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39803发布日期:2024-03-06 17:0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水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1、燃气热水器又称燃气热水炉,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其以燃气作为燃料,通过燃烧加热方式,将热量传递到流经热交换器(换热器)的冷水中以达到制备热水目的的一种燃气用具。

2、现有燃气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停水温升的问题,停水温升是指当热水器使用几分钟后,关闭出水龙头1分钟,再次打开热水龙头时,出来的热水的温度比原来的温度升高的度数,国标《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gb6932-2015)中明确规定热水器的停水温升不得大于18k。停水温升产生的原因是热水器中途暂停使用时,热交换器水管中滞留的热水会吸收热交换器壳体与翅片的余热而继续升温,造成水温超出设定温度,特别是大负荷燃烧时,水温升高更为明显。当顾客短时间内再次开启使用时,热水器首先排出的这股滞留的高温热水,而高温热水易给用户造成惊吓和困扰,也易造成烫伤,致使存在燃气热水器的停水温升降低了使用的舒适性,甚至危害使用者健康等缺陷。

3、目前燃气热水器解决停水温升的常规方式是旁通管路补偿法,即利用出水端与进水端的水温温差进行局部混合以降低出水端的出水温度,然而该旁通管路补偿法仍然不能很好的解决停水温度波动过大的问题;同时该方法需要额外在换热器外部额外增加旁通管路,从而使得换热器的结构复杂化、增加换热器的体积,不利于换热器的生产制造和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通过利用光管吸收携带热量少的特点以降低第二换热组件的停水温升,通过降低作用于第二换热组件的烟气温度以降低第二换热组件的停水温升,再利用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之间的温度差以降低换热装置的整体停水温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包括依次布置在烟气流动路径上的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

3、所述第一换热组件为管式换热结构,包括若干第一换热管、以及设置于第一换热管两端的第一导流结构,两端的所述第一导流结构将若干第一换热管的管路构造连通以形成供流体流动的第一路径;

4、所述第二换热组件为管翅式换热结构,包括若干第二换热管、套接在第二换热管上的换热翅片、以及设置在第二换热管两端的第二导流结构,两端的所述第二导流结构将若干第二换热管的管路构造连通以形成供流体流动的第二路径;

5、所述第二换热组件具有与第二路径的进口相连通的进液口,所述第二路径的出口与第一路径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具有与第一路径的出口相连通的出液口。

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换热组件的若干第一换热管呈至少一排多列布置,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若干第二换热管与第一换热组件的第一换热管平行布置且若干第二换热管呈至少一排多列布置。

7、进一步设置为:在相邻布置的第一换热管排和第二换热管排之间,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呈错位布置。

8、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第二换热管至少对应布置在第一换热组件单独迎向烟气时温度最高区域的前方。

9、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一体相连且位于第一换热管两端的第一导流结构与位于第二换热管两端的第二导流结构为一体件;

10、所述第一导流结构包括密封对合的端板和导流罩板,所述端板上设置有分别供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插装的第一管孔和第二管孔,所述导流罩上设置有用于封罩至少两个第一管孔的第一导流槽、以及用于封罩至少两个第二管孔的第二导流槽。

11、进一步设置为:位于第一换热管一端的第一导流结构的导流罩板上设置有用于封罩第二路径出口和第一路径进口的第三导流槽。

12、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方便,大大降低了换热装置的停水温升,具体如下:

14、1、第一换热组件为管式换热结构,通过利用光管结构吸收携带热量少的特点以达到降低第一换热组件停水温升的效果;

15、2、第二换热组件对应布置在第一换热组件相对于烟气流动方向的后侧,通过第一换热组件吸收烟气的热量以降低与第二换热组件作用的烟气温度,如此达到降低第二换热组件停水温升的效果;

16、3、第一换热组件对应布置的第二换热组件温度最高区域的前侧,从而改善、降低第二换热组件温度最高区域的相对温度,从而达到降低第二换热组件停水温升的效果;

17、4、换热装置由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构成,有效利用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之间的温度差,从而达到降低装置停水温升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布置在烟气流动路径上的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的若干第一换热管呈至少一排多列布置,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若干第二换热管与第一换热组件的第一换热管平行布置且若干第二换热管呈至少一排多列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相邻布置的第一换热管排和第二换热管排之间,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呈错位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第二换热管至少对应布置在第一换热组件单独迎向烟气时温度最高区域的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一体相连且位于第一换热管两端的第一导流结构与位于第二换热管两端的第二导流结构为一体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换热管一端的第一导流结构的导流罩板上设置有用于封罩第二路径出口和第一路径进口的第三导流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包括依次布置在烟气流动路径上的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第一换热组件为管式换热结构,包括若干第一换热管、以及由若干第一换热管的管路构造连通形成的第一路径;第二换热组件为管翅式换热结构,包括若干第二换热管、以及由若干第二换热管的管路构造连通形成的第二路径;第二路径的出口与第一路径的进口相连通以强制流体先后依次经过第二、第一换热组件;本发明通过利用光管吸收携带热量少的特点以降低第二换热组件的停水温升,通过降低作用于第二换热组件的烟气温度以降低第二换热组件的停水温升,再利用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之间的温度差以降低换热装置的整体停水温升。

技术研发人员:胡旭,陈国,王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众骋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