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风道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7567发布日期:2023-11-17 15:24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风道双冷源新风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除湿机,尤其涉及一种单风道双冷源新风除湿机。


背景技术:

1、新风除湿机是将室外空气经过过滤除湿后,通过新风管道将相对干燥的并达到目标相对湿度空气送至室内,以达到舒适性或工艺性室内环境湿度需求的除湿设备。

2、现有的新风除湿机结构不紧凑、布局不够合理,内部器件占用较大的空间资源,导致除湿机的机箱过于偏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的单风道新风除湿机。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风道双冷源新风除湿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机箱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进风口相对的出风口,所述机箱内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呈上下分布,所述第一通道沿出风方向依次设有过滤组件、冷凝组件、蒸发组件、除湿组件和风扇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对应所述进风口布置,所述风扇组件对应所述出风口布置,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压缩机组件和管路组件。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采用了上下两个通道的布局,在有限的机箱空间内合理布置了过滤组件、冷凝组件、蒸发组件、除湿组件、风扇组件和压缩机组件,结构紧凑,减小了空间占用资源;将两个通道设计为上下分布,布局合理,上通道完成新风的处理,下通道包含压缩机组件和管路组件实现系统的制冷和除湿。这种布局将动力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合理分离,上下有序,并且使得设备能够稳定运行,减少空气的流动阻力,提高了整机性能。

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箱包括半包结构的预装箱体,所述预装箱体为一体结构且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均竖立在所述底板上且相对布置。预装箱体用于将过滤组件、冷凝组件、蒸发组件、除湿组件、风扇组件和压缩机组件的集成,先将各个器件安装在预装箱体后,再装有各个器件的预装箱体进行完整组装,可以降低装配难度。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箱还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和顶板,所述前侧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预装箱体的前侧,所述后侧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预装箱体的后侧,所述顶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预装箱体的顶部;所述前侧板、后侧板、顶板与所述预装箱体围合成所述机箱。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箱内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均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预装箱体的底板上。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冷凝组件、所述蒸发组件、所述除湿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风扇组件和所述压缩机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三固定板。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均与所述预装箱体可拆卸连接。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装箱体包括设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之间的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均与所述支撑横梁可拆卸连接。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箱内设有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除湿组件与所述风扇组件之间的容置空间内。将电控组件上的散热片设置在除湿组件与风扇组件之间的容置空间内,该容置空间中的空气经过冷凝蒸发后,温度相对较低,电控组件散热的效果会更好。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箱内设有电控支架,所述电控支架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所述电控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除湿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控组件安装在所述电控支架上。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右侧板设有所述出风口。



技术特征:

1.一种单风道双冷源新风除湿机,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一侧设有进风口(27),所述机箱(1)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进风口(27)相对的出风口(28),所述机箱(1)内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呈上下分布,所述第一通道沿出风方向依次设有过滤组件(11)、冷凝组件(12)、蒸发组件(13)、除湿组件(14)和风扇组件(15),所述过滤组件(11)对应所述进风口(27)布置,所述风扇组件(15)对应所述出风口(28)布置,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压缩机组件(16)和管路组件(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风道双冷源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包括半包结构的预装箱体(18),所述预装箱体(18)为一体结构且包括左侧板(2)、右侧板(3)和底板(4),所述左侧板(2)、右侧板(3)均竖立在所述底板(4)上且相对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风道双冷源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还包括前侧板(6)、后侧板(7)和顶板(5),所述前侧板(6)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预装箱体(18)的前侧,所述后侧板(7)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预装箱体(18)的后侧,所述顶板(5)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预装箱体(18)的顶部;所述前侧板(6)、后侧板(7)、顶板(5)与所述预装箱体(18)围合成所述机箱(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风道双冷源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设有第一固定板(8)、第二固定板(9)和第三固定板(10),所述第一固定板(8)、所述第二固定板(9)、所述第三固定板(10)均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预装箱体(18)的底板(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风道双冷源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11)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8),所述冷凝组件(12)、所述蒸发组件(13)、所述除湿组件(14)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9),所述风扇组件(15)和所述压缩机组件(16)安装于所述第三固定板(1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风道双冷源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6)包括第一侧板(19)、第二侧板(20)和第三侧板(21),所述第一侧板(19)、第二侧板(20)和第三侧板(21)均与所述预装箱体(18)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风道双冷源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装箱体(18)包括设于所述左侧板(2)、右侧板(3)之间的支撑横梁(22),所述支撑横梁(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板(2)、右侧板(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9)、第二侧板(20)、第三侧板(21)均与所述支撑横梁(22)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风道双冷源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设有电控组件(23),所述电控组件(23)包括散热片(24),所述散热片(24)位于所述除湿组件(14)与所述风扇组件(15)之间的容置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单风道双冷源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设有电控支架(26),所述电控支架(26)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所述电控支架(2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除湿组件(14)、所述风扇组件(15)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控组件(23)安装在所述电控支架(26)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风道双冷源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2)设有所述进风口(27),所述右侧板(3)设有所述出风口(28)。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单风道双冷源新风除湿机,涉及除湿机技术领域,具有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的特点。该单风道新风除湿机包括机箱,机箱的一侧设有进风口,机箱的另一侧设有与进风口相对的出风口,机箱内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呈上下分布,第一通道沿出风方向依次设有过滤组件、冷凝组件、蒸发组件、除湿组件和风扇组件,过滤组件对应进风口布置,风扇组件对应出风口布置,第二通道内设有压缩机组件和管路组件。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峰,沈宇飞,李勇,周恩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奈兰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