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6326发布日期:2023-08-20 16:06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喷雾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风扇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喷雾风扇。


背景技术:

1、便携式风扇因为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等优点受到较多用户的喜爱。目前为了加湿和消暑,通过在便携式风扇上设置喷雾模块,利用喷雾模块将水雾化,并经风扇扩散至空气中,以实现加湿和加强降温的作用。然而目前的水箱通常设置的较小,使用时需要频繁加水,且其安装结构会增大风阻,用户体验感较差。

2、相关技术中,通过将水箱设置为环形并环绕风扇设置,雾化组件安装在环形水箱的下方,电路板安装于手柄内。如此,虽然能够增大水箱的体积,但由于雾化组件安装在环形水箱的下方,使得雾化口只能开设在手柄处。则雾化口远离风扇的出风口,使得风扇气流对雾气的扩散效果不佳,不能达到用户使用要求。此外,雾化组件的安装处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导致手柄内漏水,进而会导致手柄内的电路板短路,极大地缩短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喷雾风扇,旨在解决喷雾风扇雾气吹散效果不佳以及容易因漏水导致电路板短路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喷雾风扇包括壳主体、风扇组件、环形水箱、喷雾模块和控制板;

3、所述壳主体包括手柄和连接于所述手柄上端的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形成有风道;

4、风扇组件,安装于所述风道内,所述风扇组件的转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

5、环形水箱,绕所述风扇组件的转动轴线环绕于所述安装壳的外周,所述环形水箱内形成有环形水腔;所述环形水箱邻近所述手柄的前后侧面均凹陷设置、以分别与所述手柄的内壁面围合形成前腔和后腔;

6、喷雾模块,安装于所述前腔,且与所述环形水腔连通,以用于将所述环形水腔内的水雾化后喷出所述壳主体外;

7、控制板,与所述喷雾模块及所述风扇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后腔。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水箱下部凹陷的位置形成有雾化安装腔,所述雾化安装腔与所述环形水腔连通,所述雾化安装腔具有朝前的敞口,所述喷雾模块安装于所述雾化安装腔内,所述手柄对应所述喷雾模块开设有喷雾口,所述喷雾口紧邻所述风道设置。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喷雾模块包括雾化片组件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周壁开设有环形嵌槽,所述雾化片组件的外周缘嵌置于该环形嵌槽内,所述雾化片组件通过所述密封圈嵌置于所述敞口处;所述手柄的内壁面环绕所述喷雾口凸设有压环,所述压环对应并压合所述密封圈。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敞口朝前且朝上倾斜设置,所述喷雾口的内壁面至少上部向上倾斜以形成引流面。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水箱与所述壳主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在所述环形水箱周向上的侧壁与所述壳主体抵接配合。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呈筒状设置,所述手柄包括柄部和连接于所述柄部与所述安装壳之间的弧形段;所述柄部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弧形段沿所述环形水箱的周向延伸;

13、所述环形水箱穿设所述弧形段,所述环形水箱呈凹陷设置的前后侧面分别与所述弧形段的前后壁面围合形成所述前腔和后腔,所述控制板固定于所述环形水箱凹陷的后侧壁,且自所述后腔延伸至所述柄部内腔;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在所述环形水箱周向上的侧壁与所述弧形段的两端面相互拼接。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段所在圆心角的角度大于或等于45度,且小于或等于100度。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主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半壳和后半壳,所述前半壳包括前手柄和前盖,所述后半壳包括后手柄和筒体,所述前盖可拆卸地盖合所述筒体的前侧,且与所述筒体围合形成所述风道,所述风扇组件连接于所述前盖;所述后手柄与所述前手柄相互拼接,以围合形成电池容纳腔。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水箱包括在前后方向可拆卸密封连接的前半环和后半环,所述前半环的内周壁设有前凸条,所述后半环的内周壁设有后凸条,所述前盖在前后方向上限位抵接所述前凸条,所述筒体在前后方向上限位抵接所述后凸条。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喷雾风扇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后腔内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发光组件的发光源在所述环形水箱的周向上朝向所述环形水箱设置,所述环形水箱采用透光材质制成。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水箱开设有加水口,所述喷雾风扇还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包括相互连接的盖体和连接臂,所述密封盖可拆卸地密封盖合所述加水口;所述环形水箱的内周壁设有凹槽;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盖体的端部卡设于所述凹槽内,并夹设于所述环形水箱和所述安装壳之间。

19、本实用新型喷雾风扇通过使得壳主体包括手柄和连接于手柄上端的安装壳,安装壳内形成有风道,风扇组件安装于所述风道内;环形水箱绕所述风扇组件的转动轴线环绕于所述安装壳的外周,环形水箱内形成有环形水腔;环形水箱邻近手柄的前后侧面均凹陷设置、以分别与手柄的内壁面围合形成前腔和后腔;喷雾模块安装于前腔,且与环形水腔连通,以用于将环形水腔内的水雾化后喷出壳主体外;控制板安装于所述后腔。如此,使得喷雾风扇的水箱呈环形设置,且环绕在安装壳的外周,则该水箱能够设置的较大,可有效提高水箱的容水量,减少加水频率。而环形水箱邻近手柄的前后侧壁面凹陷以与手柄的内壁面围合形成前腔和后腔,喷雾模块安装于前腔、控制板安装于后腔,控制板和喷雾模块前后布置,且控制板和喷雾模块通过环形水箱隔开,则在使用时,可有效防止喷雾模块安装处漏水流至控制板处,进而防止控制板受到影响而短路,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将喷雾模块安装于环形水箱的前侧面邻近手柄的位置,相较于将喷雾模块安装在环形水箱的下方,可使得喷雾模块更加靠近风道,则喷雾口可设置的更为靠近风道,如此,由喷雾口喷出的雾气可与风扇组件吹出的气流充分混合,且能够更好的被风扇组件吹出的气流扩散,进而提高加湿和降温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喷雾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水箱下部凹陷的位置形成有雾化安装腔,所述雾化安装腔与所述环形水腔连通,所述雾化安装腔具有朝前的敞口,所述喷雾模块安装于所述雾化安装腔内,所述手柄对应所述喷雾模块开设有喷雾口,所述喷雾口紧邻所述风道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模块包括雾化片组件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周壁开设有环形嵌槽,所述雾化片组件的外周缘嵌置于该环形嵌槽内,所述雾化片组件通过所述密封圈嵌置于所述敞口处;所述手柄的内壁面环绕所述喷雾口凸设有压环,所述压环对应并压合所述密封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朝前且朝上倾斜设置,所述喷雾口的内壁面至少上部向上倾斜以形成引流面。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雾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水箱与所述壳主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在所述环形水箱周向上的侧壁与所述壳主体抵接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雾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呈筒状设置,所述手柄包括柄部和连接于所述柄部与所述安装壳之间的弧形段;所述柄部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弧形段沿所述环形水箱的周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雾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所在圆心角的角度大于或等于45度,且小于或等于100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雾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主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半壳和后半壳,所述前半壳包括前手柄和前盖,所述后半壳包括后手柄和筒体,所述前盖可拆卸地盖合所述筒体的前侧,且与所述筒体围合形成所述风道,所述风扇组件连接于所述前盖;所述后手柄与所述前手柄相互拼接,以围合形成电池容纳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雾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水箱包括在前后方向可拆卸密封连接的前半环和后半环,所述前半环的内周壁设有前凸条,所述后半环的内周壁设有后凸条,所述前盖在前后方向上限位抵接所述前凸条,所述筒体在前后方向上限位抵接所述后凸条。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雾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风扇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后腔内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发光组件的发光源在所述环形水箱的周向上朝向所述环形水箱设置,所述环形水箱采用透光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喷雾风扇,其中,喷雾风扇包括壳主体、风扇组件、环形水箱、喷雾模块和控制板。壳主体包括手柄和连接于手柄上端的安装壳,安装壳内形成有风道。风扇组件安装于风道内,风扇组件的转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环形水箱绕风扇组件的转动轴线环绕于安装壳的外周,环形水箱内形成有环形水腔;环形水箱邻近手柄的前后侧面均凹陷设置、以分别与手柄的内壁面围合形成前腔和后腔。喷雾模块安装于前腔,且与环形水腔连通,以用于将环形水腔内的水雾化后喷出壳主体外。控制板与喷雾模块及风扇组件电连接,控制板安装于后腔。本技术喷雾风扇的加湿和降温效果更佳,且能够避免喷雾模块安装处漏水至手柄内水导致控制板短路。

技术研发人员:陈孝桂,谢伟斌,苏春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零一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