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生产用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85902发布日期:2024-02-02 21:19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生产用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化设备,具体为一种燃气生产用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1、燃气生产过程中戊烷气作为燃气制作原料时,需要将戊烷气与其他物料混合气化形成可燃气体,此时便需要热交换装置进行换热处理。

2、戊烷气在燃气生产中气化时,将其输送注入热交换装置内,通过热交换装置内的换热管与热气进行换热,对戊烷气加热,使得戊烷气气化,为了防止戊烷气因温度过高发生危险事故,需要调节换热管的温度,保证其温度处于安全范围内。

3、现有的燃气生产用热交换装置是通过调节调节热气的注入温度和注入量来进行调节,该种调节方式是渐进式的,在面对需要短时间进行降温时,只能通过减少热气注入温度和注入量来进行降温,该种降温方式速度较慢、及时性较差,难以快速响应,故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生产用热交换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燃气生产用热交换装置采用渐进式温度调节方式在面对需要短时间进行降温时存在降温速度慢、及时性较差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燃气生产用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热风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组端部位于壳体外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呈s形设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位于相邻两组换热管之间的冷水槽,所述冷水槽上设置有横向的风道,所述换热管上设置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套设在换热管上的导温管、沿导温管方向等距设置的翅片以及沿导温管径向设置的翅板。

4、优选的,所述换热管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阀门。

5、优选的,所述冷水槽的顶部贯穿壳体并设置有冷水管,所述冷水管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

6、优选的,所述热风管包括设置在壳体一侧的进风管以及设置在壳体另一侧的出风管。

7、优选的,所述出风管的口径小于进风管的口径。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位于壳体内换热管之间的冷水槽,冷水槽对壳体内未设置换热管的部分进行填充,减小壳体内需要热气的量,从而减小壳体内换热需要的能量,需要对壳体内热气进行稳定调节时,注入冷水的冷水槽和壳体内的热气换热,实现对壳体内热气的温度调节,防止换热管内的戊烷过热,在保证戊烷气化效果的同时,具有更强的换热效果,保证了设备的降温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燃气生产用热交换装置采用渐进式温度调节方式在面对需要短时间进行降温时存在降温速度慢、及时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生产用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设置有热风管(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多组端部位于壳体(1)外的换热管(3),所述换热管(3)呈s形设置,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位于相邻两组换热管(3)之间的冷水槽(4),所述冷水槽(4)上设置有横向的风道(401),所述换热管(3)上设置有换热组件(5),所述换热组件(5)包括套设在换热管(3)上的导温管(501)、沿导温管(501)方向等距设置的翅片(502)以及沿导温管(501)径向设置的翅板(5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生产用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阀门(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生产用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槽(4)的顶部贯穿壳体(1)并设置有冷水管(7),所述冷水管(7)包括进水管(701)和出水管(7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生产用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管(2)包括设置在壳体(1)一侧的进风管(201)以及设置在壳体(1)另一侧的出风管(2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气生产用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202)的口径小于进风管(201)的口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生产用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热风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组端部位于壳体外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呈S形设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位于相邻两组换热管之间的冷水槽,所述冷水槽上设置有横向的风道。本技术通过设置位于壳体内换热管之间的冷水槽,冷水槽对壳体内未设置换热管的部分进行填充,减小壳体内需要热气的量,从而减小壳体内换热需要的能量,需要对壳体内热气进行稳定调节时,注入冷水的冷水槽和壳体内的热气换热,实现对壳体内热气的温度调节,防止换热管内的戊烷过热,在保证戊烷气化效果的同时,具有更强的换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长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长力化工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9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