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其立式导风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93624发布日期:2024-04-30 17:03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其立式导风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其立式导风板。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空调的类型也逐渐增多。市面上常见的空调有壁挂式空调、立式空调、窗机空调等。由于空调的导风板在使用过程中受热不均,易发生变形,因此,为提高导风板的结构稳定性,此类空调通常将导风板设计成实心结构。

2、但是实心的导风板,在制冷模式运行过程中,其内表面(迎风面)的冷量容易向外表面(背风面)传递,使得导风板外表面的温度较低,在室内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导风板外表面会遇冷形成凝露水,特别是针对立式空调而言,凝露问题更为显著,容易使用户误认为空调出现故障,用户抱怨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其立式导风板。

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对立式导风板的结构进行优化,减少导风板表面的凝露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进一步地目的是要进一步地减少导风板本体在迎风面与背风面之间的冷量转递。

4、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进一步地目的是要在不影响导风板尺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隔绝导风板本体在迎风面与背风面之间的冷量转递。

5、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进一步地目的是要维持导风板本体的结构稳定性,减少导风板本体的变形问题。

6、特别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导风板,包括:

7、导风板本体,其具有迎风面和背风面,并于所述迎风面和所述背风面之间限定出隔层空腔,所述隔层空腔的厚度为3mm~5mm。

8、可选地,立式导风板还包括:

9、隔热垫,其设置在所述隔层空腔。

10、可选地,所述导风板本体包括位于所述迎风面的内板体和位于所述背风面的外板体,所述内板体和所述外板体的厚度均为2mm~4mm。

11、可选地,所述内板体与所述外板体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内板体的周缘形成有朝向所述外板体的凸棱,其扣合至所述外板体并与所述外板体之间形成所述隔层空腔。

12、可选地,所述外板体具有朝向所述内板体的围楞,所述内板体扣合至所述外板体后所述围楞围绕在所述凸棱的外周。

13、可选地,所述内板体与所述外板体上分别设置有卡扣和卡槽,所述内板体和所述外板体通过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扣相互卡接。

14、可选地,所述隔热垫由聚乙烯材料制成。

15、可选地,所述内板体与所述外板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隔层空腔为真空腔。

16、可选地,所述隔热垫由聚苯乙烯材料制成。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导风板。

18、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其立式导风板,其导风板本体的迎风面与背风面之间形成有隔层空腔,隔层空腔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少迎风面经导风板本体自身向背风面传递的冷量,而通过将隔层空腔的厚度控制在3mm~5mm,还可以较大程度地降低迎风面经隔层空腔向背风面辐射的冷量,使得背风面的温度更趋于室内的环境温度,从而有效地减少凝露问题。

19、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其立式导风板,其导风板本体的迎风面与背风面通过隔层空腔内的空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换热,通过在隔层空腔内设置隔热垫,利用隔热垫良好地隔热作用,可以进一步减少迎风面的冷量向背风面传递。

20、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其立式导风板,在不影响立式导风板尺寸的前提下,通过将隔层空腔设计成真空腔,利用真空的隔热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隔绝迎风面与背风面之间的冷量转递。

21、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其立式导风板,其隔热垫是由聚苯乙烯材料制成的,由于聚苯乙烯具有优良的绝热性能,且刚度大,填充至隔层空腔内,可以很好地维持导风板本体的结构稳定性,减少导风板本体的变形问题。

22、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技术特征:

1.一种立式导风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9.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导风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其立式导风板。其中,该立式导风板包括:导风板本体,其具有迎风面和背风面,并于所述迎风面和所述背风面之间限定出隔层空腔,所述隔层空腔的厚度为3mm~5mm。本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改善立式空调在制冷模式下的凝露问题,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牛天新,郝本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