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调节的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8332发布日期:2024-03-22 10:41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调节的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新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调节的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1、新风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一种重要的室内空气调控设备,主要用于提供新鲜空气并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需求的不断提高,新风系统在住宅、办公室、商业空间等各种室内环境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风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因为二氧化碳的浓度对于人们的舒适感和健康有重要影响。

2、在现有的新风系统中,通常使用风机将外界空气引入室内,然后通过过滤组件对空气进行过滤,最后通过风管将新鲜空气输送到用户终端。一些新风系统还配备了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然而,这些新风系统的风量通常是固定的,或者需要用户手动调整,无法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实时变化自动调节新风的供应量。

3、现有技术的主要缺点是无法自动调节新风的供应量,无法满足用户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个性化需求。另外,现有的新风系统的能效也有待提高。如果二氧化碳浓度较低,而新风系统仍然以最大风量运行,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同时,现有的新风系统的操作也较为复杂,用户需要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手动调节新风量(一般是手动按动“高”“低”开关),无法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和便捷化。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自动调节新风量的新风系统,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能效,简化操作,是新风系统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调节的新风系统,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自调节的新风系统,包括变风量组件、过滤组件、风机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设于用户终端的内部,且用于监测所述用户终端内的二氧化碳量;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风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变风量组件连接;所述变风量组件包括壳体、调节板、驱动机构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伸入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板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驱动轴的一端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通过微处理器与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连接;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用户终端连接,所述壳体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过滤组件连接。

3、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管体、活性炭过滤器和hepa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和hepa过滤器分别设于所述管体的内部,所述管体连接于所述风机的输出端和变风量组件的输入端之间。

4、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蜗杆和蜗轮;所述蜗杆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蜗轮与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驱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啮合连接。

5、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两个密封部,所述变风量组件在关闭状态下,所述调节板与所述密封部接触。

6、可选的,一种可自调节的新风系统还包括冷热风源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冷热风源与所述风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用户终端的内部。

7、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包括:

8、(1)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新风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并调整用户终端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改善空气质量,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和健康水平。

9、(2)通过自动调节变风量组件的开度,新风系统可以灵活调节新风的供应量,以适应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和用户需求,从而实现更高的能效和节能效果。

10、(3)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室内环境,包括家庭、办公室、教室、商业空间等。

11、(4)通过过滤组件,新风系统可以有效去除进入室内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尘埃、病毒、细菌等,进一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12、(5)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适宜水平时,新风系统可以自动关闭,避免不必要的能耗,从而实现更高的能效和环保效果。

13、(6)通过将温度传感器与冷热风源配合使用,新风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终端内的实时温度自动调节送风温度。在夏季,冷凝器被启动以降低空气温度,而在冬季,加热器被启动以提高空气温度。这种自适应的温度控制策略能够确保在任何季节,用户都能享受到舒适的室内温度。由于新风系统能够自动调节送风温度,用户无需手动调节室内温度,从而大大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自调节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风量组件(1)、过滤组件(2)、风机(3)和二氧化碳传感器(4);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4)设于用户终端(5)的内部,且用于监测所述用户终端(5)内的二氧化碳量;所述过滤组件(2)与所述风机(3)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过滤组件(2)与所述变风量组件(1)连接;所述变风量组件(1)包括壳体(11)、调节板(12)、驱动机构(13)和驱动轴(14),所述驱动轴(14)伸入所述壳体(11)的内部,且与所述壳体(11)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板(12)与所述驱动轴(14)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13)与位于所述壳体(11)外部的驱动轴(14)的一端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13)通过微处理器(8)与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4)连接;所述壳体(11)的一端与所述用户终端(5)连接,所述壳体(11)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过滤组件(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调节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管体(21)、活性炭过滤器(22)和hepa过滤器(23);所述活性炭过滤器(22)和hepa过滤器(23)分别设于所述管体(21)的内部,所述管体(21)连接于所述风机(3)的输出端和变风量组件(1)的输入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调节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3)包括驱动电机(131)、蜗杆(132)和蜗轮(133);所述蜗杆(132)与所述驱动电机(131)连接,所述蜗轮(133)与位于所述壳体(11)外部的驱动轴(14)的一端连接,所述蜗轮(133)和所述蜗杆(132)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调节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内壁设有两个密封部(15),所述变风量组件(1)在关闭状态下,所述调节板(12)与所述密封部(15)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调节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热风源(7)和温度传感器(6),所述冷热风源(7)与所述风机(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6)设于所述用户终端(5)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新风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自调节的新风系统,包括变风量组件、过滤组件、风机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设于用户终端的内部;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风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变风量组件连接;所述变风量组件包括壳体、调节板、驱动机构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伸入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板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驱动轴的一端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通过微处理器与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连接。本技术通过自动调节变风量组件的开度,新风系统可以灵活调节新风的供应量,以适应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和用户需求,从而实现更高的能效和节能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何政霖,朱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派恩节能科技(辽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