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9254发布日期:2023-11-23 01:5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除湿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除湿机装配过程中需要安装水泵与水泵接头,并且还需要将水泵接头装配在中隔板上,其中水泵接头和中隔板难以定位安装,降低了装配效率;并且,在装配水箱的过程中,还需要将转接头装配到中隔板上,然后在进行水箱和转接头的装配,最后再进行水箱和中隔板的装配,极大的影响了除湿机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改善现有技术中水泵和水箱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湿机,包括:

3、中隔板,包括板主体和转接管;所述板主体与所述转接管一体成型;所述转接管具有相对的转接端和输出端,所述转接端和所述输出端分别自所述板主体相对的两侧露出;

4、水箱,设置在所述板主体的其中一侧;

5、连接头,连接于所述水箱且接入所述转接端,所述连接头通过管道接入所述水箱内部空间的底部;以及,

6、抽水组件,通过管道接入所述输出端,以用于抽取所述水箱中的水。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机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8、在该除湿机中,由于转接管和板主体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且在板主体的两侧分别形成了转接端和输出端,以方便连接头和抽水组件直接装配,便省去了单独装配转接结构的步骤,进而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水箱和抽水组件的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基于此,该除湿机可以达到改善现有技术中水泵和水箱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的目的。

9、可选地,所述板主体上还设置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在所述板主体上围成包容腔,所述转接管的转接端自所述包容腔的底部伸出,且所述转接端伸出所述包容腔。

10、通过包容腔来向转接端提供保护作用,可以提升转接端的安全性。另外,包容腔还可以向连接头的装配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11、可选地,所述板主体上设有凹槽;所述转接管的所述输出端自所述凹槽的底壁伸出,且所述输出端伸出所述凹槽。

12、通过凹槽来容纳部分输出端,可以防止输出端伸出过多导致容易被碰撞损坏,也就是说,可以间接地提升输出端的整体安全性。

13、可选地,所述中隔板还包括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连接于所述板主体和所述输出端靠近所述板主体的一端,且围绕所述输出端设置;所述加强结构的外径自远离所述板主体的一侧至连接所述板主体的一侧逐渐增大。

14、通过加强结构的设置,可以提升输出端的强度,从而确保抽水组件与输出端的装配稳定性。

15、可选地,所述转接管沿直线延伸;

16、或,所述输出端沿曲线路径延伸。

17、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输出端的设置方式,方便抽水组件与输出端的配合。

18、可选地,所述连接头包括连接底座和接头部;所述连接底座与所述水箱连接,且所述连接底座底部设有管状的接入端,所述接入端通过管道接入所述水箱内部空间的底部;所述接头部设于所述连接底座上方,且所述接头部的内部通道与所述接入端的内部通道连通;所述接头部插接于所述转接端。

19、可选地,所述连接底座包括座体、连接部和卡接部;所述接头部和所述接入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座体的两侧;所述卡接部卡接与所述水箱卡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水箱通过连接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

20、可选地,所述水箱的内壁上设置有竖直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上设有与所述卡接部适配的卡块,所述座体设置在所述支撑筋上,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块卡接配合。

21、可选地,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固定件可拆洗地连接。

22、在装配连接头和水箱的过程中,先将卡接部与卡块配合,同时使得座体装配到支撑筋上,然后在通过连接固定件来固定连接部和配合部,由此可以确保座体的稳定,进而确保连接头整体的稳定性;而其中,仅需要进行连接固定件的依次固定,便能实现连接头的整体装配,提升了水箱和连接头的装配效率。

23、可选地,所述接头部内设有呈夹角的第一通道段和第二通道段,所述第一通道段和所述第二通道段连通;所述转接端插入所述第一通道段;所述第二通道段与所述接入端的内部通道连通。

24、将接头部内部设置为呈夹角的第一通道段和第二通道段,不仅可以方便第二通道段与接入端的内部通道连通,也方便接头部与转接端配合,可以降低装配效率。

25、可选地,所述水箱沿预设方向装配于所述板主体,所述转接端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且所述接头部用于沿所述预设方向装配于所述转接端。

26、基于此,在将水箱装配到中隔板上的同时,便能一并完成连接头和转接端之间的装配,减少了装配水箱和中隔板的步骤,降低水箱和中隔板的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

27、可选地,所述水箱还包括盖体和密封件;所述盖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接头部,且所述密封件被压持于所述盖体和所述接头部之间;所述转接端穿过所述盖体和所述密封件插接于所述接头部。

28、由于接头部和转接端之间采用可插拔的方式装配,通过密封件的设置,可以提升接头部和转接端之间的密封性能,即使在经过多次插拔的情况下,同样能通过盖体压紧密封件,使得密封件紧密地密封转接端和接头部之间的间隙。

29、可选地,所述除湿机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水箱,所述上盖上设有避让所述连接头的缺口,所述连接头穿过所述缺口与所述水箱连接。

30、在上盖上设置避让连接头的缺口,可以避免连接头和上盖相互之间干涉,从而降低上盖和连接头的装配难度,可以提升水箱的装配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110)上还设置有容置部(111),所述容置部(111)在所述板主体(110)上围成包容腔(1111),所述转接管(120)的转接端(122)自所述包容腔(1111)的底部伸出,且所述转接端(122)伸出所述包容腔(1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110)上设有凹槽(112);所述转接管(120)的所述输出端(121)自所述凹槽(112)的底壁伸出,且所述输出端(121)伸出所述凹槽(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100)还包括加强结构(123),所述加强结构(123)连接于所述板主体(110)和所述输出端(121)靠近所述板主体(110)的一端,且围绕所述输出端(121)设置;所述加强结构(123)的外径自远离所述板主体(110)的一侧至连接所述板主体(110)的一侧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120)沿直线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400)包括连接底座(420)和接头部(410);所述连接底座(420)与所述水箱(200)连接,且所述连接底座(420)底部设有管状的接入端(430),所述接入端(430)通过管道接入所述水箱(200)内部空间的底部;所述接头部(410)设于所述连接底座(420)上方,且所述接头部(410)的内部通道与所述接入端(430)的内部通道连通;所述接头部(410)插接于所述转接端(1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420)包括座体(421)、连接部(422)和卡接部(423);所述接头部(410)和所述接入端(430)分别设置在所述座体(421)的两侧;所述卡接部(423)卡接与所述水箱(200)卡接,所述连接部(422)与所述水箱(200)通过连接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00)的内壁上设置有竖直的支撑筋(210),所述支撑筋(210)上设有与所述卡接部(423)适配的卡块(211),所述座体(421)设置在所述支撑筋(210)上,所述卡接部(423)与所述卡块(211)卡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00)内部设置有承载台(220),所述承载台(220)上设置有配合部(221),所述配合部(221)与所述连接部(422)通过所述连接固定件可拆洗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部(410)内设有呈夹角的第一通道段(411)和第二通道段(412),所述第一通道段(411)和所述第二通道段(412)连通;所述转接端(122)插入所述第一通道段(411);所述第二通道段(412)与所述接入端(430)的内部通道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00)沿预设方向装配于所述板主体(110),所述转接端(122)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且所述接头部(410)用于沿所述预设方向装配于所述转接端(122)。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00)还包括盖体(440)和密封件(450);所述盖体(44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接头部(410),且所述密封件(450)被压持于所述盖体(440)和所述接头部(410)之间;所述转接端(122)穿过所述盖体(440)和所述密封件(450)插接于所述接头部(410)。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10)还包括上盖(230),所述上盖(230)连接于所述水箱(200),所述上盖(230)上设有避让所述连接头(400)的缺口(231),所述连接头(400)穿过所述缺口(231)与所述水箱(200)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湿机,涉及除湿机技术领域。该除湿机包括中隔板、水箱、连接头和抽水组件。中隔板包括板主体和转接管;板主体与转接管一体成型;转接管具有相对的转接端和输出端,转接端和输出端分别自板主体相对的两侧露出。水箱设置在板主体的其中一侧。连接头连接于水箱且接入转接端,连接头通过管道接入水箱内部空间的底部。抽水组件通过管道接入输出端,以用于抽取水箱中的水。本技术提供的除湿机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水泵和水箱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方爱宽,李鸿贵,贾彬,王青松,文斌,韦嘉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