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黄芪干燥的热泵干燥装置

文档序号:36360686发布日期:2023-12-14 05:0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黄芪干燥的热泵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黄芪干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黄芪干燥的热泵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1、干燥黄芪过程中,黄芪中的水分去除不当易导致其腐败变质变色、生虫蚁,并且干燥温度过高会引起黄芪内部水分梯度失衡并发生褐变反应,导致有效成分损失,从而影响其整体质量水平以及临床使用效果。因此需要对收获的新鲜高水分黄芪进行干燥加工,快速降低黄芪内部水分,同时保证黄芪内部药效品质不受到破坏以延长其储藏时间,也为长途运输提供方便。

2、目前黄芪干燥多采用传统晒干、阴干和烘干等方式进行干燥,然而黄芪自然干燥所需的时间较长,并且黄芪干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和环境条件不可控;而采用热风干燥设备干燥黄芪的方式,热量以对流和传导方式由外到内传递到黄芪物料内部,存在干燥时间过长、效率低的缺点,难以应对一年两季生的黄芪大批量产地干燥,大批量产地干燥就是对大批从地里采收的新鲜黄芪进行干燥,并且无法保证黄芪干燥均匀和干燥后黄芪品质的稳定性;而且现有热风烘干设备多采用柴油燃料作为工作动力来源,其在干燥黄芪过程中会排出气体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干燥设备对黄芪的干燥效果不佳,无法支撑鲜湿黄芪一年两季的大批量产地干燥,黄芪干燥不均匀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黄芪干燥的热泵干燥装置,该装置能有效提高对黄芪干燥的干燥效率,减少了黄芪干燥所需的时间,从而可支撑鲜湿黄芪一年两季大批量产地干燥;并且能够保证黄芪整体干燥均匀,有利于提高黄芪干燥品质的稳定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黄芪干燥的热泵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体和设置在干燥箱体后侧的设备箱,所述干燥箱体内一侧设置有弧腔一和弧腔二、另一侧中部设有弧腔三,所述干燥箱体内部设置有物料架,所述干燥箱体的前侧对称设置有干燥箱门,干燥鲜湿黄芪时可打开干燥箱门,将需干燥的鲜湿黄芪放置在物料架上。

3、所述设备箱顶部开设有一通风口,所述设备箱的后侧设置有轴流风机,所述设备箱内部设置有热泵干燥机构和与热泵干燥机构相连接的热风循环机构,所述热泵干燥机构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与压缩机和冷凝器相连通,所述压缩机通过管道与冷凝器相连通,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干燥箱体的外侧壁设置有送风组件,通过轴流风机可将外部空气通入设备箱内,而后外部空气通过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处理后形成热风空气,而后热风空气被送风组件输入干燥箱体内,对鲜湿黄芪进行干燥。

4、所述送风组件包括设置在干燥箱体外侧壁的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管和进风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出风管相连通,所述进风管一端伸入所述干燥箱体内、且与干燥箱体相通,通过风机可将经压缩加热后的高品位热风空气输入干燥箱体内,以对放置在物料架上的鲜湿黄芪进行干燥处理。

5、进一步地,所述物料架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干燥箱体内底部对应滚轮处设置有轨道,通过滚轮与轨道的配合有利于固定物料架的移动轨迹。

6、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箱门的中间位置处还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一侧与干燥箱门铰接,通过观察窗可观察干燥箱体内黄芪的干燥效果。

7、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的底部连通有送风管一、顶部连通有送风管二,所述送风管一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进风口,所述送风管一上还设置有膨胀阀,所述送风管二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冷凝器的进风口,膨胀阀可调节蒸发器输送到冷凝器的风量。

8、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的出风口处连通有送风管三,所述送风管三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相连通,压缩机用于对输送至压缩机的外部空气进行压缩加热。

9、进一步地,所述送风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送风组件还包括风机支架和空气过滤芯,所述风机支架固定设置在干燥箱体的外侧壁上,所述风机设置在风机支架的顶部,所述空气过滤芯设置在所述出风管和连接管的连接处,安装两个送风组件的目的是解决热空气运动到干燥箱体内中上部风速和温度降低的问题。

10、进一步地,所述热风循环机构包括回流风机和管壳式换热器,所述回流风机设置在所述干燥箱体的后侧壁,所述回流风机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连接有回风管和循环管,所述回风管一端伸入干燥箱体内、且与所述干燥箱体相通,所述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端与循环管相连通、另一端连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相连通,热风循环机构可将干燥后的湿热空气进行回收利用,回流风机提高余热回收效率。

11、进一步地,所述弧腔一的中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一,所述弧腔二的中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二,所述弧腔三的中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三,所述干燥箱体内顶部还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四,温湿度传感器一、温湿度传感器三和温湿度传感器四用于检测干燥过程中干燥箱体内温湿度分布。

12、进一步地,所述设备箱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显示屏。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提高了对黄芪干燥的干燥效率,减少了黄芪干燥所需的时间,从而达到可支撑鲜湿黄芪一年两季大批量产地干燥的效果;同时能够保证黄芪整体干燥均匀,确保干燥后黄芪的质量品质,有利于提高黄芪干燥品质的稳定性;并且通过采用空气能热泵干燥机组,通过对外部空气压缩加热处理并回收干燥后余热,能有效降低干燥成本和能耗,同时保证该干燥装置运行的稳定。

15、本实用新型干燥箱体内部弧腔一和弧腔二与弧腔三分布在干燥箱体内左右两侧,在弧腔一、弧腔二和弧腔三的共同作用下可对进行干燥箱体内的热风空气产生良好的导流效果,加强干燥箱体内的空气流动,圆弧形的弧形腔一、弧腔二和弧形腔二可有效消除黄芪干燥过程中干燥箱体内的热风空气死区,促进干燥箱体内温度分布均匀,以达到鲜湿黄芪均匀干燥的目的。

16、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送风组件的设计,两个送风组件与干燥箱体内弧腔一、弧腔二和弧腔三相互辅助,可达到加强干燥黄芪效率的目的,还解决了热风空气运动到干燥箱体内中上部风速和温度降低的问题,起到加强干燥箱体内风量风温的作用,进而提高了对黄芪干燥的干燥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黄芪干燥的热泵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体(1)和设置在干燥箱体(1)后侧的设备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体(1)内一侧设置有弧腔一(5)和弧腔二(6)、另一侧中部设有弧腔三(7),所述干燥箱体(1)内部设置有物料架(10),所述干燥箱体(1)的前侧对称设置有干燥箱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黄芪干燥的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架(10)底部设置有滚轮(11),所述干燥箱体(1)内底部对应滚轮(11)处设置有轨道(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黄芪干燥的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门(3)的中间位置处还设置有观察窗(4),所述观察窗(4)的一侧与干燥箱门(3)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黄芪干燥的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5)的底部连通有送风管一(16)、顶部连通有送风管二(18),所述送风管一(16)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压缩机(19)的进风口,所述送风管一(16)上还设置有膨胀阀(17),所述送风管二(18)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冷凝器(21)的进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黄芪干燥的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9)的出风口处连通有送风管三(20),所述送风管三(20)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器(2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黄芪干燥的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送风组件还包括风机支架(26)和空气过滤芯(23),所述风机支架(26)固定设置在干燥箱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风机(25)设置在风机支架(26)的顶部,所述空气过滤芯(23)设置在所述出风管(22)和连接管(24)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黄芪干燥的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循环机构包括回流风机(29)和管壳式换热器(30),所述回流风机(29)设置在所述干燥箱体(1)的后侧壁,所述回流风机(29)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连接有回风管(28)和循环管(32),所述回风管(28)一端伸入干燥箱体(1)内、且与所述干燥箱体(1)相通,所述管壳式换热器(30)的一端与循环管(32)相连通、另一端连通有回流管(31),所述回流管(31)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21)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黄芪干燥的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腔一(5)的中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一(501),所述弧腔二(6)的中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二(601),所述弧腔三(7)的中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三(8),所述干燥箱体(1)内顶部还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四(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黄芪干燥的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2)上还设置有控制器(33),所述控制器(33)上设置有显示屏(3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黄芪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黄芪干燥的热泵干燥装置。本装置的干燥箱体内一侧设置有弧腔一和弧腔二另一侧中部设有弧腔三,干燥箱体内部设置有物料架,所述设备箱顶部开设有一通风口,设备箱的后侧设置有轴流风机,所述设备箱内部设置有热泵干燥机构和热风循环机构,热泵干燥机构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送风组件,蒸发器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与压缩机和冷凝器相连通,压缩机通过管道与冷凝器相连通,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出风管,出风管与所述送风组件相连接。本技术能有效提高对黄芪干燥的干燥效率,可支撑鲜湿黄芪一年两季大批量产地干燥,并且能够保证黄芪整体干燥均匀,有利于提高黄芪干燥品质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枭,赵雅婷,朱文学,蒋蒙萌,吴建章,王玮娜,包含,李玉,刘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