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93922发布日期:2024-02-22 20:4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升降式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吸油烟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式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1、吸油烟机已成为现代家庭厨房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随着吸油烟机的应用率越来越高,人们对吸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以及安装美观度越来越重视。传统顶吸式吸油烟机体积较大,烹饪者容易碰头,若吸油烟机的进风口与油烟发生区域的间距较大,油烟的吸入路径较长,吸入时间增加,使得烹饪过程中容易产生油烟逃逸现象,如果将吸油烟机的安装高度降低,进烟口尽可能地靠近烟源,负压下扩,虽然有利于提升吸油烟效果,但会造成烹饪空间过小,烹饪者的头部不小心容易碰到集烟罩,并且,安装高度降低后,也影响视线和厨房的整体外观。为此,人们发明了升降式吸油烟机,即进烟口能够升降,开机时,进烟口下降,关机时,进烟口上升。如专利号为202222918682.7(授权公告号为cn 218864291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油烟机》,该油烟机包括集烟腔、风机组件和升降组件,风机组件设置在集烟腔内部,升降组件与集烟腔连接,升降组件能够带动集烟腔升降。油烟机运行时,升降组件带动集烟腔下降至橱柜下方,风机组件启动,对油烟进行吸排,在油烟机未运行时,升降组件带动集烟腔上升至橱柜内,风机组件关闭,该油烟机公开的是单级升降结构,集烟腔下降状态下无法实现油烟快速吸入的效果,且工作时还可能存在油烟逃逸的现象。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的升降式吸油烟机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吸油烟效果好并能有效减少油烟逃逸的升降式吸油烟机。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升降式吸油烟机,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和进风体,所述上箱体内安装有风机系统,所述下箱体包裹于上箱体外部并能相对于上箱体作升降运动,所述进风体收纳于下箱体内并能相对下箱体作升降运动,进风体具有进烟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箱体内部形成有相互流体连通的下进风腔和上腔体,所述上腔体的后部向下延伸形成所述下进风腔,即上腔体的底面靠近下箱体的背板侧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向下延伸形成所述下进风腔,所述风机系统设于上腔体的上方,下进风腔和上腔体均与风机系统的进风口相流体连通,所述上进风腔高度方向上任意位置处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w2与所述下进风腔高度方向上任意位置处的前后方向的宽度w1满足:w2>w1。

3、本方案的下箱体包括狭长的下进风腔和宽大的上腔体,下箱体相对于上箱体可以升降运动,进风体也可以进行升降运动,一方面上腔体可以用于容纳上箱体,下进风腔用于容纳进风体,使得油烟机在非工作状态下整机体积更小,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另一方面,油烟通过狭长的下进风腔进入上腔体,再进入上箱体,因为下进风腔的前后宽度较窄,油烟流速快,可以带动外流场实现更快地拉动气流,在相同的时间内给油烟更大的向后速度,避免油烟外逃。但同时此处气流也会出现紊乱现象,造成进风口处油烟流速不均匀,影响吸油烟效果,而宽大的上腔体位于经过下进风腔的气流的下游,此时上腔体由于体积较大可以构建出高效的稳压腔,使得气流在稳压腔内缓冲稳压,保证进风口处具有基本相同的风速,避免油烟机两侧跑烟的问题。并且上箱体内的油污会滴落到下箱体中,油液飞溅飘落的问题难以处理,尤其是风机系统内部冷凝油较多的情况,而宽大上腔体可以有效降低风速,减小气流对油滴的轨迹影响,避免蜗壳上滴落的油滴飞溅。

4、进一步优选,所述上腔体高度方向上任意位置处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w2与所述下进风腔高度方向上任意位置处的前后方向的宽度w1满足:1.5w1≤w2≤4w1。

5、上腔体和下进风腔的结构构成了变截面进风通道,可以有效阻挡风机系统噪音向外的直接传递,通过模拟抗性消声原理,从风机发出的声波在宽大上腔体内部多次反射从而被抵消,因此构建变截面声阻抗,减弱声音从风机进风口到油烟机进风口传播的能量。另外构建该气流缓冲腔,模拟静压箱,可以改善进口畸变带来的非定常流动分离,从而减少压力脉动,改善声品质。

6、进一步优选,所述上进风腔的高度h2与下进风腔的高度h1满足1≤h2/h1≤3。如此设置,可以保证变截面进风通道具有更好的导流稳压和降噪效果,在整机尺寸上也保持小体积,节省空间。

7、进一步优选,所述下进风腔在前后方向上最大宽度为w3,所述下进风腔的高度h1与下进风腔前后方向的宽度w3满足:h1≥1.5w3。如此设置,使得下进风腔保持为细长通道结构,能够稳定进风口流速,减小气流脉动带来的能量损失,同时有利于构建稳定的外流场。

8、进一步优选,所述下进风腔在前后方向上最大宽度为w3,所述上腔体的高度h2、上腔体前后方向上的最小宽度w4、下进风腔的高度h1以及w3:h2×w4≥1.5×h1×w3。由此,在下箱体内部构建出高效的稳压腔,提升吸油烟效果。

9、上腔体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在所述下箱体安装有上前板,所述上前板包括有竖向设置的第一板体和自第一板体的下沿向后弯折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构成上腔体前板,所述第二板体构成上腔体底板。

10、进一步优选,所述下箱体背面具有背板,所述上腔体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上前板和背板围合成上进风腔。左右侧板上部围合形成的腔体口径小于左右侧板下部围合形成的腔体的口径。由此,能够有效改变进风口油烟进入后的轨迹,将油烟加速导入蜗壳中,利于提升油烟吸排效率。

11、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下箱体正面具有前板,所述前板上安装有上腔体底板,所述上腔体底板整体呈横向布置。即上腔体底板的前侧与下箱体前板相连接,另一侧向后延伸。所述下箱体背面具有背板,所述上腔体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侧板,所述前板、侧板、上腔体底板和背板围合成上进风腔。并且,左右侧板上部围合形成的腔体口径小于左右侧板下部围合形成的腔体的口径。

12、下进风腔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在所述第二板体的后侧部安装有下前板,即下前板的顶部边沿靠近上腔体底板的后沿处,所述下前板设于上腔体底板的后下方,所述进风体的进风部的左右两侧均具有向上延伸的延伸臂,所述下前板、延伸臂和背板围合成所述下进风腔。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前板与上腔体底板之间的夹角α满足:90°≤α≤100°。

14、当下前板与上腔体底板之间的夹角达到90°时,变截面的转折角度最大,如此可以产生很多小湍流,增加了油烟与上腔体底板的接触,因此上腔体底板上的冷凝油增多,使得进入风机系统的油烟减少,进而减少叶轮上沾染的油污;另外,转折处产生湍流,按照油烟路径来说,产生湍流的下游为大的稳压腔,稳压腔具有一定高度,因此气流可以充分有效的缓冲稳流,避免了湍流对吸油烟效果的影响。当下前板与第二板体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时,一定的倾斜角度对下进风腔内的油烟具有导流作用,为了保证变截面通道的集油、稳压作用,限定α上限值为100°。

15、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前板与上腔体底板之间的夹角α满足:100°<α≤150°。此时,下前板相对于竖平面的倾斜较大相对较大,能对气流起到较好的导流作用。

16、为了降低噪音,所述下前板朝向下进风腔的侧面上成型有凹腔,所述凹腔上覆盖有降噪板,在所述降噪板上开有降噪孔。这样,凹腔便形成降噪腔,降噪效果较好。

17、为了使下进风腔和上进风腔内的气流顺利进入风机系统,所述风机系统包括有竖向设置的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具有后侧进风口,所述后侧进风口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所述下进风腔内。如此设置,从进烟口进入的部分油烟可以以最短的直线路径进入风机进风口,进而被排出。

18、进一步优选,所述离心风机还具有前侧进风口,所述后侧进风口为主进风口,所述前侧进风口为辅助进风口。

19、进一步优选,在风机工作状态下,所述风机系统设于上进风腔上方,所述进风体向下伸出于下箱体的底部且进烟口外露,在风机非工作状态下,所述风机系统至少局部伸入至上进风腔内,所述进风体伸入至所述下进风腔内且进烟口完全隐藏在下进风腔内。这样,在风机工作状态下,负压区下移,吸油烟效果提升,非工作状态下整机体积较小,利于节省厨房空间。

20、进一步优选,在所述进风体的底部安装有油杯,在风机非工作状态下,进风体的进风部整体伸入下进风腔内,所述油杯至少部分伸入下进风腔内部。

21、进一步优选,在风机非工作状态下,所述油杯完全伸入下进风腔内部使得油杯底部与下进风腔底部齐平或者高于下进风腔底部。这样,非工作状态下,吸油烟机结构紧凑、简洁,安装时,可以整机隐藏在橱柜中,美观度高。

22、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优选,所述下箱体和进风体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同步运动。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升降式吸油烟机的下箱体内部具有相互流体连通的上腔体和下进风腔,上腔体的底面靠近后端位置形成开口,开口向下延伸形成下进风腔上进风腔前后方向上的宽度w2与下进风腔前后方向的宽度w1满足w2>w1,由此,进风腔为上方宽大、下方狭窄的通道,下进风腔利于油烟快速吸入,提升吸油烟效果,上进风腔可以起到稳压腔的作用,可以减少油烟逃逸,同时可以降低噪音。在风机非工作状态下,上箱体和进风体都可以收纳于下箱体内,整机结构紧凑、不占用多余空间,在风机工作状态下,下箱体和进风体都下降,负压区降低,以此降低进风口高度,从而更早地实现对油烟的捕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