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盐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16806发布日期:2024-03-25 19:04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熔盐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熔盐加热,具体涉及一种熔盐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高温储能储热技术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热、常规电站及其他新能源领域,储热介质一般为熔盐。带储热的塔式和槽式光热电站,白天发电的同时通过熔盐或其他介质储能部分热量,夜晚通过储存的热量转换成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具有发电时长及更稳定的电能输出。常规电站通过电能或高温烟气加热储存介质,再通过高温介质转换蒸汽发电,起到储能和平衡负荷等功能。利用热能存储作为一种独立的电力存储技术,也可把廉价的富余的夜间风力发电转变为可在高峰供电期利用的电能,实现谷电峰用。

2、二元熔盐作为常规储热系统使用的传热蓄热介质,具有使用温度高、热稳定性好等优点。但是熔盐的凝固点较高,在dni较低且储热不足时或者在停机期间容易发生熔盐凝固,导致不方便上盐甚至会损坏设备。因此,需要对熔盐储罐内的熔盐进行加热,使罐内熔盐保持在液态,继而能够被熔盐泵抽送到各个换热系统。

3、现有技术如名为熔盐储热装置和熔盐储热系统的发明专利,此发明专利的公开号为wo2023193487a1。此发明包括:多个熔盐储箱,每个熔盐储箱具有溢流口和位于溢流口下方的熔盐进口,多个熔盐储箱沿上下方向排布,相邻两个熔盐储箱中位于上方一者的溢流口与相邻两个熔盐储箱中位于下方一者的熔盐进口相连,以适于熔盐储箱内的熔盐可溢流至其下方的熔盐储箱;多个溢流管,任意相邻两个熔盐储箱通过对应的溢流管相连;循环管,循环管的进口与多个熔盐储箱中位于最下方一者的溢流口相连,循环管的出口与多个熔盐储箱中位于最上方一者的熔盐进口相连;换热器;循环泵,循环泵设于循环管或溢流管。但此发明内部均衡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内部温度均衡且加热效果好的一种熔盐加热装置。

2、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熔盐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罐体,加热管内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基板一侧设有进气箱和出气箱,进气箱和出气箱对称设置,第一基板另一侧设有u型换热弯管,换u型换热弯管两端分别连接进气箱与出气箱;

4、第一基板连接u型换热管一侧间隔平行设有第二基板,第二基板上开设有滑移孔,滑移孔用于收容u型换热管,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设有缓冲辅助件,缓冲辅助件用于实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距离调节。

5、通过对一种熔盐加热装置的整体设置,通过在加热罐体内加热组件实现对加热罐体内的储热介质进行加热,其中储热介质一般为熔盐。在加热罐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加热组件的进气箱连接,出气口与加热组件的出气箱相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可以实现加热组件内循环的换热介质流通,实现对加热罐体内的储热介质的升温的均匀性并且可以防止熔盐结晶的出现。u型换热管设有多个且u型换热管首尾分别与进气箱和出气箱连通,可以实现u型换热管可以接触到加热罐内大部分的储热介质,同时可以提高换热介质在加热罐体内的流动路径,可以对加热罐体内的储热介质实现均匀的加热。

6、通过对第二基板的设置,第二基板上开设有多个滑移孔,且滑移孔实现收容u型散热管,如此设置可以实现第二基板可以沿u型散热管直线段长度方向移动,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设有缓冲辅助件,缓冲辅助件垂直连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缓冲辅助件可以实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距离的调节。由于第一基板与进气箱和出气箱连接,且进气箱和出气箱均为固定连接,故第一基板的位置为固定,故在缓冲辅助件的设计,可以实现第二基板在加热罐内储热介质的作用下实现移动,具体的,在换热组件的作用下,加热罐体内的储热介质会在换热过程中实现储热介质循环移动,第二基板会在储热介质循环移动的过程中实现移动,通过缓冲辅助件可以实现第二基板位置的限制,同时可以实现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始终保持平行,即可以保证第二基板与u型换热管之间的滑移保持流畅,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可用于保持u型换热管的形态保持,可以降低或防止在储热介质流动的情况下,u型换热管在高密度的储热介质作用下发生位移或形变的可能性,同时通过缓冲辅助件保持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距离,且第二基板通过缓冲辅助件的设置可以发生轻微的形变和位移,实现u型换热管可以弹性形变的范围内发生形变,在保证u型换热管可控的范围内提高u型换热管使用寿命。

7、更进一步地,换热介质为高温蒸汽或过热蒸汽。

8、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缓冲辅助件包括基柱,基柱一端与第二基板垂直连接,基柱另一端轴向延伸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内同轴收容有第一柱体,第一柱体一端连接基柱,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第一基板。

9、第一弹簧内同轴收容有第一柱体,第一柱体可以实现保证第一弹簧沿其轴线方向收缩的稳定性,进而可以保证缓冲辅助件是沿基柱轴线方向发生弹性形变的,进而实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始终保持平行。

10、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基柱一端与第二基板转动连接,基柱与第一柱体之间设置有转台,基柱与转台转动连接,第一柱体与转台固定连接,第一弹簧远离第一基板一端与转台固定连接,基柱环绕设有螺旋叶。

11、当加热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换热罐内储热介质会体积发生变化且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在换热罐内流动,在这个过程中,会对u型换热管和第二基板进行挤压使得其形变和位移,基柱上环绕设置的螺旋叶会随储热介质的流动而转动,可以实现对储热介质到导流,进而降低或防止储热介质对u型换热管的挤压,同时可以在换热罐内实现储热介质的规则流动,进而可以实现对储热介质的均匀储能。

12、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熔盐加热装置还包括辅助加热箱和暂存箱,出气箱通过第一入管与暂存箱连接,暂存箱上设有辅助加热管与进气箱连接,辅助加热箱用于加热辅助加热管内的介质;

13、辅助加热管上设有第一泵体。

14、辅助加热箱可以实现对来自暂存箱内的换热介质进行加热,进而将换热介质加热到目标温度后,再进入到换热罐内的加热组件对储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辅助加热管上的第一泵体会实现对换热介质进行加压和控制流量的操作。其中,暂存箱用于存储来自换热组件排出的换热介质以及未被利用的多余的换热介质,暂存箱的设置可以提高整体换热的容错率,具体的,可以将来自换热组件排出的换热介质中的余热加以利用,在增加整体管路中的换热介质的同时可以防止加热组件内换热介质缺少的情况的发生。

1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辅助加热箱内设有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加热辅助加热管内介质,辅助加热箱上开设有入口和出口,进口连接有第二入管,出口连接有第二出管,第二入管和第二出管均与暂存箱连接;

16、第二入管或第二出管上设有第二泵体。

17、电加热箱可以迅速的升温至目标温度,以实现对辅助加热管内的换热介质的温度控制,同时设置第二入管和第二出管实现对辅助加热箱内余热的利用,即将暂存箱内暂存的多余换热介质通入至辅助加热箱内,有效的提高电加热装置余热的利用率,还可以进一步的均衡电加热装置温度波动情况,减少或防止辅助加热管内换热介质温度存在波动的情况出现,进而实现后续换热介质在进入加热组件内,防止由于换热介质的温度波动导致加热组件寿命降低和换热效果较差的情况出现。

18、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进气箱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加热罐体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19、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实现对进气箱内的温度进行监测,第二温度传感器实现对加热罐体内温度监控。其中,第二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对加热罐体内,储热介质温度的监控,以实现储热介质的温度在规定区间范围内,防止储热介质结晶或过热的情况出现;第一温度传感器可以产生反馈信号至电加热箱内,以实现对进入加热组件内的换热介质的温度进行调控,实现换热介质达到目标温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