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化炉保温罩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8051发布日期:2024-01-26 23:1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化炉保温罩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热回收,具体涉及一种石墨化炉保温罩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石墨化炉作为生产各种石墨材料的加工设备,通过对炉内原料的高温处理,使原本分布杂乱无章的碳原子整齐排列,转变成具有石墨三维规则有序结构的石墨质炭。石墨化提升了产品的体积密度、导电率、导热率、抗腐蚀性能及机械加工性能,是人造石墨负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

2、石墨化的温度一般要求达到3000℃,在石墨化温度提高到接近2200℃时,石墨化材料中的杂质基本上已经被排除。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易燃的可挥发性气体,气体通过燃烧的方式转变成更易处理的氧化物形态,如so2、nox、co2等气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3、为达到环保要求和提高生产效率,集中处理气体和快速降低炉体上表面温度,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化炉保温罩热回收装置,通过设置集气罩附着于罩内的换热管路,对石墨化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燃烧生成的烟气和热量进行密闭回收,将燃烧生成的热量利用换热管路回收,将生成的烟气降到低温经集气管送至尾气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实现了石墨化炉上表面温度的快速下降,有益于烟气的低温处理,进一步地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3、一种石墨化炉保温罩热回收装置,包括罩于石墨化炉顶的集气罩,所述集气罩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集气罩顶部设置有烟气导管,所述烟气导管上设置有集气口,所述烟气导管一端封闭,烟气导管另一端连接有尾气处理系统,烟气通过集气口沿烟气导管导入尾气处理系统中进行处理,还包括设置于集气罩内的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的输入端设置有进水阀门,所述换热管路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水阀门,所述换热管路包括上下两层的上层换热管路和下层换热管路,所述下层换热管路的管道直径大于上层换热管路的管道直径。

4、所述上层换热管路和下层换热管路分别借助弹簧连杆悬吊于集气罩内,所述上层换热管路和下层换热管路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弹簧连杆包括相互连接的弹簧部及杆部,所述弹簧连杆的弹簧部与集气罩罩顶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连杆的杆部与上层换热管路或下层换热管路固定连接。

5、所述下层换热管路的下表面距离集气罩底部所在平面10-20cm,下层换热管路侧面距离集气罩侧壁30-40cm。

6、所述烟气导管的集气口处设置有调节板,所述烟气导管上位于集气口上下两侧设置有两组对称的l型固定架,所述两组对称的l型固定架之间形成有水平方向的调节轨道,所述调节板沿调节轨道往返移动,所述集气口借助调节板的往返移动闭合或打开。

7、所述集气罩的罩顶呈弧形。

8、所述换热管路还包括内壁换热管,所述内壁换热管紧贴集气罩侧壁固定。

9、所述集气罩的侧壁靠近底部处设置有贯穿侧壁的进气孔。

10、所述集气罩设置有多个,所述集气罩一侧设置有固定槽,集气罩另一侧设置有与固定槽匹配的固定凸起,多个集气罩借助固定槽与固定凸起依次扣接并相互连通,多个依次扣接并连通的集气罩形成长度可调的集气罩组。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化炉保温罩热回收装置,通过在集气罩内设置换热管路,对石墨化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燃烧生成热量进行密闭回收,将生成的烟气降到低温经集气管送至尾气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实现了石墨化炉上表面温度的快速下降,有益于烟气的低温处理,进一步地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技术特征:

1.一种石墨化炉保温罩热回收装置,包括罩于石墨化炉顶的集气罩(1),所述集气罩(1)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集气罩(1)顶部设置有烟气导管(4),所述烟气导管(4)上设置有集气口(5),所述烟气导管(4)一端封闭,烟气导管(4)另一端连接有尾气处理系统,烟气通过集气口(5)沿烟气导管(4)导入尾气处理系统中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集气罩(1)内的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的输入端设置有进水阀门(2),所述换热管路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水阀门(3),所述换热管路包括上层换热管路(6)和下层换热管路(7),所述下层换热管路(7)的管道直径大于上层换热管路(6)的管道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保温罩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换热管路(6)和下层换热管路(7)分别借助弹簧连杆(8)悬吊于集气罩(1)内,所述上层换热管路(6)和下层换热管路(7)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弹簧连杆(8)包括相互连接的弹簧部及杆部,所述弹簧连杆(8)的弹簧部与集气罩(1)罩顶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连杆(8)的杆部与上层换热管路(6)或下层换热管路(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保温罩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换热管路(7)的下表面距离集气罩(1)底部所在平面10-20cm,下层换热管路(7)侧面距离集气罩(1)侧壁30-4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保温罩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导管(4)的集气口(5)处设置有调节板(9),所述烟气导管(4)上位于集气口(5)上下两侧设置有两组对称的l型固定架(10),所述两组对称的l型固定架(10)之间形成有水平方向的调节轨道,所述调节板(9)沿调节轨道往返移动,所述集气口(5)借助调节板(9)的往返移动闭合或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保温罩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1)的罩顶呈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保温罩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路还包括内壁换热管(11),所述内壁换热管(11)紧贴集气罩(1)侧壁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保温罩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1)的侧壁靠近底部处设置有贯穿侧壁的进气孔(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保温罩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1)设置有多个,所述集气罩(1)一侧设置有固定槽,集气罩(1)另一侧设置有与固定槽匹配的固定凸起,多个集气罩(1)借助固定槽与固定凸起依次扣接并相互连通,多个依次扣接并连通的集气罩(1)形成长度可调的集气罩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化炉保温罩热回收装置,包括罩于石墨化炉顶的集气罩,集气罩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集气罩顶部设置有烟气导管,所述烟气导管上设置有集气口,所述烟气导管一端封闭,烟气导管另一端连接有尾气处理系统,烟气通过集气口沿烟气导管导入尾气处理系统中进行处理,还包括设置于集气罩内的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的输入端设置有进水阀门,所述换热管路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水阀门,所述换热管路包括上下两层的上层换热管路和下层换热管路,所述下层换热管路的管道直径大于上层换热管路的管道直径。本技术实现了石墨化炉上表面温度的快速下降,有益于烟气的低温处理,进一步地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技术研发人员:梁玉龙,高潇倩,陈立芳,李迎伟,孙海龙,李曙光,张策策,王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旭阳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