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39817发布日期:2024-04-25 10:09阅读:7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气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1、目前的空调中,换热器组件中的多个换热器沿直线方向排布,且多个换热器中相邻的两个换热器的翅片的长度方向互成角度,但受限于空调中的安装空间的影响,两个换热器互成的角度较小,使得气流流速在翅片和换热管的各部位分布并不均匀,翅片和换热管的换热利用率较低,但在安装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两个换热器互成的角度势必会缩短换热器翅片的整体长度会对换热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器的翅片,所述换热器的翅片至少一个拐角处具有缺口,使气流在翅片各个位置的流速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降低了空调室内机的耗能。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换热器,包括上述的翅片。

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换热器组件,包括上述的换热器。

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的换热器组件。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翅片,所述翅片为矩形,所述翅片上具有至少四排用于换热管穿过的贯穿孔,至少四排所述贯穿孔沿所述翅片的宽度方向间隔开,每排所述贯穿孔均包括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所述贯穿孔,所述翅片的至少一个拐角处具有缺口,与所述缺口所对应的最靠近所述翅片宽度方向上的边缘的一排所述贯穿孔的所述贯穿孔数量少于位于所述翅片中间至少两排所述贯穿孔中任一排的所述贯穿孔数量。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翅片,通过在翅片的至少一个拐角处设置缺口,可以减小换热器组件沿第一方向的最大长度d,这样,在相同的安装空间中,在不改变翅片整体长度的情况下,可以增大相邻两个换热器的翅片的长度方向的角度,使翅片及换热管之间气流的流速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翅片及换热管与气流换热时的整体利用率,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率,降低空调室内机的耗能,并且,也能减小与翅片相对的接水盘的宽度,减弱接水盘对气流流量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率。同时,在翅片上设置缺口后,与缺口对应的最靠近翅片宽度方向上的边缘的一排贯穿孔的数量会减少,使贯穿孔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有利于保证流经换热管及翅片的气流流量,也进一步保证了气流在翅片及换热管各个位置的流速均匀分布,进而保证换热器的换热的均匀性。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翅片的两个拐角处具有所述缺口,具有所述缺口的两个拐角位于翅片长度方向同一端。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翅片的两个拐角处具有所述缺口,具有所述缺口的两个拐角位于所述翅片的对角线位置。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翅片的两个拐角处具有所述缺口,具有所述缺口的两个拐角位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同一端。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翅片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具有所述缺口。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11,所述翅片的宽度为l0,0.25≤l11/l0≤0.4。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同一排所述贯穿孔中相邻的两个所述贯穿孔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缺口沿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h11,0.5≤h11/a≤2。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同一端的两个所述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上间隔开,位于所述翅片中间至少两排所述贯穿孔的末端对应的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边缘未设缺口。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同一端的两个所述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上间隔开,且两个所述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为l1,两个所述缺口(中的一个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11,两个所述缺口中的另一个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12,且满足:0.25≤l1/(l11+l12)≤0.75;和/或,位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同一端的两个所述缺口中的一个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h11,两个所述缺口中的另一个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h12,且满足:h11=h12。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一端的两个所述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上的间隔距离为l1,位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另一端的两个所述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上的间隔距离为l2,且满足:l1=l2。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四个所述缺口分别为第一裁切缺口、第二裁切缺口、第三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和所述第二裁切缺口位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同一端,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和所述第四裁切缺口位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同一端,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和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和所述第三裁切缺口位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同一端,所述第二裁切缺口和所述第四裁切缺口位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同一端,同一排所述贯穿孔中相邻的两个所述贯穿孔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第一裁切缺口沿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h11,所述第二裁切缺口沿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h12,所述第三裁切缺口沿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h21,所述第四裁切缺口沿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h22,且满足:1.8≤h11/a≤2,1.8≤h12/a≤2,0.75≤h21/a≤1.75,0.75≤h22/a≤1.75;或1.8≤h11/a≤2,1.8≤h12/a≤2,1.8≤h21/a≤1.75,0.75≤h22/a≤2;或1≤h11/a≤1.75,1.2≤h12/a≤1.8,1.2≤h21/a≤1.8,1≤h22/a≤1.75;或0.5≤h11/a≤1.5,0.75≤h12/a≤1.5,0.75≤h21/a≤1.5,0.5≤h22/a≤1.5。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缺口沿翅片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缺口相对于翅片的矩形中心中心对称。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缺口形状相同或不同,最靠近所述翅片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边缘的一排所述贯穿孔的所述贯穿孔数量与最靠近所述翅片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边缘的一排所述贯穿孔的所述贯穿孔数量相同或不同。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翅片中间至少一排所述贯穿孔的所述贯穿孔数量为n,靠近所述翅片宽度方向上的边缘的一排所述贯穿孔的贯穿孔数量为n-1、n-2、n-3或n-4。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缺口的外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线段、第一倾斜段、第二倾斜段、第二直线段、第一弧形段、第三倾斜段和第三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三倾斜段在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布,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均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直线段的远离所述第一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段的远离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一端、所述第二倾斜段的远离所述第一倾斜段的一端及所述第三倾斜段的远离所述第一弧形段的一端均朝向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且所述第二倾斜段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三倾斜段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弧形段朝向所述翅片内部弯折,所述第三直线段沿所述翅片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直线段的远离所述第三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边缘连接。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缺口的外轮廓的外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直线段、第四倾斜段、第五倾斜段和第五直线段,所述第四直线段、所述第四倾斜段、所述第五倾斜段在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布,所述第四直线段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四直线段的远离所述第四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连接,所述第四倾斜段的远离所述第四直线段的一端及所述第五倾斜段的远离所述第四倾斜段的一端均朝向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且所述第四倾斜段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五倾斜段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五直线段沿所述翅片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五直线段的远离所述第五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边缘连接。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缺口的外轮廓的外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六直线段、第六倾斜段、第七直线段和第八直线段,所述第六直线段、所述第六倾斜段、所述第七直线段在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布,且所述第六直线段和所述第七直线段均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六直线段的远离所述第六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连接,所述第六倾斜段的远离所述第六直线段的一端朝向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所述第八直线段沿所述翅片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八直线段的远离所述第七直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边缘连接。

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缺口的外轮廓的外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九直线段、第七倾斜段、第八倾斜段、第二弧形段、第九倾斜段和第十直线段,所述第九直线段、所述第七倾斜段、所述第八倾斜段、所述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九倾斜段在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布,所述第九直线段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九直线段的远离所述第七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七倾斜段远离所述第九直线段的一端、所述第八倾斜段远离所述第七倾斜段的一端及所述第九倾斜段远离所述第二弧形段的一端均朝向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弧形段朝向所述翅片内部弯折,所述第十直线段沿所述翅片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十直线段的远离所述第九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边缘连接。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缺口的外轮廓的外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十四直线段、第十三倾斜段、第四弧形段、第十四倾斜段、第十五倾斜段和第十五直线段,所述第十四直线段、所述第十三倾斜段、所述第四弧形段、所述第十四倾斜段、所述第十五倾斜段在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布,所述第十四直线段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十四直线段的远离所述第十三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连接,所述第十三倾斜段远离所述第十四直线段的一端、所述第十四倾斜段远离所述第四弧形段的一端及所述第十五倾斜段远离所述第十四倾斜段的一端均朝向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且所述第十五倾斜段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十三倾斜段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之间的夹角,所述第十三倾斜段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十四倾斜段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之间的夹角,所述第四弧形段朝向所述翅片内部弯折,所述第十五直线段沿所述翅片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十五直线段的远离所述第十五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边缘连接。

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缺口的外轮廓的外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十八直线段、第十八倾斜段、第五弧形段、第十九倾斜段和第十九直线段,所述第十八直线段、所述第十八倾斜段、所述第五弧形段、所述第十九倾斜段在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布,所述第十八直线段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十八直线段的远离所述第十八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连接,所述第十八倾斜段的远离所述第十八直线段的一端及所述第十九倾斜段远离所述第五弧形段的一端均朝向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且所述第十八倾斜段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十九倾斜段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五弧形段朝向所述翅片内部弯折,所述第十九直线段沿所述翅片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十九直线段远离所述第十九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边缘连接。

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翅片上具有四排以上的偶数排的用于换热管穿过的所述贯穿孔。

2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上述的换热器的翅片,所述翅片为间隔开的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穿设于每个所述翅片上。

2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通过在翅片的至少一个拐角处设置缺口,可以减小换热器组件沿第一方向的最大长度d,这样,在相同的安装空间中,在不改变翅片整体长度的情况下,可以增大相邻两个换热器的翅片的长度方向的角度,使翅片及换热管之间气流的流速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翅片1及换热管与气流换热时的整体利用率,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率,降低空调室内机的耗能,并且,也能减小与翅片相对的接水盘的宽度,减弱接水盘对气流流量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率。同时,在翅片上设置缺口后,与缺口对应的最靠近翅片1宽度方向上的边缘的一排贯穿孔的数量会减少,使贯穿孔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有利于保证流经换热管及翅片的气流流量,也进一步保证了气流在翅片及换热管各个位置的流速均匀分布,进而保证换热器的换热的均匀性。

3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包括上述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器依次拼接。

3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通过在翅片的至少一个拐角处设置缺口,可以减小换热器组件沿第一方向的最大长度d,这样,在相同的安装空间中,在不改变翅片整体长度的情况下,可以增大相邻两个换热器的翅片的长度方向的角度,使翅片及换热管之间气流的流速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翅片1及换热管与气流换热时的整体利用率,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率,降低空调室内机的耗能,并且,也能减小与翅片相对的接水盘的宽度,减弱接水盘对气流流量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率。同时,在翅片上设置缺口后,与缺口对应的最靠近翅片1宽度方向上的边缘的一排贯穿孔的数量会减少,使贯穿孔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有利于保证流经换热管及翅片的气流流量,也进一步保证了气流在翅片及换热管各个位置的流速均匀分布,进而保证换热器的换热的均匀性。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换热器沿第一方向排布,多个所述换热器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器的翅片的长度方向互成角度。

3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的换热器组件。

3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在翅片的至少一个拐角处设置缺口,可以减小换热器组件沿第一方向的最大长度d,这样,在相同的安装空间中,在不改变翅片整体长度的情况下,可以增大相邻两个换热器的翅片的长度方向的角度,使翅片及换热管之间气流的流速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翅片1及换热管与气流换热时的整体利用率,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率,降低空调室内机的耗能,并且,也能减小与翅片相对的接水盘的宽度,减弱接水盘对气流流量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率。同时,在翅片上设置缺口后,与缺口对应的最靠近翅片1宽度方向上的边缘的一排贯穿孔的数量会减少,使贯穿孔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有利于保证流经换热管及翅片的气流流量,也进一步保证了气流在翅片及换热管各个位置的流速均匀分布,进而保证换热器的换热的均匀性。

3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