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暖通用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36770发布日期:2024-03-25 19:3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暖通用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板式换热器,具体涉及到一种暖通用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1、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板式换热器的型式主要有框架式(可拆卸式)和钎焊式两大类,板片形式主要有人字形波纹板、水平平直波纹板和瘤形板片三种。

2、现有的暖通用板式换热器一般为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其内部设有多个传热板片,传热板片之间往往通过密封垫进行密封,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泄漏的情况,此时就需要将传热板片打开进行操作,由于框架式板式换热器两侧的侧板之间是通过多组夹紧螺栓螺母进行固定,因此在拆卸时需要单独对每一个夹紧螺栓螺母进行操作,在松开后还需要进行一个一个的取下并进行放置,不仅操作繁琐,而且还容易造成现场混乱,不便进行操作,而且在松开之后,传热板片之间也会发生松散,此时就容易影响以前没有问题的板片,从而造成新的问题出现,无法对没有问题的板片进行固定,从而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的暖通用板式换热器。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暖通用板式换热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底座的上方且远离第一侧板的位置设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依次设有多个传热板片,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有多个连接固定机构,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的内部安装有张开机构,所述张开机构的两个活动端均安装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活动端安装有剪叉升降机构,且所述连接固定机构贯穿相应的剪叉升降机构的活动端并与剪叉升降机构的活动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外表面之间安装有与传热板片相配合的夹紧机构。

3、优选的,所述连接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外表面两侧之间均依次开设有三组限位开口,每组所述限位开口有两个,所述固定杆位于相对的两个限位开口的内部,且所述固定杆与限位开口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套设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杆放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限位开口中,然后通过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进行拧紧,从而便可以将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多个传热板片进行固定。

5、优选的,所述张开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外表面一侧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双向丝杆,所述第一双向丝杆贯穿贯通槽并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双向丝杆的外表面对称套设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一移动块,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位于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u型框,所述u型框与贯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一双向丝杆转动,进而通过螺纹带动两个第一移动块相对移动,通过第一连杆可以同时带动两侧的u型框进行收纳或移出,从而便于对固定机构进行收纳。

7、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开设在u型框一侧的缺口,所述缺口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u型框的内壁两侧均贯穿转动连接有转轴,且靠近第二电机一侧的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轴的一端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转动块。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转动块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剪叉升降机构进行转动。

9、优选的,所述剪叉升降机构包括开设在转动块外表面一侧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转动块的外表面开设有长槽,所述长槽的内部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二双向丝杆,所述第二双向丝杆的一端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双向丝杆的外表面对称套设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二移动块,两个所述第二移动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上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接件,所述转动块的上方依次设有三组第三移动块,且每组第三移动块有两个,两个所述第四连接件分别与位于底部的两个第三移动块固定连接,相邻两组所述第三移动块之间设有两个第三连杆,且所述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接件和第六连接件,且所述第五连接件和第六连接件均与相邻的第三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贯穿相应的一组第三移动块,且所述固定杆与第三移动块的内部滑动连接。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电机转动带动第二双向丝杆转动,通过螺纹带动两个第二移动块相对移动,通过两个第二连杆带动位于底部的两个第三移动块相对移动,从而在相应的剪叉式的第三连杆的作用下带动每组第三移动块进行靠近或分开,从而实现固定机构的距离调节。

11、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块和第三移动块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筒,所述矩形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的顶端与相邻的第三移动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之间交叉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之间贯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一轴销,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连杆之间交叉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三连杆之间贯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二轴销。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矩形杆与矩形筒之间滑动连接,可以对剪叉升降机构进行导向和支撑,从而避免其发生倾斜或弯曲,通过第一轴销和第二轴销便于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杆和相邻的两个第三连杆进行连接限位,便于剪叉升降机构的正常运行。

13、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组转动杆,且每组所述转动杆均有两个,两组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分别对称贯穿相应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外表面,且所述转动杆与相应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丝杆,所述第一单向丝杆的外表面套设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外表面一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第四电机,所述移动板的外表面且远离第四电机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方孔,两个所述方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卡杆,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丝杆,所述第二单向丝杆贯穿移动板并延伸至方孔的内部,且所述第二单向丝杆与移动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单向丝杆与卡杆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传热板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对称开设有与卡杆相配合的卡口。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转动带动相应的第一单向丝杆转动,进而通过螺纹带动相应的移动板进行移动,当移动到所需的位置后启动两侧的第四电机,第四电机转动带动第二单向丝杆转动,通过螺纹带动卡杆进行向下移动,并延伸至相应的卡口的内部,然后反向旋转转动杆,使得移动板反向移动,从而可以对传热板片进行夹紧,避免出现松弛的情况,进而便于进行维护,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操作。

15、优选的,位于一侧的两个转动杆的外表面均固定套设有带轮,两个所述带轮之间啮合连接有同步带,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块,两个所述移动板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相对应的第一单向丝杆之间滑动连接。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侧的一个旋转块转动时可以带动相应的转动杆转动,通过两个带轮和同步带可以同时带动两个转动杆进行转动,无需分开操作,从而降低工作负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17、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的外表面一侧依次开设有冷媒进液口、冷媒出液口、热媒进液口和热媒出液口,所述第一侧板的外表面且靠近冷媒进液口、冷媒出液口、热媒进液口和热媒出液口的四周均开设有多个连接螺纹孔,所述第一侧板的外表面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杆,两个所述导杆依次贯穿传热板片和第二侧板,且所述导杆与传热板片和第二侧板滑动连接。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媒进液口、冷媒出液口、热媒进液口和热媒出液口便于热媒和冷媒的进出,连接螺纹孔便于将冷媒进液口、冷媒出液口、热媒进液口和热媒出液口与外界管道进行连接。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张开机构、旋转机构和剪叉升降机构,不仅可以自动将解锁后的固定机构进行打开拆卸,而且还可以对解锁后的固定机构进行旋转收纳,从而无需维护人员手动进行拿取拆卸和安装,不仅不占用空间,而且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方便使用。(2)本发明通过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夹紧机构以及开设在传热板片上的卡口,在对板式换热器进行拆开维护时,可以将无需拆开的传热板片与相应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进行夹紧,使其不会发生散开,便于后续的维护和安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