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4045发布日期:2024-03-01 13:07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1、吸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目前市场上的吸油烟机按吸烟方式分为顶吸式抽油烟机及侧吸式抽油烟机,其中,传统的顶吸式抽油烟机由于距离炉灶太远,油烟外逸较多,因此,其抽烟净化厨房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侧吸式抽油烟机,虽然能通过翻转的挡烟板挡住油烟升腾,但是存在遮挡用户视线的问题,而改变挡烟板的宽度又会影响吸油烟效果。

2、为了保证吸油烟效果,目前也出现了一种具有顶吸及侧吸的一体式抽油烟机,如申请号为cn201922087475.x(授权公告号为:cn21131628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双进风口吸油烟机,包括:上壳体,其设有第一集烟腔,第一集烟腔设有出风口和顶吸进风口;下壳体,其设于上壳体的下侧,下壳体设有第二集烟腔,第二集烟腔设有侧吸进风口,顶吸进风口与侧吸进风口均设于下壳体的前侧,第一集烟腔与第二集烟腔连通。第二集烟腔的下端设有升降壳体,侧吸进风口设于升降壳体的前侧面上,升降壳体滑动连接于下壳体的底部,升降壳体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上下升降,使得侧吸进风口能随升降壳体从下壳体的底部伸出或隐藏于下壳体的第二集烟腔内,减少空间占用。当需要使用吸油烟机机时,利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升降壳体向下伸出下壳体底部,即侧吸进风口伸出下壳体底部,利用第二驱动机构或手动驱动第一弧形板,令第一弧形板从顶吸进风口上打开,与此同时,上壳体内的风机组件开始工作,使得第一集烟腔与第二集烟腔产生负压形成抽吸动力,烹饪产生的大部分油烟经侧吸进风口吸进,未被侧吸进风口吸进的余烟上升通过顶吸进风口吸入。

3、但,上述的吸油烟机还具有一定的不足,挡烟板基本上是沿固定的轴线进行偏转,在挡烟板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打锅现象,上述挡烟板也容易遮挡视线,对用户的侵略感强烈。另一方面,挡烟板在打开状态时,挡烟板与机壳之间一般具有间隙,油烟容易从该间隙处逃逸。

4、故,现有吸油烟机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在打开进风口时不容易出现与锅具干涉问题的吸油烟机。

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避免因在打开进风口时与机壳之间具有间隙而发生油烟逃逸的吸油烟机。

3、本实用新型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和第二个技术问题中任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4、一种吸油烟机,包括:

5、机壳,包括自上而下向后倾斜的前侧板,该前侧板上设有第一开口;

6、还包括:

7、第一进风腔体,其上设有第一进风口,该第一进风腔体以能相对所述机壳作直线移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机壳上,且具有收容在所述机壳内而使其第一进风口关闭的收合状态以及具有经所述前侧板上的第一开口露出所述机壳之外、而打开第一进风口的至少部分区域的打开状态。

8、为了实现第一进风腔体的顺利进出,所述第一进风腔体相对所述机壳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机壳的前侧板相垂直。

9、为了与油烟的升腾路径适配,更好地吸排油烟,所述第一进风腔体朝向后下方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的第一进风口。

10、为了使得第一进风腔体的移动更加平稳,所述第一进风腔体通过第一滑轨组件连接在所述机壳的内壁上。

11、为了保证吸排油烟效果,所述机壳的前侧板上的第一开口为沿左右方向延伸开设的条形口,所述第一进风腔体的横截面也对应为相适配的矩形。

12、为了对吸油烟机的后部的油烟也能及时吸排,所述机壳的底壁上还开设有第二开口;

13、还包括以能相对所述机壳上下移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机壳上的第二进风腔体,该第二进风腔体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该第二进风腔体具有收容在所述机壳内而使其第二进风口关闭的收合状态以及具有经所述前侧板上的第二开口露出所述机壳之外、而打开第二进风口的至少部分区域的打开状态。

14、为了更好地吸排油烟以及达到在第二进风腔体在收合状态下关闭第二进风口的目的,所述第二进风口开设在所述第二进风腔体的前壁上。

15、作为改进,所述机壳的底壁上的第二开口为沿左右方向延伸开设的条形口,所述第二进风腔体的横截面也对应为相适配的矩形。

16、为了使得第二进风腔体的移动更加平稳,所述第二进风腔体通过第二滑轨组件连接在所述机壳的内壁上。

17、为了带动第一进风腔体及第二进风腔体移动,还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运动机构,该运动机构具有与所述第一进风腔体相连、以带动该第一进风腔体移动的第一动力输出端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二进风腔体相连、以带动该第二进风腔体移动的第二动力输出端。

18、为了达到通过一个运动机构驱动第一进风腔体及第二进风腔体移动的目的,作为改进,所述运动机构包括:

19、驱动板,沿左右延伸的第一轴转动连接在机壳上,并具有在前后延伸的竖向平面呈三角形布置的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和第三连接点;

20、第一连杆,其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板的第一连接点转动连接,第二端与第一进风腔体转动连接;

21、第二连杆,其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板的第二连接点转动连接,第二端与第二进风腔体的转动连接;

22、驱动件,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板的第三连接点相连,从而带动该驱动板绕所述第一轴转动。

23、作为改进,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板的第三连接点相连。可以想到的是,驱动件也可以采用电动推杆等带动驱动板发生偏转。

24、为了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板移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轮组件与所述第一轴传动连接,从而带动该第一轴旋转,所述驱动板上与所述第一轴相连接的位置即构成了所述的第三连接点。可以想到的是,上述的同步带轮组件也可以替换为齿轮传动组件,或者是,由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直接带动第一轴旋转。

25、作为改进,所述同步带轮组件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一轮、第二轮以及绕设在第一轮和第二轮之间的同步带,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轮传动连接,从而带动第一轮转动,所述第二轮与所述第一轴同轴连接,从而带动第一轴旋转。

26、为了适配不同的烹饪工况,所述的运动机构被配置为使所述的吸油烟机至少具有第一打开状态和第二打开状态:

27、在第一打开状态下,所述的第一进风腔体收容在所述机壳内而使其第一进风口关闭,所述第二进风腔体经所述机壳的第二开口露出所述机壳之外、而打开第二进风口的至少部分区域;

28、在第二打开状态下,所述的第一进风腔体经所述机壳的第一开口露出所述机壳之外、而打开第二进风口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第二进风腔体经所述机壳的第二开口露出所述机壳之外、而打开第二进风口的至少部分区域。

29、在低油烟状态下,可以选择上述的第一打开状态,在高油烟状态下,可以选择上述的第二打开状态。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能相对机壳的前侧板进出的第一进风腔体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挡烟板,一方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挡烟板的偏转过程中打锅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第一进风腔体是能相对机壳伸出一部分,因而,也能起到拢烟的作用,并且,也不存在现有技术中挡烟板与机壳之间的间隙,减少了油烟逃逸,提高了吸油烟效果。在优选方案中,设置有前后两个相对机壳进出的进风腔体,实现了机体的前后两侧的切换进风,满足了不同的烹饪工况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