得两组阀板只能进行单向翻转,利用两组阀板单向翻转性能可在遇到恶劣大风天气时阻止气流通风管内,实现了防气体回流的功能,解决了气体回流导致换气效率降低的问题,同时也避免回流气体造成凝露现象,消除凝露对通风管内的电器设备造成电路短路的安全隐患。

12、2、通过电动推杆通电运行带动移动板在导向杆外侧进行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水平移动的移动板带动刷毛移动至与扇叶相贴合,利用扇叶的自转与刷毛相配合实现了自动清理扇叶表面灰尘的功能,解决了扇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积累灰尘,导致换气通风结构的换气质量降低的问题,同时也使通风换气结构可以更加长久的持续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换气通风结构,包括通风管、单向风阀管、电动推杆和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一端固定安装有管道连接板,所述管道连接板的一侧通过安装螺栓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延伸至通风管内部的单向风阀管,所述单向风阀管的一侧通过两组卡扣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侧通过两组轴块活动安装有阀板,所述安装杆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通风管的顶部开设有清洁槽,所述清洁槽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一侧固定安装有清理刷毛,所述通风管内部通过电机架固定安装有风扇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气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的一端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网,且通风管的底部一侧开设有下料槽,下料槽的底部槽口固定安装有下料管,下料管内部安装有电动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气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槽内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外侧与移动板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气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阻风管,且阻风管为半球状,阻风管底部开口固定安装有保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气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橡胶圈,且安装板的一侧等距安装有贯穿的安装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气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收集箱内部滑动安装有收集盒,收集盒侧壁固定安装有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气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扇叶,风扇电机一侧固定安装有调速器,且调速器通过导线与风扇电机、电动推杆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通风换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气通风结构。其技术方案包括:通风管、单向风阀管、电动推杆和风扇电机,单向风阀管的一侧通过两组卡扣固定安装有安装杆,安装杆的外侧通过两组轴块活动安装有阀板,安装杆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通风管内部通过电机架固定安装有风扇电机。本技术通过复位弹簧的复位抵触力可对两组阀板的翻转方位进行限定,使得两组阀板只能进行单向翻转,利用两组阀板单向翻转性能可在遇到恶劣大风天气时阻止外界气流输送到通风管内,实现了防气体回流的功能,解决了气体回流导致换气效率降低的问题,同时也避免回流气体造成凝露现象,消除凝露对通风管内的电器设备造成电路短路的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何俊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亮
技术研发日:2023010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