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锅炉连排水余热梯级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3848发布日期:2024-03-13 20:30阅读:10来源:国知局
发电厂锅炉连排水余热梯级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余热回收,具体涉及一种发电厂锅炉连排水余热梯级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1、锅炉排污是锅炉运行中的损失之一,为控制炉水、蒸汽品质,锅炉必须要进行连续排污又称表面排污,要求连续不断的从炉水盐碱浓度最高的部位排出部分炉水,以减少炉水中的含盐量、碱量含硅酸量及处于悬浮状态的渣滓物含量,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炉水的品质使锅炉能够长期稳定的安全运行。而该热量损失也是影响锅炉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这部分连排水属于排污水,一般都是先通过连排扩容器简单的闪蒸少量的回收,余下大部分是直接排入排污降温池,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及污染环境。

2、近年来,电厂为了减少厂用电的消耗,提升发电效率,尤其重视电厂的余热利用。目前大多数电厂对锅炉连排水余热进行回收用于电厂宿舍楼供暖,采用的方案如图1所示:130℃连排水进板式换热器与40℃供暖回水进行热交换,连排水温度降低至70℃排至排污降温池,40℃供暖回水经供暖循环泵加压进板式换热器经连排水加热到50℃后送至采暖末端。

3、但是,上述系统中,由于供暖回水温度较高,且板式换热器在换热时存在温差损失,锅炉连排水的排水温度无法低于供暖回水温度,排水温度仍然很高,热量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连排水排水温度70℃,对周围的环境存在热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发电厂锅炉连排水余热梯级利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锅炉连排水余热利用不充分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电厂锅炉连排水余热梯级利用系统。该发电厂锅炉连排水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包括:连排水母管;连排水支管,与连排水母管连接,且所述连排水支管上连接有第一级换热装置、第二级换热装置、第三级换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级换热装置、第二级换热装置、第三级换热装置串联接入连排水支管。

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换热装置和第三级换热装置与供暖水管系统换热。

4、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换热装置和第二级换热装置为板式换热器。

5、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级换热装置的进水侧连接除盐水给水管,出水侧连接除氧器补水管。

6、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级换热装置为水源热泵机组。

7、相应地,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电厂锅炉连排水余热梯级利用系统。该发电厂锅炉连排水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包括:连排水母管;连排水支管,与连排水母管连接,且所述连排水支管上连接有第一级换热装置、第二级换热装置、第三级换热装置;以及控制阀组,用于将第一级换热装置、第二级换热装置、第三级换热装置中的单个装置接入或者两个以上装置串联接入连排水支管。

8、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组包括截止阀m1、截止阀m2、截止阀m3、截止阀m4、截止阀m5、截止阀m6、截止阀m7、截止阀m8和截止阀m9;其中所述截止阀m1、截止阀m3、截止阀m5分别用于控制第一级换热装置、第二级换热装置、第三级换热装置的高温侧的进水管与连排水支管的通断;所述截止阀m2、截止阀m4、截止阀m6分别用于控制第一级换热装置、第二级换热装置、第三级换热装置的高温侧的出水管与连排水支管的通断;所述截止阀m7、截止阀m8和截止阀m9设置在连排水支管上,且分别用于控制连排水支管上位于第一级换热装置的进出水管之间的管段、第二级换热装置的进出水管之间的管段、第三级换热装置的进出水管之间的管段的通断。

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换热装置和第三级换热装置与供暖水管系统换热。

1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换热装置、第二级换热装置为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三级换热装置为水源热泵机组。

1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级换热装置的进水侧连接除盐水给水管,出水侧连接除氧器补水管。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电厂锅炉连排水余热梯级利用系统。该发电厂锅炉连排水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包括:连排水母管;连排水支管,与连排水母管连接,且所述连排水支管上连接有第一级换热装置、第二级换热装置、第三级换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级换热装置、第二级换热装置、第三级换热装置串联接入连排水支管,通过梯级利用使得连排水的温度尽量降低至最低,可以充分回收连排水余热。

1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发电厂锅炉连排水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6.一种发电厂锅炉连排水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厂锅炉连排水余热梯级利用系统。本申请的发电厂锅炉连排水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包括:连排水母管;连排水支管,与连排水母管连接,且所述连排水支管上连接有第一级换热装置、第二级换热装置、第三级换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级换热装置、第二级换热装置、第三级换热装置串联接入连排水支管,通过梯级利用使得连排水的温度尽量降低至最低,可以充分回收连排水余热。

技术研发人员:黄代玉,葛永芳,张鸿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光大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