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6788发布日期:2023-07-24 04:4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窗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窗式空调器通过安装支架跨设在窗口上,内机部件与外机部件分别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或内机部件与外机部件通过连接部件相连,连接部件在内外方向上的长度可调,以适应不同墙体厚度,但现有连接部件的长度调整难度较大,安装便利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所述窗式空调器的跨度调整简单、方便,安装便利性高。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包括:适于设在室内侧的内机部件、适于设在室外侧的外机部件、以及适于穿设于窗口且连接所述内机部件与所述外机部件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内连接组件、外连接组件以及导轨组件,所述内连接组件的内端与所述内机部件相连,所述外连接组件的外端与所述外机部件相连,所述内连接组件和所述外连接组件中的一个沿内外方向可滑移地穿设于另一个内,所述导轨组件与所述内连接组件、所述外连接组件分别相连,且使所述外连接组件与所述内连接组件沿内外方向可相对滑移。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通过在内连接组件与外连接组件之间设置导轨组件,使内机部件与外机部件进行相对位置调整时的摩擦力更小,调整更加顺滑、流畅,可以降低连接部件在内外方向上尺寸的调整难度,提高调整便利性,以提高使用体验,且结构简单。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连接组件包括内下连接板和装配在所述内下连接板上的内上连接板,所述外连接组件包括外下连接板和装配在所述外下连接板上的外上连接板,所述外下连接板穿设于所述内下连接板的底板与两侧板之间限定出的空间内,所述外上连接板穿设于所述内上连接板的顶板与两侧板之间限定出的空间内。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下连接板的侧板为第一内侧板,所述外下连接板的侧板为第二内侧板,所述导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内侧板与所述第二内侧板之间。

6、进一步地,所述内上连接板的侧板为第一外侧板,所述第一外侧板盖设于所述第一内侧板外,且所述第一外侧板与所述第一内侧板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侧板包括上段部和下段部,所述下段部与所述第一外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导轨组件设于所述上段部与所述第二内侧板之间,所述上段部位于所述下段部上方的靠近所述第二内侧板的一侧,以在所述上段部与所述第一外侧板之间形成避让槽,所述外上连接板的侧板为第二外侧板,所述第二外侧板位于所述避让槽内。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侧板上设有锁位件,所述第二外侧板上具有沿内外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配合孔,所述锁位件可贯穿对应位置处的所述配合孔并伸入所述避让槽,以锁定所述内连接组件与所述外连接组件的相对位置。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内侧板包括外段部和内段部,所述导轨组件设于所述内段部与所述上段部之间,所述外段部相对所述内段部朝向靠近所述第二外侧板的方向凸出,所述外段部与所述第二外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内段部的内端顶部与所述外上连接板的顶板固定连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连接组件包括沿着从所述外机部件到所述内机部件的方向依次设置的止挡段和套接段,沿滑移方向作正投影,所述套接段的正投影完全位于所述止挡段的外轮廓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止挡段的顶面与所述内连接组件的顶面平齐,所述止挡段的底面与所述内连接组件的底面平齐,所述止挡段通过与所述内连接组件的内端的止挡配合,限制所述套接段滑移到所述内连接组件内的极限移入位置。

11、进一步地,所述内连接组件的外端具有朝向所述套接段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止挡部,所述套接段的内端具有朝向所述内连接组件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通过与所述第一止挡部的止挡配合,限制所述套接段滑移到所述内连接组件外的极限移出位置。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内连接组件的第一导轨和连接于所述外连接组件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滑移配合,所述第一导轨的外端具有第三止挡部,其中,所述第二导轨的内端具有第四止挡部,所述第三止挡部通过与所述第四止挡部的止挡配合,限制所述导轨组件的极限伸长状态;所述第二导轨的外端具有第五止挡部,所述第三止挡部通过与所述第五止挡部的止挡配合,限制所述导轨组件的极限收短状态。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适于设在室内侧的内机部件、适于设在室外侧的外机部件、以及适于穿设于窗口且连接所述内机部件与所述外机部件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组件包括内下连接板和装配在所述内下连接板上的内上连接板,所述外连接组件包括外下连接板和装配在所述外下连接板上的外上连接板,所述外下连接板穿设于所述内下连接板的底板与两侧板之间限定出的空间内,所述外上连接板穿设于所述内上连接板的顶板与两侧板之间限定出的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下连接板的侧板为第一内侧板,所述外下连接板的侧板为第二内侧板,所述导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内侧板与所述第二内侧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上连接板的侧板为第一外侧板,所述第一外侧板盖设于所述第一内侧板外,且所述第一外侧板与所述第一内侧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板包括上段部和下段部,所述下段部与所述第一外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导轨组件设于所述上段部与所述第二内侧板之间,所述上段部位于所述下段部上方的靠近所述第二内侧板的一侧,以在所述上段部与所述第一外侧板之间形成避让槽,所述外上连接板的侧板为第二外侧板,所述第二外侧板位于所述避让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板上设有锁位件,所述第二外侧板上具有沿内外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配合孔,所述锁位件可贯穿对应位置处的所述配合孔并伸入所述避让槽,以锁定所述内连接组件与所述外连接组件的相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侧板包括外段部和内段部,所述导轨组件设于所述内段部与所述上段部之间,所述外段部相对所述内段部朝向靠近所述第二外侧板的方向凸出,所述外段部与所述第二外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内段部的内端顶部与所述外上连接板的顶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组件包括沿着从所述外机部件到所述内机部件的方向依次设置的止挡段和套接段,沿滑移方向作正投影,所述套接段的正投影完全位于所述止挡段的外轮廓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止挡段的顶面与所述内连接组件的顶面平齐,所述止挡段的底面与所述内连接组件的底面平齐,所述止挡段通过与所述内连接组件的内端的止挡配合,限制所述套接段滑移到所述内连接组件内的极限移入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组件的外端具有朝向所述套接段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止挡部,所述套接段的内端具有朝向所述内连接组件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通过与所述第一止挡部的止挡配合,限制所述套接段滑移到所述内连接组件外的极限移出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内连接组件的第一导轨和连接于所述外连接组件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滑移配合,所述第一导轨的外端具有第三止挡部,其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窗式空调器,所述窗式空调器包括:适于设在室内侧的内机部件、适于设在室外侧的外机部件、以及适于穿设于窗口且连接内机部件与外机部件的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包括:内连接组件、外连接组件以及导轨组件,内连接组件的内端与内机部件相连,外连接组件的外端与外机部件相连,内连接组件和外连接组件中的一个沿内外方向可滑移地穿设于另一个内,导轨组件与内连接组件、外连接组件分别相连,且使外连接组件与内连接组件沿内外方向可相对滑移。由此,通过在内连接组件与外连接组件之间设置导轨组件,可以降低连接部件在内外方向上尺寸的调整难度,提高调整便利性,以提高使用体验,且结构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雷志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