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油烟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4592发布日期:2023-08-24 21:3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餐饮油烟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尤其涉及餐饮油烟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1、如今餐饮业普遍需要针对油烟进行净化以及收集排放。对于一些大型商场,灶头数量较多,为了保证最终排出的气体对大气无害无污染,对应的油烟净化设备的净化效率都是针对高油烟浓度的情况进行的。这种情况下净化设备的阻力是较大的,而实际情况中灶头的使用有不同的模式,只有爆炒模式会产生较高浓度的油烟。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净化设备的净化效率都是冗余的,且因此带来的大风阻也需要更大动力的风机来抽排油烟,增加能耗,浪费资源。

2、目前的餐饮企业普遍采用将净化设备如滤网、静电净化器集中放置在排风风机前的方式,厨房烟罩内不设置初级净化设施。

3、因此,亟需餐饮油烟净化系统,可以根据灶头工作模式,自动对各灶头的净化效率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餐饮油烟净化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传统餐饮油烟净化系统对各灶头的净化效率不可调,进而导致餐饮油烟净化系统能耗高且资源浪费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餐饮油烟净化系统,该餐饮油烟净化系统包括烟管、净化器、风机和多个集烟罩,每个所述集烟罩对应一个灶头设置并能够与所述烟管连通,所述净化器和所述风机依次串联于所述烟管中,所述集烟罩包括罩体、前置滤网和驱动器,所述罩体围设成油烟通道,所述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前置滤网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油烟通道内的烟气透过所述前置滤网进入所述烟管,所述非工作状态为所述油烟通道内的烟气直接进入所述烟管。

3、作为餐饮油烟净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置滤网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前置滤网沿所述油烟通道的轴向间隔设置。

4、作为餐饮油烟净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置滤网位于所述油烟通道内且与所述罩体铰接,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前置滤网绕所述前置滤网的铰接轴转动。

5、作为餐饮油烟净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罩体还包括止挡件,所述止挡件位于所述油烟通道内且与所述罩体固接,所述工作状态下的所述前置滤网沿竖直方向与所述止挡件抵接;所述非工作状态下的所述前置滤网位于竖直位置。

6、作为餐饮油烟净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餐饮油烟净化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传感器和检测装置,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油烟通道内,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油烟通道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装置、所述传感器和所述驱动器均通信连接,所述传感器包括风速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所述检测装置为油烟浓度检测器。

7、作为餐饮油烟净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风机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风机的转速。

8、作为餐饮油烟净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烟管与每个所述集烟罩之间设置有一个动力分配阀,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动力分配阀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动力分配阀的开度。

9、作为餐饮油烟净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灶头工作模式选择器,所述灶头工作模式选择器用于选择每个灶头的工作模式,所述灶头工作模式选择器与所述控制器、驱动器、风机和动力分配阀均通信连接。

10、作为餐饮油烟净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烟罩位于所述净化器的一侧,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净化器的另一侧。

11、作为餐饮油烟净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机距地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净化器距地面的距离;

12、所述净化器距地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集烟罩距地面的距离。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提供餐饮油烟净化系统,包括烟管、净化器、风机和多个集烟罩,每个集烟罩对应一个灶头设置并能够与烟管连通,净化器和风机依次串联于烟管中,集烟罩包括罩体、前置滤网和驱动器,罩体围设成油烟通道,驱动器能够驱动前置滤网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工作状态为油烟通道内的烟气透过前置滤网进入烟管,非工作状态为油烟通道内的烟气直接进入烟管。在使用灶头烹饪时,若灶头产生少量的油烟,此时使前置滤网处于非工作状态,进而,风机在较小转速下便可将罩体处的气体直接透过净化器排出,此时,由于气体中的油烟较少,所以只通过净化器的净化便可达到排放的标准。当灶头烹饪产生大量油烟时,只靠净化器无法完成安全排放的标准,因此,将前置滤网切换至工作状态,由于增加前置滤网的同时,增加了气体的流通阻力,进而需要提升风机的转速,此时,罩体附近的气体依次透过前置滤网和净化器后排出,由于气体通过两道过滤装置过滤烟气,因此,过滤完的气体达到排放标准。因此,该系统解决了传统餐饮油烟净化系统存在对灶头的净化冗余,进而导致餐饮油烟净化系统能耗高且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特征:

1.餐饮油烟净化系统,包括烟管(1)、净化器(2)、风机(3)和多个集烟罩(4),每个所述集烟罩(4)对应一个灶头(100)设置并能够与所述烟管(1)连通,所述净化器(2)和所述风机(3)依次串联于所述烟管(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罩(4)包括罩体(41)、前置滤网(42)和驱动器(43),所述罩体(41)围设成油烟通道(411),所述驱动器(43)能够驱动所述前置滤网(42)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油烟通道(411)内的烟气透过所述前置滤网(42)进入所述烟管(1),所述非工作状态为所述油烟通道(411)内的烟气直接进入所述烟管(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油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网(4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前置滤网(42)沿所述油烟通道(411)的轴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油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网(42)位于所述油烟通道(411)内且与所述罩体(41)铰接,所述驱动器(43)驱动所述前置滤网(42)绕所述前置滤网(42)的铰接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饮油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41)还包括止挡件(412),所述止挡件(412)位于所述油烟通道(411)内且与所述罩体(41)固接,所述工作状态下的所述前置滤网(42)沿竖直方向与所述止挡件(412)抵接;所述非工作状态下的所述前置滤网(42)位于竖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餐饮油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餐饮油烟净化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6),所述控制模块(6)包括控制器(61)、传感器和检测装置,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油烟通道(411)内,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油烟通道(411)内,所述控制器(61)与所述检测装置、所述传感器和所述驱动器均通信连接,所述传感器包括风速传感器(62)和/或温度传感器(63),所述检测装置为油烟浓度检测器(6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餐饮油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1)与所述风机(3)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61)能够控制所述风机(3)的转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饮油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管(1)与每个所述集烟罩(4)之间设置有一个动力分配阀(5),所述控制器(61)与所述动力分配阀(5)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61)能够控制所述动力分配阀(5)的开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餐饮油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6)还包括灶头工作模式选择器(65),所述灶头工作模式选择器(65)用于选择每个所述灶头(100)的工作模式,所述灶头工作模式选择器(65)与所述控制器(61)、驱动器(43)、风机(3)和动力分配阀(5)均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油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罩(4)位于所述净化器(2)的一侧,所述风机(3)位于所述净化器(2)的另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餐饮油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距地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净化器(2)距地面的距离;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餐饮油烟净化系统,该餐饮油烟净化系统包括烟管、净化器、风机和多个集烟罩,每个集烟罩对应一个灶头设置并能够与烟管连通,净化器和风机依次串联于烟管中,集烟罩包括罩体、前置滤网和驱动器,罩体围设成油烟通道,驱动器能够驱动前置滤网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工作状态为油烟通道内的烟气透过前置滤网进入烟管,非工作状态为油烟通道内的烟气直接进入烟管。该系统解决了传统餐饮油烟净化系统存在对灶头的净化冗余,进而导致餐饮油烟净化系统能耗高且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杜溢斐,陈晓伟,李明,张建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