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支点感应中频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1884发布日期:2023-12-30 00:5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双支点感应中频炉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金属冶炼,具体涉及一种双支点感应中频炉。


背景技术:

1、感应中频炉属于立式中频炉,它的钢结构主要由炉架、炉体、倾炉机构和炉盖组成。这种炉型都是靠倾炉机构驱动炉体倾侧出料的方式来实现金属液的倾倒。炉体转轴的位置的选择对炉体倾侧力矩的计算很重要,一种方法是将转轴设在炉体重心附近,另一种则是将转轴设在炉嘴的附近。由于转轴在炉体重心附近时,炉嘴口到转轴的旋转半径过大导致炉嘴很可能和接铁水的钢包干涉。因此大部分制造商都将转轴设在炉嘴的附近,但考虑到钢结构的强度刚度问题、以及倾炉机构的可实现性,转轴和炉嘴无法做到完全重合,因此金属液在倾倒过程中的轨迹变化还是很大,这样就无法满足一些工厂对于金属液倾倒量小、倾倒位置精准的要求。另外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液压油缸支点做在炉体上,且为了提供足够的力矩,支点位置均靠近炉体的重心位置。这一特点导致油缸支点的旋转半径很大,油缸工作行程也要足够大,才能满足炉体倾翻95°的要求。

2、即使现有厂家通过双支点来倾侧出料的方式来实现小量、精准的浇注过程,但由于炉体转轴磨损,使得机构寿命大大缩短,甚至会造成设备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支点感应中频炉,可以通过合理分配转轴位置,使感应中频炉实现金属液倾倒量小、位置精准的倾侧动作,并且保证炉体在倾倒过程中不发生轴向位移。

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支点感应中频炉,包括:炉架(1)、炉体(2)以及倾炉机构(3);

3、所述炉架(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转轴(101)、第二转轴(102);

4、所述炉体(2)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转轴座(202)、第二转轴座(203),所述第一转轴座(202)、所述第二转轴座(203)各自与所述第一转轴(101)、所述第二转轴(102)的位置对应,所述炉体(2)以所述第一转轴(101)为旋转中心,所述第二转轴(102)与所述第一转轴(101)之间的直线距离为旋转半径;

5、所述转轴内设有端部配合面为球面凸台(1011)的连接杆,所述球面凸台(1011)与所述转轴座内壁设有的球面凹槽(2021)配合;

6、所述炉体(2)的上表面设有炉嘴(201),所述炉嘴(201)被配置为跟随炉体(2)旋转至特定角度后与所述第二转轴座(203)在平行的两个面内位置重合;

7、所述倾炉机构(3)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炉体(2)的两侧,并且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炉架(1),所述倾炉机构(3)被配置为支撑所述炉体(2)进行旋转。

8、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倾炉机构(3)包括:摇杆(301)、液压油缸(302)以及连杆(303),所述炉架(1)的两侧均设有第三转轴(103)、第四转轴(104),所述炉体(2)的两侧设有第五转轴(204);

9、所述第三转轴(103)设置于所述炉架(1)的上部,所述第四转轴(104)设置于所述炉架(1)的底部;

10、所述倾炉机构(3)的摇杆(301)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三转轴(103),倾炉机构(3)的液压油缸(302)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四转轴(104),所述液压油缸(302)可枢转地与所述摇杆(301)连接,所述倾炉机构(3)的连杆(303)通过所述第五转轴(204)与所述炉体(2)连接,所述连杆(303)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摇杆(301);

11、所述液压油缸(302)被配置为沿其自身轴线上下滑动以使所述倾炉机构(3)带动所述炉体(2)旋转。

12、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摇杆(301)、所述液压油缸(302)以及所述连杆(303)构成四连杆(303)机构。

13、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倾炉机构(3)以所述炉体(2)的中心平面为基准对称布置。

14、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转轴内设有轴承(1012),所述轴承(1012)以垂直于所述连接杆的方向安装于所述转轴内。

15、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转轴座的外侧面上设有定位销孔(2022),所述定位销孔(2022)被配置为使定位销钉垂直穿过所述转轴座固定于所述炉体(2)上。

16、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炉体(2)包括初始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转轴(101)和所述第一转轴座(202)重合,所述第二转轴(102)和所述第二转轴座(203)分离。

17、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炉体(2)包括倾倒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转轴(101)和所述第一转轴座(202)分离,所述第二转轴(102)和所述第二转轴座(203)重合,所述炉体(2)以所述第二转轴座(203)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

18、在一个优选例中,还包括炉盖(4),所述炉盖(4)盖合于所述炉体(2)的上表面。

19、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转轴、转轴座和倾炉机构设置在炉体的两侧,可以有效地防止炉嘴到转轴的旋转半径过大导致炉嘴和接铁水的钢包干涉,另外炉嘴和第二转轴支点重合度高,金属液的倾倒轨迹最小,可以使金属液的倾倒量可控、倾倒位置更精准,转轴端面上设置的球面凸台和球面凹槽配合既能作为炉体旋转时的承重旋转中心,又能限制炉体在轴向位置的窜动,减少转轴的磨损,使设备使用更安全可靠;

20、进一步地,倾炉机构的支点和炉体分离,可以实现更小的油缸工作行程满足炉体倾翻95°;

21、进一步地,转轴内装有轴承,轴承既能承载炉体带来的载荷,又能减少球面配合相互滑动而带来的机构磨损,延长机构的使用寿命;

22、进一步地,转轴座上装有定位销,既能保证转轴座安装的位置精准,又能承受转轴座上的径向载荷。

23、本申请的说明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技术特征,分布在各个技术方案中,如果要罗列出本申请所有可能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即技术方案)的话,会使得说明书过于冗长。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申请上述
技术实现要素:
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下文各个实施方式和例子中公开的各技术特征、以及附图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组合,从而构成各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均因视为在本说明书中已经记载),除非这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c,在另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d+e,而特征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术手段,技术上只要择一使用即可,不可能同时采用,特征e技术上可以与特征c相组合,则,a+b+c+d的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而应当不被视为已经记载,而a+b+c+e的方案应当视为已经被记载。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支点感应中频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架(1)、炉体(2)以及倾炉机构(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点感应中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倾炉机构(3)包括:摇杆(301)、液压油缸(302)以及连杆(3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支点感应中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301)、所述液压油缸(302)以及所述连杆(303)构成四连杆(303)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点感应中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倾炉机构(3)以所述炉体(2)的中心平面为基准对称布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点感应中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内设有轴承(1012),所述轴承(1012)安装于所述球面凸台(1011)的连接杆的外圆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点感应中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座的外侧面上设有定位销孔(2022),所述定位销孔(2022)被配置为使定位销钉垂直穿过所述转轴座固定于所述炉体(2)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点感应中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2)包括初始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转轴(101)和所述第一转轴座(202)重合,所述第二转轴(102)和所述第二转轴座(203)分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点感应中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2)包括倾倒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转轴(101)和所述第一转轴座(202)分离,所述第二转轴(102)和所述第二转轴座(203)重合,所述炉体(2)以所述第二转轴座(203)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点感应中频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炉盖(4),所述炉盖(4)盖合于所述炉体(2)的上表面。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金属冶炼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支点感应中频炉,可以合理分配转轴位置,实现金属液倾倒量小、位置精准的倾侧动作。该双支点感应中频炉包括:炉架、炉体以及倾炉机构。炉架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炉体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转轴座、第二转轴座,第一转轴座、第二转轴座各自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位置对应,炉体以第一转轴为旋转中心,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之间的直线距离为旋转半径。转轴内设有带球面凸台的连接杆,与转轴座内壁的球面凹槽配合。炉体的上表面设有炉嘴,炉嘴被跟随炉体旋转至特定角度后与第二转轴座在平行的两个面内位置重合。倾炉机构可枢转地连接到炉体的两侧,并且可枢转地连接到炉架,倾炉机构支撑炉体进行旋转。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林永良,郭煜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新研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