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散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3488发布日期:2023-09-02 11:2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散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设备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换散热水器。


背景技术:

1、在生活中,人们经常要使用热水来洗衣服、洗碗、洗澡,可以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热水。换散热水器是一种常用的热水器,内部流动有互不接触的自来水和热源,通过自来水和热源间的热传导实现加热功能。北方的一些城市在寒冷季节会通过暖气水进行供暖,换散热水器可以利用暖气水的循环热量来加热自来水,使用过程中不用消耗电能或燃气,节能环保,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家用的换散热水器通常分为即热式和储水式,即热式内部设有铜管,暖气水在外流动而自来水在内流动;储水式内部设有不锈钢管,暖气水在内流动而自来水在外流动。上述换散热水器使用铜管或者不锈钢管等金属管,在安装时需要注意漏水问题,使用时间长了以后还会出现水垢或者腐蚀。金属材料价格也较为昂贵,导致此类换散热水器制造成本较高。

3、作为金属管道的替代品,一些塑胶材料制成的管道具有安装方便、价格低廉、重量轻、不易结垢等优势,还具有耐压、耐热、无毒、无污染的特性,可放心使用在家用换散热水器中。目前使用塑胶管道的家用换散热水器通过在箱体内部设有管道或者在管道内部套设管道,使自来水和暖气水分别流动在不同区域,来进行非接触式换热。上述换热方法换热面积较小,同时由于塑胶材料的导热性能不如金属材料,所以导致使用塑胶管道的换散热水器换热效率较低,工作时所消耗的暖气水较多,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使用塑胶管道的家用换散热水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换散热水器。

2、本申请提供一种换散热水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换散热水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穿设有第一热源进出管、第二热源进出管、第一进出水管和第二进出水管,所述第一热源进出管连通有第一分水管,所述第二热源进出管连通有第一集水管,所述第一分水管与第一集水管之间设置有毛细管网组件,所述毛细管网组件包括毛细管网栅,所述毛细管网栅分别与第一分水管和第一集水管连通。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源可以从第一热源进出管流入,流经第一分水管、毛细管网栅、第一集水管,并从第二热源进出管流出;自来水从第一进出水管流入箱体内部,从第二进出水管流出箱体。在箱体内部,自来水与热源分别流经不同区域,互不接触,并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交换热量,实现加热自来水的功能。毛细管网栅有较大的换热面积,有效提高了换热效率。

5、可选的,所述箱体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箱体开口处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箱体可拆卸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可拆卸,便于对换散热水器进行检修。

7、可选的,所述毛细管网组件还包括第二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所述第二分水管与第一分水管连通,所述第二集水管与第一集水管连通;所述毛细管网栅包括多个毛细管,所述毛细管分别与第二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细管通过第二分水管与第一分水管连通,毛细管通过第二集水管与第一集水管连通,多个毛细管共同参与换热,有效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9、可选的,所述毛细管由ppr或者pe-rt材料制成。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塑胶材料管道代替金属材料管道,减轻了换散热水器的重量,降低了换散热水器的制造成本。

11、可选的,所述毛细管网组件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分水管和第一集水管均设置有阀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阀门控制热源的流动区域,当流入箱体的自来水不需要被加热到很高的温度时,可关闭多个阀门,使热源只流经部分毛细管网组件,降低热源的热量消耗;正常工作时,可以打开多个阀门,使热源流经多个毛细管网组件,快速加热自来水。

13、可选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搅流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热过程中,搅流器可以搅动箱体内的自来水,加快热源与自来水之间的对流,提高加热效率,缩短加热时间。

15、可选的,所述箱体内壁连接有多个第一固定件和多个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集水管的外壁通过第一固定件与箱体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分水管的外壁通过第二固定件与箱体内壁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箱体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对毛细管网组件提供支撑,增加了毛细管网组件的稳定性,降低了箱体内水流对毛细管网组件的冲击所造成的影响。

17、可选的,所述箱体外壁包裹有隔热层,所述箱体外壁与内壁之间开设有多个空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层和空腔内的空气都具有较低的热传导效率,可降低箱体内热水与外界之间的热量交换,实现保温的功能。

19、可选的,所述第一热源进出管位于箱体外的一端和盖板中部均设置有减压阀。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减压阀排出第一热源进出管和箱体内的气体,减少气体对热源在毛细管网组件内流动的影响以及对箱体内壁的侵蚀作用。

21、可选的,所述第一热源进出管、第二热源进出管、第一进出水管、第二进出水管的内壁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对进出热源和自来水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便于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实时了解换散热水器的工作状态。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4、1.毛细管有效增加了热源与自来水的换热面积,提高了使用塑胶管道的换散热水器的换热效率;

25、2.箱体顶部盖板可拆卸,便于换散热水器的检修;

26、3.阀门可控制热源流动区域,便于使用者根据不同使用需求进行调整;

27、4.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进出水温度,便于使用者了解换散热水器的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

1.一种换散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穿设有第一热源进出管(2)、第二热源进出管(3)、第一进出水管(4)和第二进出水管(5),所述第一热源进出管(2)连通有第一分水管(6),所述第二热源进出管(3)连通有第一集水管(7),所述第一分水管(6)与第一集水管(7)之间设置有毛细管网组件(8),所述毛细管网组件(8)包括毛细管网栅(82),所述毛细管网栅(82)分别与第一分水管(6)和第一集水管(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散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箱体(1)开口处设置有盖板(13),所述盖板(13)与箱体(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散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网组件(8)还包括第二分水管(81)和第二集水管(83),所述第二分水管(81)与第一分水管(6)连通,所述第二集水管(83)与第一集水管(7)连通;所述毛细管网栅(82)包括多个毛细管(821),所述毛细管(821)分别与第二分水管(81)和第二集水管(8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散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821)由ppr或者pe-rt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散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网组件(8)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分水管(6)和第一集水管(7)均设置有阀门(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散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搅流器(10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散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连接有多个第一固定件(102)和多个第二固定件(105),所述第二集水管(83)的外壁通过第一固定件(102)与箱体(1)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分水管(81)的外壁通过第二固定件(105)与箱体(1)内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散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外壁包裹有隔热层(12),所述箱体(1)外壁与内壁之间开设有多个空腔(1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散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源进出管(2)位于箱体(1)外的一端和盖板(13)中部均设置有减压阀(10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散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源进出管(2)、第二热源进出管(3)、第一进出水管(4)、第二进出水管(5)的内壁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4)。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散热水器,涉及热交换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穿设有第一热源进出管、第二热源进出管、第一进出水管和第二进出水管,所述第一热源进出管连通有第一分水管,所述第二热源进出管连通有第一集水管,所述第一分水管与第一集水管之间设置有毛细管网组件,所述毛细管网组件包括毛细管网栅,所述毛细管网栅分别与第一分水管和第一集水管连通。本申请具有提高换散热水器换热效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威,孔祥杰,张敬涛,王彤,杨子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东方华脉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