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封头及封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72614发布日期:2024-01-16 11:0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封头及封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特别是一种后封头及封头组件。


背景技术:

1、隔压站是热力集中、交换的地方,通过换热器,能够自动连续的转换为用户需要的生活用水及采暖用水。

2、多年来,国内外隔压站一直采用板式换热器作为设备冷却水系统热交换的核心设备,而这些板式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一供热泵进行热气输送,而供热泵则需要根据板式换热器的工作情况,适配性的供热,

3、我公司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究,研发出了一款隔压站负压增压蓄热器,它能够将高温气体采用负压吸附的方式吸入到蓄热器中,并且通过换热后,换热后的热水能够得到增压,从而能够实现远距离或高扬程输送,为了增加换热效率,我公司针对后封头的结构进行了更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后封头及封头组件。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后封头,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壳体的空腔通过竖向隔板分割成左右两个腔室,且左右两个腔室通过横向隔板分割成多个混合腔,其中左腔室的混合腔和右腔室的混合腔在竖向方向上交错设置。

3、可选的,混合腔有六个,分别为第一混合腔、第二混合腔、第三混合腔、第四混合腔、第五混合腔和第六混合腔,第一混合腔位于弧形腔体的顶部,且第一混合腔“7”字形结构,第二混合腔、第四混合腔、第六混合腔呈上下排列在左腔室内,第一混合腔、第三混合腔和第五混合腔呈上下排列在右腔室内。

4、可选的,壳体具有直线段和弧形段,弧形段位于直线段的后侧,因此壳体的内腔则具有弧形腔体。

5、可选的,第六混合腔上设置有排气管。

6、一种封头组件,包括后管板,后管板的后侧安装上述后封头,后管板上开设有与混合腔对应的若干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与对应的混合腔连通。

7、可选的,后管板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孔、第一出气孔、第二进气孔、第二出气孔、第三进气孔、第三出气孔、第四进气孔、第四出气孔、第五进气孔、第五出气孔、第六进气孔,第一进气孔、第一出气孔与第一混合腔连通,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与第二混合腔连通,第三进气孔和第三出气孔与第三混合腔连通,第四进气孔和第四出气孔与第四混合腔连通,第五出气孔和第五进气孔与第五混合腔连通,第六进气孔与第六混合腔连通。

8、可选的,壳体的前端设置有法兰,壳体与后管板通过法兰连接。

9、可选的,第一混合腔的底部与第三混合腔的顶部通过排液孔连通,第三混合腔与第五混合腔通过排液孔连通,第二混合腔和第四混合腔通过排液孔连通,第四混合腔和第六混合腔通过排液孔连通,第五混合腔和第六混合腔通过排液孔连通。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封头组件,后封头具有二次混合和二次分配的作用,从而便于高温蒸汽的混合和分配,进而可以保证蓄热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后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的空腔通过竖向隔板分割成左右两个腔室,且左右两个腔室通过横向隔板分割成多个混合腔,其中左腔室的混合腔和右腔室的混合腔在竖向方向上交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有六个,分别为第一混合腔、第二混合腔、第三混合腔、第四混合腔、第五混合腔和第六混合腔,所述第一混合腔位于弧形腔体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混合腔“7”字形结构,所述第二混合腔、第四混合腔、第六混合腔呈上下排列在左腔室内,所述第一混合腔、第三混合腔和第五混合腔呈上下排列在右腔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直线段和弧形段,所述弧形段位于所述直线段的后侧,因此所述壳体的内腔则具有弧形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混合腔上设置有排气管。

5.一种封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管板,所述后管板的后侧安装有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后封头,所述后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混合腔对应的若干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与对应的混合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封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管板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孔、第一出气孔、第二进气孔、第二出气孔、第三进气孔、第三出气孔、第四进气孔、第四出气孔、第五进气孔、第五出气孔、第六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第一出气孔与第一混合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孔和所述第二出气孔与第二混合腔连通,所述第三进气孔和所述第三出气孔与第三混合腔连通,所述第四进气孔和所述第四出气孔与第四混合腔连通,所述第五出气孔和第五进气孔与第五混合腔连通,所述第六进气孔与第六混合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封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法兰,所述壳体与所述后管板通过法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封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腔的底部与第三混合腔的顶部通过排液孔连通,所述第三混合腔与所述第五混合腔通过排液孔连通,所述第二混合腔和所述第四混合腔通过排液孔连通,所述第四混合腔和第六混合腔通过排液孔连通,所述第五混合腔和第六混合腔通过排液孔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后封头及封头组件,包括后管板,后管板的后侧安装有后封头,后管板上开设有与混合腔对应的若干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与对应的混合腔连通,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壳体的空腔通过竖向隔板分割成左右两个腔室,且左右两个腔室通过横向隔板分割成多个混合腔,其中左腔室的混合腔和右腔室的混合腔在竖向方向上交错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后封头具有二次混合和二次分配的作用,从而便于高温蒸汽的混合和分配,进而可以保证蓄热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冉献物谷,申洁洁,刘新龙,曹俊鹏,冉昭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华广电站锅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