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2327发布日期:2023-10-21 17:1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1、空调器的室内挂机在完成装配的状态下,中框与底座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当室内挂机发生跌落时或者受到外力撞击时,会因为中框与底座之间的支撑力度不够,而导致中框上的下面板因为受到较大冲击而发生变形甚至破裂,进而影响室内挂机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能够增加中框与底座之间的支撑力,使得下面板在受到较大冲击时不会轻易发生变形或者破裂,避免对空调器的外观完整性产生影响。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

4、底座和中框;

5、其中,中框包括下面板和支撑块,下面板与底座间隔设置,支撑块设置于下面板靠近底座的一侧,支撑块用于在下面板靠近底座的过程中抵接于底座。

6、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该空调器发生跌落或者受到撞击时,可通过支撑块抵持底座,对下面板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对下面板的形变以及相对于底座的移动产生抑制作用,防止下面板过度变形或者发生破裂,确保空调器外观的完整性。

7、可选地,中框还包括内扣板,内扣板与底座间隔设置,内扣板与下面板呈夹角设置并形成有容置空间,支撑块连接于内扣板并容置于容置空间。

8、上述技术方案中,使得支撑块位于容置空间内并与下面板和内扣板相连接,可以增加整体中框的结构强度,确保对下面板的稳定支撑。

9、可选地,支撑块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与下面板以及内扣板均连接,第二支撑部连接于内扣板,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用于在下面板沿不同方向产生形变并靠近底座的过程中抵持底座。

10、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可使下面板在不同方向上产生形变并靠近底座时能够得到有力支撑。

11、可选地,第一支撑部在所述下面板上的投影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在所述下面板上的投影长度,第一支撑部设置有用于抵持底座的支撑板面,支撑板面与第二支撑部连接,并且所述支撑板面平行于所述下面板。

12、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在下板面上的投影长度存在差异,并由支撑板面对下面板在第一方向上的形变或移动起到抵持作用,第二支撑部通过连接内扣板可以增加支撑板面的结构强度。

13、可选地,第二支撑部设置有用于抵持所述底座的支撑斜面,所述支撑斜面连接于所述支撑板面并相对于所述支撑板面倾斜设置。

14、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支撑斜面可以对下面板在第二方向上的形变或移动起到抵持作用,使得抵持方向更能与形变或移动方向相适配,避免在抵持过程中出现滑动。

15、可选地,第一支撑部开设有第一减重槽。

16、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开设第一减重槽可使第一支撑部呈镂空结构,在确保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减少材质用量,避免中框过重的同时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

17、可选地,第二支撑部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减重槽,至少两个第二减重槽之间形成有分隔板。

18、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开设第二减重槽可以起到减重节约成本的作用,通过设置分隔部则用于确保第二支撑部的结构强度。

19、可选地,底座设置有延伸板,延伸板同时与下面板以及内扣板间隔设置,延伸板的一端容置于容置空间,支撑块用于在下面板靠近延伸板的过程中抵接于延伸板。

20、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延伸部,由延伸板与支撑块配合从而实现对下面板的形变及靠近移动过程起到抑制作用。

21、可选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连接于支撑块以及内扣板。

22、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用于增加支撑块以及内扣板的结构强度。

23、可选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连接于下面板以及内扣板。

24、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用于增加下面板以及内扣板的结构强度,避免下面板和内扣板发生相对移动对支撑块的结构强度造成负面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120)还包括内扣板(123),所述内扣板(123)与所述底座(110)间隔设置,所述内扣板(123)与所述下面板(121)呈夹角设置并形成有容置空间(124),所述支撑块(122)连接于所述内扣板(123)并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2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125)和第二支撑部(126),所述第一支撑部(125)与所述下面板(121)以及所述内扣板(123)均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126)连接于所述内扣板(123),所述第一支撑部(125)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26)用于在所述下面板(121)沿不同方向产生形变并靠近所述底座(110)的过程中抵持所述底座(1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25)在所述下面板(121)上的投影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部(126)在所述下面板(121)上的投影长度,所述第一支撑部(125)设置有用于抵持所述底座(110)的支撑板面(1251),所述支撑板面(1251)与所述第二支撑部(126)连接,并且所述支撑板面(1251)平行于所述下面板(1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126)设置有用于抵持所述底座(110)的支撑斜面(1261),所述支撑斜面(1261)连接于所述支撑板面(1251)并相对于所述支撑板面(1251)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25)开设有第一减重槽(125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126)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减重槽(1262),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减重槽(1262)之间形成有分隔板(126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设置有延伸板(111),所述延伸板(111)同时与所述下面板(121)以及所述内扣板(123)间隔设置,所述延伸板(111)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24),所述支撑块(122)用于在所述下面板(121)受外力作用产生形变并靠近所述延伸板(111)的过程中抵持所述延伸板(111)。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加强筋(130),所述第一加强筋(130)同时连接于所述支撑块(122)以及所述内扣板(123)。

10.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加强筋(140),所述第二加强筋(140)同时连接于所述下面板(121)以及所述内扣板(1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空调器包括底座和中框;其中,中框包括下面板和支撑块,下面板与底座间隔设置,支撑块设置于下面板靠近底座的一侧,支撑块用于在下面板靠近底座的过程中抵接于底座。当该空调器发生跌落或者受到撞击时,可通过支撑块抵持底座,对下面板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对下面板的形变以及相对于底座的移动产生抑制作用,防止下面板过度变形或者发生破裂,确保空调器外观的完整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彬,张引,李茜,程李,高海豹,卢坤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