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热管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8283发布日期:2023-11-18 00:4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式热管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业散热器,具体是一种循环式热管散热器。


背景技术:

1、工业散热器(简称散热器,又名散热排管),是以冷媒冷却空气,或以热媒加热空气,或以冷水回收空气余热等,其是换热装置中的主要设备,通入高温水,蒸汽或高温导热油可以加热空气,通入盐水或低温水来冷却空气。

2、工业散热器是翅片式散热器中的一种,而散热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其散热翅片都是裸露在外,长时间其表面会落入灰尘,容易影响其散热效果,继而需要对其进行清理,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循环式热管散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式热管散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循环式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顶端连通有上连接管,所述换热管的底端连通有下连接管,所述壳体的背侧安装有散热翅片;

4、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安装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清洁架,所述清洁架的内腔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顶部安装有清洁刷。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筒的内腔开设有螺纹接槽,所述螺纹接槽的内腔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内侧与清洁架的表面紧密接触。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板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且呈环绕分布于旋转板的表面,所述旋转板的直径大于导向槽的直径。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内腔开设有定位插槽,所述清洁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插板,所述定位插板的表面与定位插槽的内部呈卡接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与清洁刷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清洁刷的数量为多个,且呈等排设置于顶板的顶部。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柱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清洁架的前侧,所述连接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连接柱固定于壳体的一侧,所述连接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盘。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柱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背侧固定连接有卡环,所述卡环呈凹形结构设置,且卡环的内部与定位柱的表面呈卡接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直径大于连接柱的直径,且支撑板的内部通过通槽与连接柱的表面活动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换热管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固定于壳体的内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前侧和背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腔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壳体背侧的四角均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腔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连接板、壳体和散热翅片之间均通过锁紧螺栓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旋转板,通过旋转板带动定位螺栓转动,直至定位螺栓从固定筒的内部脱离,随后将转动转筒,并使固定筒在导向槽的内部转动,以此能够使清洁刷转动至散热翅片的表面,随后将固定筒随着导向槽的轨迹向下滑动,使清洁刷在散热翅片表面摩擦,能够起到清洁的效果,继而解决了散热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其散热翅片都是裸露在外,长时间其表面会落入灰尘,容易影响其散热效果的问题。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卡环的设置,使支撑板能够卡套于定位柱的表面,以此能够对清洁架的位置进行支撑,防止其会出现晃动的现象,通过凹槽为多个设置,且凹槽的最边缘处为弧形结构,以此能够方便操作人员手动转动旋转板,同时避免其在转动过程中会出现刮伤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式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1)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101)的内部安装有换热管(113),所述换热管(113)的顶端连通有上连接管(110),所述换热管(113)的底端连通有下连接管(112),所述壳体(101)的背侧安装有散热翅片(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206)的内腔开设有螺纹接槽(212),所述螺纹接槽(212)的内腔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211),所述定位螺栓(2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板(209),所述旋转板(209)的内侧与清洁架(201)的表面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209)的表面开设有凹槽(207),所述凹槽(207)的数量为多个,且呈环绕分布于旋转板(209)的表面,所述旋转板(209)的直径大于导向槽(208)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座(214),所述定位座(214)的内腔开设有定位插槽(213),所述清洁架(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插板(210),所述定位插板(210)的表面与定位插槽(213)的内部呈卡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2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04),所述顶板(204)的顶部与清洁刷(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清洁刷(202)的数量为多个,且呈等排设置于顶板(204)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连接柱(302)和连接块(303),所述连接块(303)固定于清洁架(201)的前侧,所述连接块(30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306),所述连接柱(302)固定于壳体(101)的一侧,所述连接柱(30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盘(3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循环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0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301),所述支撑板(301)的背侧固定连接有卡环(307),所述卡环(307)呈凹形结构设置,且卡环(307)的内部与定位柱(306)的表面呈卡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循环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01)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通槽(304),所述通槽(304)的直径大于连接柱(302)的直径,且支撑板(301)的内部通过通槽(304)与连接柱(302)的表面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管(110)和下连接管(112)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法兰盘(111),所述换热管(113)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09),所述固定套(10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08),所述连接座(108)固定于壳体(101)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102),所述底座(102)的前侧和背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4),所述安装板(104)的内腔开设有安装孔(105),所述壳体(101)背侧的四角均安装有连接板(107),所述连接板(107)的内腔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106),所述连接板(107)、壳体(101)和散热翅片(103)之间均通过锁紧螺栓(106)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工业散热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循环式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顶端连通有上连接管,所述换热管的底端连通有下连接管。该循环式热管散热器,通过转动旋转板,通过旋转板带动定位螺栓转动,直至定位螺栓从固定筒的内部脱离,随后将转动转筒,并使固定筒在导向槽的内部转动,以此能够使清洁刷转动至散热翅片的表面,随后将固定筒随着导向槽的轨迹向下滑动,使清洁刷在散热翅片表面摩擦,能够起到清洁的效果,继而解决了散热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其散热翅片都是裸露在外,长时间其表面会落入灰尘,容易影响其散热效果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朱显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东浩散热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