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除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2933发布日期:2023-11-22 23:5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回转窑除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回转窑,具体是一种回转窑除垢装置。


背景技术:

1、回转窑是指旋转煅烧窑(俗称旋窑),外形类似于转床,也叫转床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其中,冶金化工窑则主要用于冶金行业钢铁厂贫铁矿磁化焙烧;铬、镍铁矿氧化焙烧;耐火材料厂焙烧高铝钒土矿和铝厂焙烧熟料、氢氧化铝;化工厂焙烧铬矿砂和铬矿粉等类矿物,在回转窑的生产中经常会出现细小物料粘连在窑体内壁的情况,使回转窑的工作效率降低,大多动用停工人工清理的方法,但是会影响生产,提高生产成本。

2、针对上述问题,通常生产厂家是通过外加自动的振打装置,对回转窑窑体进行敲击,将窑体内部的粘接物料震落的方式来解决,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用于回转窑的振打装置”(专利号zl201921037657.x,公开时间20200526)记载了如下结构:一种用于回转窑的振打装置,用于在回转窑转动工作时振打回转窑的窑体,振打装置包括底座和振打锤,所述振打装置设置在所述窑体外壁表面并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窑体的外壁上,所述振打锤与所述底座通过铰接部连接,所述铰接部的转动轴心与所述窑体的转动轴心平行,所述铰接部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当所述振打装置处于所述窑体底部向所述窑体顶部转动时,所述限位板能顶推所述振打锤使所述振打锤保持在所述底座的高位,通过振打装置跟随窑体转动,振打锤振打窑体来清理窑体内壁粘连的物料。

3、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用于回转窑的振打装置结构简单,且无需外加电源,依靠回转窑自身的旋转及重力向振打锤提供敲击回转窑的动力,提高了回转窑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回转窑的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但是,由该振打装置的附图来看,需要对原有的回转窑进行结构的改造,将振打装置焊接在回转窑外壁,且因为回转窑整体多处均会存在物料粘接的情况,所以为了促使回转窑正常工作,需要在回转窑窑身外壁多处安装振打装置,这样的改造增大了回转窑的重量,也增大了回转窑旋转的负担,且因为振打装置数量较多、安装位置较分散,且振打锤的零部件过多,也造成了维修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回转窑除垢装置,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振打装置增加回转窑重量,造成回转窑旋转负担,且因为振打装置数量较多、安装位置较分散,振打锤的零部件过多,造成了较大维修负担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回转窑除垢装置,包括轴心线相互平行且与回转窑外壁相互挤压的从动轮,从动轮一侧设置有振打装置,振打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的第一支架,支架上端铰接有用于敲击回转窑表面的振打锤,振打锤一端与回转窑外壁上方接触,从动轮上垂直固定有若干由上至下下压振打锤远离回转窑一端的压杆。

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5、1.工作原理:从动轮与回转窑外壁挤压配合,当回转窑旋转的时候,因为回转窑与从动轮外壁相互摩擦,促使从动轮与回转窑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驱动压杆同轴旋转,压杆在旋转的过程中由上至下下压振打锤远离回转窑的一端,先将振打锤翘起脱离回转窑表面,当压杆脱离振打锤后,振打锤靠近回转窑的一端因为重力自然下落,敲击回转窑外壁上表面,将回转窑内壁附着的物料颗粒震落。

6、2.有益效果:现有技术通过在回转窑外壁上安装振打装置,实现无需外加动力源,依靠回转窑自身的旋转与重力来驱动振打组件敲打回转窑,解决回转窑内壁物料粘接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具有增加回转窑旋转负担,且维修不便的缺陷,本专利设置从动轮驱动铰接在第一支架上的振打锤敲击回转窑外壁,同样无需外加动力源,仅仅依靠回转窑自身的旋转与重力来驱动振打锤敲打回转窑,相比起现有技术本方案具有如下突出的技术效果:

7、(1)本专利的回转窑除垢装置相对于回转窑独立存在,无需对回转窑进行结构的改造即可使用,不会破坏原有回转窑的结构,不会增大回转窑自身的重力,不会增大回转窑的旋转负担;

8、(2)本专利中振打锤仅设置一个,就能够实现对回转窑外壁连续敲击,相比起现有技术需要在回转窑外周面设置一圈振打组件,振打组件安装位置分散、数量较多、零件较多,本回转窑除垢装置的的回转窑除垢装置结构较为紧凑、零件少,维修负担小。

9、综上,本专利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振打装置增加回转窑重量,造成回转窑旋转负担,且因为振打装置数量较多、安装位置较分散,且振打锤的零部件过多,造成了较大维修负担的技术问题。

10、优选的,所述振打锤包括支杆与敲击球,敲击球与支杆的一端固定且与回转窑贴触,支杆中部与第一支架上端铰接。敲击球外表面为圆形,回转窑表面为圆弧面,即敲击球与回转窑表面呈现点接触,增大敲击球32与回转窑1单位接触面积的压强,使得回转窑1受敲击的点振动更大,更容易振落内壁附着的物料粉末。

11、优选的,所述从动轮背对振打装置的一面的中心处铰接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远离从动轮的一端固定在地面。第二支架将从动轮固定在回转窑侧面,根据本方案的结构可以知道,从动轮与第而支架并列设置,且从动轮靠近振打锤,防止压杆转动的过程中撞到第二支架,导致整个装置无法继续运动。

12、优选的,所述压杆为圆柱体,且压杆轴心线垂直与从动轮靠近振打装置的一面。压杆为圆柱体,即压杆的整个圆周面与支杆的端部呈现点接触,使得压杆与支杆的接触更为圆滑,摩擦力更小,长期使用不容易相互磨损

13、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靠近从动轮的一侧与振打锤的支杆中部铰接。根据本方案的结构可以知道,支杆与第一支架并列设置,且支杆靠近从动轮,防止压杆转动的过程中撞到第一支架,导致整个装置无法继续运动;第一支架与支杆中部铰接的情况下,支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敲击球,则带动整个振打锤靠近回转窑的一端重量更大,从而导致压杆远离振打锤时,振打锤具有敲击球的一端因为更重,而自然敲击在回转窑上。

14、优选的,所述从动轮外周面打磨为磨砂面。磨砂面增大从动轮与回转窑表面的摩擦力,使得从动轮与回转窑相互挤压后,防止从动轮与回转窑相互打滑,进而无法高效下压振打锤。

15、优选的,所述振打锤位于压杆与回转窑之间,且压杆由上至下下压支杆远离敲击球的一端。基于上述结构,可以推断出,首先回转窑与从动轮呈现相反转动方向,且均是由上至下且由两侧向中间转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压杆可始终从上至下下压振打锤,驱动振打锤翘起、下落,反复敲击回转窑表面。

16、优选的,所述压杆有4-6个,以从动轮轴心线为旋转中心等距分布。多个压杆轮流下压敲击锤,控制敲击锤的敲击频率,从而使得回转窑外壁被均匀敲击。



技术特征:

1.一种回转窑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心线相互平行且与回转窑外壁相互挤压的从动轮,从动轮一侧设置有振打装置,振打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的第一支架,支架上端铰接有用于敲击回转窑表面的振打锤,振打锤一端与回转窑外壁上方接触,从动轮上垂直固定有若干由上至下下压振打锤远离回转窑一端的压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锤包括支杆与敲击球,敲击球与支杆的一端固定且与回转窑贴触,支杆中部与第一支架上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窑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背对振打装置的一面的中心处铰接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远离从动轮的一端固定在地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窑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为圆柱体,且压杆轴心线垂直与从动轮靠近振打装置的一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窑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靠近从动轮的一侧与振打锤的支杆中部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窑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外周面打磨为磨砂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转窑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有4-6个,以从动轮轴心线为旋转中心等距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回转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回转窑除垢装置,包括轴心线相互平行且与回转窑外壁相互挤压的从动轮,从动轮一侧设置有振打装置,振打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的第一支架,支架上端铰接有用于敲击回转窑表面的振打锤,振打锤一端与回转窑外壁上方接触,从动轮上垂直固定有若干由上至下下压振打锤远离回转窑一端的压杆。相比起现有技术,本专利通过设置从动轮驱动铰接在第一支架上的振打锤敲击回转窑外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振打装置增加回转窑重量,造成回转窑旋转负担,且因为振打装置数量较多、安装位置较分散,振打锤的零部件过多,造成了较大维修负担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叶发超,梅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东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