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68885发布日期:2024-01-16 11:0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锅炉烟气余热利用,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1、锅炉烟气是指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主要由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水蒸气等成分组成,这些烟气在排放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如二氧化硫可以造成酸雨,氮氧化物可以造成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和环境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2、目前,火力发电厂中的锅炉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烟气在排放前通常进行除尘和脱硫,从而使其达到排放标准,但是,锅炉烟气中的余热在会随着烟气的处理而被忽视,烟气中的大量余热同样属于能源的一种,如果能够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可以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新型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可以对锅炉烟气中余热加以利用,提高发电厂经济效益的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热交换机构、转换机构和回收机构,所述转换机构设置在热交换机构的顶部,所述回收机构设置在热交换机构的下方,所述转换机构包括第一热电模块,所述第一热电模块的后表面靠近左侧的位置电性连接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的后端电性连接有第二热电模块,所述第二热电模块的右表面电性连接有第一输电线,所述第一热电模块的右表面电性连接有第二输电线。

3、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机构包括通道,所述通道的左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通道的顶部固定连通有交换外壳,所述交换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热块,所述导热块的顶部和第一热电模块相贴合,通过设置进气管将其与锅炉烟气出口连通,起到将烟气引入通道内部的作用,通过设置导热块起到吸收交换外壳内部热量的作用,从而将热量传递给第一热电模块。

4、进一步地,所述通道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口,所述导热块的内顶部等距设置有多个导热鳍片,通过设置连通口起到使通道内部的烟气从交换外壳的一侧进入的作用,通过在导热块底部设置导热鳍片,起到提高热交换效率的作用。

5、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顶端和交换外壳的右表面固定连通,通过第一输送管起到将交换外壳内部高温烟气引出到第二输送管的作用。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右端设置有气泵,通过设置气泵起到将进入到第二输送管内部的高温烟气吹到空心导热壳内部的作用。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左端面固定连通有空心导热壳,所述空心导热壳的右表面靠近后表面的位置固定连通有排气管,通过空心导热壳起到吸收高温烟气中热量的作用,并且通过将空心导热壳包裹锅炉外壁可将热量传递给锅炉,从而对其内部空气进行升温,从而达到助燃的作用,或设置在室内底板下,起到供暖的作用,有效的利用了高温烟气中的余热,节约了能源,通过排气管起到将利用后的烟气排出的作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9、1、本实用新型中,热交换机构将锅炉高温烟气引入通过导热块将高温烟气中的部分温度进行吸收后并传递给第一热电模块,此时第二热电模块处于常温状态,从而两者之间形成差异热电势,利用热电材料的seebeck效应,从而使得差异热电势产生电流,实现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效果,同时,通过第一输电线和第二输电线与储电装置连接,从而可以将产生的电能进行储存,储存后的电能可用于发电厂内部照明供电等,从而避免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发电厂的经济效益。

10、2、本实用新型中,高温烟气经过导热块吸收少量热量后,通过启动气泵起到将进入到第二输送管内部的高温烟气吹到空心导热壳内部,此时空心导热壳将高温烟气中热量进行吸收,而空心导热壳可以设计成包裹锅炉外壁状态,从而可将热量传递给锅炉,对其内部空气进行加温,达到助燃的作用,或设置在室内底板下,起到供暖的作用,有效的利用了高温烟气中的余热,节约了能源。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热交换机构(1)、转换机构(2)和回收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2)设置在热交换机构(1)的顶部,所述回收机构(3)设置在热交换机构(1)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机构(1)包括通道(101),所述通道(101)的左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气管(102),所述通道(10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交换外壳(104),所述交换外壳(1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热块(105),所述导热块(105)的顶部和第一热电模块(201)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101)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口(103),所述导热块(105)的内顶部等距设置有多个导热鳍片(1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3)包括第一输送管(301),所述第一输送管(301)的顶端和交换外壳(104)的右表面固定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301)的底端固定连通有第二输送管(302),所述第二输送管(302)右端设置有气泵(3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管(302)的左端面固定连通有空心导热壳(304),所述空心导热壳(304)的右表面靠近后表面的位置固定连通有排气管(30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涉及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包括热交换机构、转换机构和回收机构,所述转换机构设置在热交换机构的顶部。本技术,热交换机构将锅炉高温烟气引入通过导热块将高温烟气中的部分温度进行吸收后并传递给第一热电模块,此时第二热电模块处于常温状态,从而两者之间形成差异热电势,利用热电材料的Seebeck效应,从而使得差异热电势产生电流,实现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效果,同时,通过第一输电线和第二输电线与储电装置连接,从而可以将产生的电能进行储存,储存后的电能可用于发电厂内部照明供电等,从而避免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发电厂的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胡玉香,张立新,汪全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源县博瑞特热能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