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稳固机构及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1148发布日期:2023-10-14 13:2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稳固机构及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轧加热炉,特别是一种可调节稳固机构及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1、热轧加热炉主要靠推钢机完成炉内钢坯的运料任务,料坯在炉底水冷管支撑的滑轨上滑动,从装料至出料所有坯料整排向前推进,坯料间无活动余地,炉子太长时其推钢压力大,易出现拱钢和翻炉事故,加上料坯在整体向前推进时,加热炉越长产生的震动越大,对设备的抗震性要求就越高。在炉顶隔热模块的设计和安装方面,更是要充分考虑其抗震及固定方式,否则极易造成炉顶隔热模块产生错位缝隙和脱落,失去其应有的耐火保温性能。

2、而现有热轧加热炉顶全部是由单个耐火模块单独悬挂在固定角铁上,再由固定角铁放置在工字钢大梁上,这样的设计和安装存在如下问题,模块间紧密度完全依靠拆除压板后模块自然膨胀来填充缝隙,由于模块采用的是单个吊装,未设计固定框架,加上整个炉顶面积又太大,使得所有模块的活动及位移的空间较大,同时模块之间的膨胀积压的力度达不到要求,模块之间的缝隙填充不均,耐火性能大大降低,现场存在此类问题;现有热轧加热炉使用的模块全部是由两条固定销和固定件组合而成。经现场实验大力拔扯能使固件件拔出,主要因在制作模块时,固定件深入不够,加上固定销太短,并且每条固定件原本是可以插入两条固定销的,但厂家在包装时只插入一条,这样更使得承受力大大下降,而且,在需要对隔热层进行更换加装隔热材料的时候,往往比较麻烦,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同时,往往加工后的钢胚不能及时得到宽度的测量,需要返工时,已经成型,需要重新加工,降低加工效率,因此就需要一种炉顶隔热模块的安全稳固机构以及测宽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定以及维护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能够满足固定隔热模块的前提下,能够便利工作人员后续对隔热模块进行定期维护。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加热炉内部的调节件、辅助件以及与所述辅助件固定连接的安装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辅助件固定连接;以及,

5、隔热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件上的固定件以及隔热棉块,所述隔热棉块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稳固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包括摇轮、转轴、竖直锥齿轮以及水平锥齿轮,所述转轴与所述摇轮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锥齿轮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水平锥齿轮与所述竖直锥齿轮配合。

7、作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稳固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辅助件包括固定桩、连接柱、固定杆以及滑动杆,所述固定桩与所述加热炉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一端与所述固定桩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与防护壳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与所述固定杆配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稳固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辅助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杆内部的丝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动杆内部的螺纹孔,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水平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螺纹孔配合,所述螺纹孔设置于所述滑动杆端口。

9、作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稳固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件包括连接块、活动架以及安装桩,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滑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通过绞支架连接,所述活动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桩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桩固定安装于所述加热炉内壁。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稳固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安装架、固定板以及固定销,所述安装架内部设置有独立模块,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销贯穿所述安装架、固定板以及所述隔热棉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稳固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所述辅助件以及所述安装件共设置有四个,分别对应所述固定件的四个角。

12、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稳固机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组件和隔热组件的配合,通过两根固定销的两头分别穿过固定件和安装架并进行焊接固定,这样使隔热模块在生产过程不易产生松动和位移,增加了稳定性和耐用性,同时,由于长时间的工作下,隔热模块发生老化需要更换时,可直接降落下来对隔热模块进行修复,无需工作人员借助梯子等工具爬升至炉顶进行维护,使得整体工作效率更加高效,提高工作安全性。

13、鉴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对钢胚加工宽度把握不准确的问题。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装置包括测量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调节件一侧的输送床以及设置于所述加热炉外壁的检测件,所述检测件与所述加热炉固定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送床固定安装于所述加热炉内部,位于所述隔热棉块下方,所述输送床两侧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所述加热炉固定连接。

16、作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检测件包括线性传感器以及信号发射器,所述线性传感器与所述信号发射器电性连接,所述线性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加热炉出料口的上方,所述线性传感器与所述加热炉固定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与所述加热炉固定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的有益效果:通过测量组件的设置,能够及时的将测量数据传输至处理中心,并且能够及时动作,将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返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稳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稳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01)包括摇轮(101a)、转轴(101b)、竖直锥齿轮(101c)以及水平锥齿轮(101d),所述转轴(101b)与所述摇轮(101a)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锥齿轮(101c)与所述转轴(101b)固定连接,所述水平锥齿轮(101d)与所述竖直锥齿轮(101c)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稳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102)包括固定桩(102a)、连接柱(102b)、固定杆(102c)以及滑动杆(102d),所述固定桩(102a)与所述加热炉(a)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102b)一端与所述固定桩(102a)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102b)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102c)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02c)与防护壳(101e)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102d)与所述固定杆(102c)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稳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10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杆(102c)内部的丝杆(102e)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动杆(102d)内部的螺纹孔(102f),所述丝杆(102e)的一端与所述水平锥齿轮(101d)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02e)的另一端与所述螺纹孔(102f)配合,所述螺纹孔(102f)设置于所述滑动杆(102d)端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稳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103)包括连接块(103a)、活动架(103b)以及安装桩(103c),所述连接块(103a)与所述滑动杆(102d)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架(103b)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103a)通过绞支架连接,所述活动架(103b)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桩(103c)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桩(103c)固定安装于所述加热炉(a)内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稳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01)包括安装架(201a)、固定板(201b)以及固定销(201c),所述安装架(201a)与所述连接块(103a)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201a)内部设置有独立模块,所述固定板(201b)与所述安装架(201a)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销(201c)贯穿所述安装架(201a)、固定板(201b)以及所述隔热棉块(20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稳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01)、所述辅助件(102)以及所述安装件(103)共设置有四个,分别对应所述固定件(201)的四个角。

8.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可调节稳固机构,以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床(301)固定安装于所述加热炉(a)内部,位于所述隔热棉块(202)下方,所述输送床(301)两侧设置有防护板(301a),所述防护板(301a)与所述加热炉(a)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302)包括线性传感器(302a)以及信号发射器(302b),所述线性传感器(302a)与所述信号发射器(302b)电性连接,所述线性传感器(302a)设置于所述加热炉(a)出料口的上方,所述线性传感器(302a)与所述加热炉(a)固定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302b)与所述加热炉(a)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热轧加热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调节稳固机构及加热装置,其包括升降组件和隔热组件,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加热炉内部的调节件、辅助件以及与辅助件固定连接的安装件,调节件与辅助件固定连接,隔热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件上的固定件以及隔热棉块,隔热棉块与固定件固定连接,通过升降组件和隔热组件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实现本专利的目的,即在保证隔热的前提条件下,能够合理的对隔热模块进行固定,同时能够实现对隔热层的升降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旺,于炎平,岳增彬,罗兴壮,李文江,马丽军,梁倍铭,黄前和,谢忠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柳钢中金不锈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