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焙烧炉余热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9960发布日期:2023-09-02 15:15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焙烧炉余热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余热再利用,具体为一种焙烧炉余热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1、焙烧炉是一种对原料进行焙烧热处理的设备,焙烧炉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专利号为cn202120697769.9的使用新型专利公开了环式焙烧炉,在本专利中,焙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过烟气排放组件从焙烧炉主体中排出,经过过滤吸附层进行吸附后,排放到外界空气中,在本专利中,烟气排放组件在对烟气进行排放时,如果处于常开状态,会导致焙烧炉内的热量大量流失,如果处于闭合状态一段时间,再打开进行排放,再闭合进行重复操作时,如果其中一段闭合时间过长,会导致焙烧炉内的压强增加,可能会导致焙烧炉主体出现裂缝甚至出现爆炸现象;另外,烟气排放组件直接将烟气排放到过滤吸附层中进行过滤吸附,再直接将高温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首先会造成热量浪费,其次还会导致周围环境温度升高,导致生产环境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焙烧炉余热再利用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焙烧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焙烧炉本体,所述焙烧炉本体上设有排放装置、交换装置和监测装置,所述排放装置包括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第一盖板、密封板、密封座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排气管设置在焙烧炉本体的顶部,第二排气管和第一排气管的一侧连通,密封板固定设置在第一排气管内,且密封板设置在第二排气管的下方,第一盖板设置在第一排气管的上表面,且第一盖板和第一排气管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和密封座以及盖板固定连接,所述交换装置包括保温箱、水箱和螺旋管,所述水箱设置有两个,且均设置在保温箱内,螺旋管螺旋套设在两个所述水箱外,且螺旋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排气管和第四排气管。

3、优选的,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第二盖板、安装架、开关、浮块和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二盖板设置在水箱的顶部,安装架固定安装在第二盖板的下表面,开关设置在安装架的下表面,第一导向杆的顶部设置在安装架内部,且和安装架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的底部设有限位板,浮块滑动套设在第一导向杆外,便于对水箱内的水位进行监测,当浮块和开关贴合时,此时表明水位达到最高值,停止进水,当水箱内的水通过出水管排出后,此时浮块离开开关,表面此时水位下降,需要补水。

4、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密封座上设有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外滑动套设有导向套筒,导向套筒的顶部和第一盖板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二导向杆和导向套筒外,便于对密封座进行导向。

5、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导向杆外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和安装架以及浮块固定连接,当水位下降时,第二弹簧带动浮块复位,防止其卡在第一导向杆上无法下落。

6、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进水管,水箱的底部设有出水管,且出水管贯穿保温箱并设置在保温箱外,便于进水和出水。

7、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保温箱的顶部设有第三盖板,第三排气管贯穿第三盖板,第四排气管贯穿保温箱,便于烟气进入到保温箱内,也便于烟气进入到下一阶段。

8、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排气管和第三排气管之间设有导向管,便于对烟气进行导向,也便于第二排气管和第三排气管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排放装置,当焙烧炉本体内的压强大于第一弹簧的弹簧力时,此时密封座才会离开密封板,烟气可以通过密封板和密封座之间的缝隙进入到第二排气管中排出,当压强值下降时密封座复位,防止烟气一直向外排放;

11、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交换装置,便于烟气和水箱中的水进行热量交换,便于对水箱的水进行加热,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再利用,也便于对烟气进行降温冷却,防止高温烟气排放到空气中,导致周围环境温度升高;

12、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监测装置,便于对水箱内的水位进行监测,当浮块和开关贴合时,此时表明水位达到最高值,停止进水;当水箱内的水通过出水管排出后,此时浮块离开开关,表面此时水位下降,需要补水。



技术特征:

1.一种焙烧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焙烧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炉本体(1)上设有排放装置、交换装置和监测装置,所述排放装置包括第一排气管(2)、第二排气管(3)、第一盖板(4)、密封板(5)、密封座(6)和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排气管(2)设置在焙烧炉本体(1)的顶部,第二排气管(3)和第一排气管(2)的一侧连通,密封板(5)固定设置在第一排气管(2)内,且密封板(5)设置在第二排气管(3)的下方,第一盖板(4)设置在第一排气管(2)的上表面,且第一盖板(4)和第一排气管(2)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的两端分别和密封座(6)以及盖板固定连接,所述交换装置包括保温箱(8)、水箱(9)和螺旋管(10),所述水箱(9)设置有两个,且均设置在保温箱(8)内,螺旋管(10)螺旋套设在两个所述水箱(9)外,且螺旋管(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排气管(11)和第四排气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焙烧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第二盖板(13)、安装架(14)、开关(15)、浮块(16)和第一导向杆(17),所述第二盖板(13)设置在水箱(9)的顶部,安装架(14)固定安装在第二盖板(13)的下表面,开关(15)设置在安装架(14)的下表面,第一导向杆(17)的顶部设置在安装架(14)内部,且和安装架(14)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17)的底部设有限位板(18),浮块(16)滑动套设在第一导向杆(17)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焙烧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6)上设有第二导向杆(19),第二导向杆(19)外滑动套设有导向套筒(20),导向套筒(20)的顶部和第一盖板(4)固定连接,第一弹簧(7)套设在第二导向杆(19)和导向套筒(20)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焙烧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杆(17)外套设有第二弹簧(21),第二弹簧(21)的两端分别和安装架(14)以及浮块(1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焙烧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13)上设有进水管(22),水箱(9)的底部设有出水管(23),且出水管(23)贯穿保温箱(8)并设置在保温箱(8)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焙烧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8)的顶部设有第三盖板(24),第三排气管(11)贯穿第三盖板(24)并和第二排气管(3)连通,第四排气管(12)贯穿保温箱(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焙烧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管(3)和第三排气管(11)之间设有导向管(2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焙烧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焙烧炉本体,所述焙烧炉本体上设有排放装置、交换装置和监测装置,所述排放装置包括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第一盖板、密封板、密封座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排气管设置在焙烧炉本体的顶部,第二排气管和第一排气管的一侧连通,密封板固定设置在第一排气管内,且密封板设置在第二排气管的下方,本技术中设置有排放装置,当焙烧炉本体内的压强大于第一弹簧的弹簧力时,此时密封座才会离开密封板,烟气可以通过密封板和密封座之间的缝隙进入到第二排气管中排出,当压强值下降时密封座复位,防止烟气一直向外排放。

技术研发人员:姜荣国,李建湘,瞿作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郴州市鑫炭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