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篦冷机热能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45468发布日期:2024-02-07 12:0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篦冷机热能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篦冷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篦冷机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1、锂辉石精矿采用带式给料机密闭输送,经转型焙烧窑尾三级旋风预热系统预热后进入转型焙烧窑,在1080℃的温度下进行晶型转化焙烧,由α型锂辉石(单斜晶系,密度3150kg/m3)转化为β型锂辉石(四方晶系,密度2400kg/m3,即焙料),转化率≥98%。转型后的β型锂辉石(焙料,温度约1000℃)从转型焙烧窑窑头卸至篦冷机的篦床上,在篦冷机内与常温空气进行直接热交换,温度降至约400℃。常见的篦冷机工作时,烧成焙料中的热能散发在篦冷机的内腔中,通常使用热能回收装置,对散发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多是通过对篦冷机内部中热空气进行吸收,进而对空气中的热能进行利用,而空气中的热量在管道中传输过程中,容易造成热能的散发和损伤,降低热能回收利用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篦冷机热能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篦冷机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篦冷机主体,所述篦冷机主体上表面的一边侧固定连接有机箱,用于起到安装和保护的作用;

3、所述篦冷机主体上设置有余热回收锅炉,用于对篦冷机主体内部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

4、所述余热回收锅炉包括多个固定管,多个所述固定管与篦冷机主体内腔的顶部固定穿插连接,所述固定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穿插连接有输送管,所述机箱的内腔中设置有循环风机;

5、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换热机构,用于对连接管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

6、优选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螺旋盘管,所述螺旋盘管与连接管的底部活动套接,所述螺旋盘管的下方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顶部与螺旋盘管的两端固定穿插连接。

7、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内腔中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底部固定穿插连接有储水罐。

8、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防护壳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管,所述防护管的内腔与螺旋盘管的一端滑动穿插连接。

9、优选的,所述篦冷机主体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与连接管的一端滑动穿插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螺旋盘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固定穿插连接,所述防护壳内壁的底部与储水罐的底端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本实用新型利用固定管、连接管、输送管和螺旋盘管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循环风机的运行,带动气体在两个输送管和多个固定管、连接管的内腔中循环流动,固定管内腔中的气体流经篦冷机主体的内腔,对篦冷机主体内腔中的热能进行吸收,并且利用水泵的运行,带动冷水在螺旋盘管内腔中流动,螺旋盘管内腔中的流水对连接管内腔中气体的热能进行吸收,减少热能的损失,提高对热能回收利用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篦冷机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篦冷机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4)包括螺旋盘管(41),所述螺旋盘管(41)与连接管(32)的底部活动套接,所述螺旋盘管(41)的下方设置有防护壳(42),所述防护壳(42)的顶部与螺旋盘管(41)的两端固定穿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篦冷机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42)的内腔中固定连接有水泵(43),所述水泵(43)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安装管(44),所述安装管(44)的底部固定穿插连接有储水罐(4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篦冷机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防护壳(42)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管(46),所述防护管(46)的内腔与螺旋盘管(41)的一端滑动穿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篦冷机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篦冷机主体(1)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温板(5),所述保温板(5)与连接管(32)的一端滑动穿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篦冷机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盘管(41)的另一端与水泵(43)的出水口固定穿插连接,所述防护壳(42)内壁的底部与储水罐(45)的底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篦冷机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篦冷机主体,篦冷机主体上表面的一边侧固定连接有机箱,篦冷机主体上设置有余热回收锅炉,余热回收锅炉包括多个固定管,固定管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管,多个连接管的一端固定穿插有输送管,机箱的内腔中设置有循环风机,连接管上设置有换热机构。本技术通过循环风机的运行,带动气体在两个输送管和多个固定管、连接管的内腔中循环流动,固定管内腔中的气体流经篦冷机主体的内腔,对篦冷机主体内腔中的热能进行吸收,并且利用水泵的运行,带动冷水在螺旋盘管内腔中流动,螺旋盘管内腔中的流水对连接管内腔中气体的热能进行吸收,减少热能的损失,提高对热能回收利用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财,陈燕,聂凡杰,罗永胜,张振斌,卢思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溪领能锂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