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集余热的玻璃钢高温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61978发布日期:2024-01-23 10:4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收集余热的玻璃钢高温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玻璃钢生产,具体涉及一种可收集余热的玻璃钢高温冷却塔。


背景技术:

1、玻璃钢(frp)亦称作gfrp,即纤维强化塑料,一般指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基体,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称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称为玻璃钢,不同于钢化玻璃。

2、现有的玻璃钢高温冷却塔在使用时存在:无法对冷却水进行循环再利用,循环冷却水温度高,冷却效果差,同时玻璃钢冷却时余热无法收集利用,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收集余热的玻璃钢高温冷却塔,具有废水再利用,循环冷却效果好,余热回收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收集余热的玻璃钢高温冷却塔,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下端设置有循环冷却组件,冷却箱的上端设置有冷却塔体,冷却箱的侧边设置有密封门,冷却塔体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罩,冷却塔体的侧边上端设置有进水管,冷却塔体的内部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

3、优选的,所述循环冷却组件包括环形喷淋管、过滤水箱、过滤板、半导体制冷片、循环泵和循环管,其中,过滤水箱的上端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水箱的两侧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过滤水箱的侧边设置有循环泵,循环泵的出水口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的上端连接有环形喷淋管。

4、优选的,所述环形喷淋管位于冷却塔体的内部上端,循环管与冷却塔体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5、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位于过滤水箱的内部,过滤板卡合安装在过滤水箱的上端。

6、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环形管、蓄水箱、排水管和出水管,其中,冷却塔体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管,环形管的下端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侧边设置有蓄水箱,蓄水箱的侧边下端设置有排水管,环形管的上端与进水管连接。

7、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表面设置有保温棉,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保温板。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设置循环冷却组件,冷却水通过过滤板过滤落进过滤水箱中,半导体制冷片制冷,使过滤水箱内水降温,循环泵抽吸过滤水箱内的冷却水,通过循环管输送,环形喷淋管进行喷淋,实现循环再利用,节约水资源;

10、2、本实用新型设置余热回收组件,通过进水管向环形管内注入水,环形管吸收热量使内部水温度升高,然后通过出水管流进蓄水箱,热水从排水管排出,实现余热的回收再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收集余热的玻璃钢高温冷却塔,包括冷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的下端设置有循环冷却组件,冷却箱的上端设置有冷却塔体,冷却箱的侧边设置有密封门,冷却塔体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罩,冷却塔体的侧边上端设置有进水管,冷却塔体的内部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集余热的玻璃钢高温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组件包括环形喷淋管、过滤水箱、过滤板、半导体制冷片、循环泵和循环管,其中,过滤水箱的上端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水箱的两侧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过滤水箱的侧边设置有循环泵,循环泵的出水口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的上端连接有环形喷淋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收集余热的玻璃钢高温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喷淋管位于冷却塔体的内部上端,循环管与冷却塔体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收集余热的玻璃钢高温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位于过滤水箱的内部,过滤板卡合安装在过滤水箱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集余热的玻璃钢高温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环形管、蓄水箱、排水管和出水管,其中,冷却塔体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管,环形管的下端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侧边设置有蓄水箱,蓄水箱的侧边下端设置有排水管,环形管的上端与进水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收集余热的玻璃钢高温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表面设置有保温棉,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保温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收集余热的玻璃钢高温冷却塔,属于玻璃钢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下端设置有循环冷却组件,冷却箱的上端设置有冷却塔体,冷却箱的侧边设置有密封门,冷却塔体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罩,本技术设置循环冷却组件,冷却水通过过滤板过滤落进过滤水箱中,半导体制冷片制冷,使过滤水箱内水降温,循环泵抽吸过滤水箱内的冷却水,通过循环管输送,环形喷淋管进行喷淋,实现循环再利用,节约水资源;本技术设置余热回收组件,通过进水管向环形管内注入水,环形管吸收热量使内部水温度升高,然后通过出水管流进蓄水箱,热水从排水管排出,实现余热的回收再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滨,刘传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合力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3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