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3817发布日期:2024-04-08 11:27阅读:6来源:国知局
导风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尤其是涉及一种导风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空调器通常需要设计支撑结构以支撑导风板,但因空调器内部结构限制,例如支撑结构的设计导致导风板旋转角度受到限制,使得导风板导风角度受限,影响空调器的送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增加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运动范围,有利于改善送风角度。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导风组件的空调器。

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导风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形成有通风口;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分别可运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以打开或关闭所述通风口;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撑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枢转相连,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沿周向依次设置,所述周向为绕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一导风板之间枢转轴线的方向,所述支撑结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且所述支撑结构构造成自所述第一状态沿所述通风口处的气流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至所述第二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支撑结构的背风侧适于避让所述第一导风板,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支撑结构的迎风侧适于避让所述第二导风板。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组件,通过设置支撑结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且在第一状态支撑结构的背风侧适于避让第一导风板,在第二状态,支撑结构的迎风侧适于避让第二导风板,使得支撑结构不仅可以为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提供支撑,而且可以为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运动提供避让空间,避免支撑结构限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运动,增加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运动范围,改善导风组件的送风角度。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朝向所述远离所述枢转轴线的方向凸出,以使所述安装部的朝向所述枢转轴线的一侧形成有连通于所述通风口上游侧的安装槽,所述支撑结构设于所述安装部,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至少部分适于容纳于所述安装槽,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二导风板适于容纳于所述安装槽。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支架滑移配合。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沿弧线相对于所述支架滑移,以使所述支撑结构能绕所述枢转轴线转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具有配合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支架形成有滑槽,所述配合部滑移配合于所述滑槽,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设于所述配合部在垂直于滑移方向的方向上的两侧,以限制所述配合部脱离所述滑槽。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具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邻近所述滑槽设置且适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止抵配合。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还具有枢转部、配合部和连接部,所述枢转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枢转相连,所述配合部与所述支架活动配合,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配合部和所述枢转部,所述连接部的迎风侧和/或背风侧形成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适于容纳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部分或容纳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部分。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构造成:所述支撑结构适于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推抵下切换至所述第一状态;和/或,所述支撑结构适于在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推抵下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导风组件。

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采用上述的导风组件,可以改善空调器的送风范围。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为壁挂式空调器且具有制热模式和/或制冷模式,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支撑结构切换至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导风板位于所述支撑结构的背风侧且位于所述通风口的上部,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通风口的下部,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所述支撑结构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支撑结构的迎风侧且位于所述通风口的上部,所述第一导风板位于所述通风口的下部。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朝向远离所述枢转轴线的方向凸出,以使所述安装部的朝向所述枢转轴线的一侧形成有连通于所述通风口上游侧的安装槽,所述支撑结构设于所述安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支架滑移配合,且所述支撑件具有第一极限滑移位置和第二极限滑移位置,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一极限滑移位置,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支撑件处于第二极限滑移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沿弧线相对于所述支架滑移,以使所述支撑件能绕所述枢转轴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具有配合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支架形成有滑槽,所述配合部滑移配合于所述滑槽,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设于所述配合部在垂直于滑移方向的方向上的两侧,以限制所述配合部脱离所述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具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邻近所述滑槽设置且适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止抵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具有枢转部、配合部和连接部,所述枢转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枢转相连,所述配合部与所述支架活动配合,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配合部和所述枢转部,所述连接部的迎风侧和/或背风侧形成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适于容纳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部分或容纳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构造成: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为壁挂式空调器且具有制热模式和/或制冷模式,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风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导风组件包括支架、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支撑结构,支架形成有通风口;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分别可运动地设于支架以打开或关闭通风口;支撑结构设于支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沿周向依次设置,周向为绕支撑结构和第一导风板之间枢转轴线的方向,支撑结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且支撑结构构造成自第一状态沿通风口处的气流方向相对于第一导风板转动至第二状态,其中,在第一状态,支撑结构的背风侧适于避让第一导风板,在第二状态,支撑结构的迎风侧适于避让第二导风板。根据本技术的导风组件,可以增加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运动范围,有利于扩大送风角度。

技术研发人员:黄博义,张帆,云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