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多用水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380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庭多用水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家庭多用水暖器。
到目前为止,家庭取暖装置有多种类型,以集中供热的锅炉取暖、电取暖(空调、暖风机、电炉等)、煤炉取暖为主,由于我国电力能源紧缺,电取暖不能普及,集中供热的锅炉取暖局限于黄河以北的部分城市家庭,而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家庭冬季取暖是用煤炉燃烧直接取暖,这样取暖热效率低、灰尘大,取暖面积小,室内的一氧化碳气体有损人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煤炉直接取暖缺点的、以民用煤炉为热源的大众化家庭多用水暖器,解决家庭冬季取暖、四季洗澡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煤炉、换热器、水管、水箱、散热片、阀门、微型泵、过滤器组成一公知的冷热水循环系统(见


图1),其特征是,换热器是一个带保温层的环形加热水箱,其中孔为加煤孔,并设有孔盖;在环形加热水箱之内、加煤孔外壁周围设有炉火循环加热通道;换热器安放在煤炉上,其加煤孔与炉膛直接相通;换热器上面有进、出水孔和炉火出气孔。上述炉火循环装置是环绕在加煤孔外壁中段一周的空心夹层;加煤孔中段孔壁上开有一进火口与空心夹层相通;空心夹层上面、与进火口相邻处有一出气管将空心夹层与换热器外部空间连通,即为炉火出气孔;空心夹层内有一挡板将进火口与出气管间的空间隔开。上述炉火循环装置也可以为另一种形式环绕在加煤孔外壁中段一周有一空心夹层,加煤孔中段孔壁开有一环形进火口与空心夹层相通;环绕空心夹层外围一周有一空心加热环,由火喉将其与加煤孔上段连通;在加煤孔下段孔壁上向外分布4-12根火管分别与空心夹层底部连通;加煤孔内、环形进火口处设一中层孔盖,其盖沿落在空心夹层底部;空心加热环上面、与火喉相邻处有一出气管将空心加热环与换热器外部空间连通,即为炉火出气孔,空心加热环内有一挡板将火喉与出气管间的空间隔开。以上两种结构的换热器的进、出水孔位置相互对称,所述的炉火出气孔兼作进水孔、即进水管从炉火出气孔插入、穿过空心夹层或空心加热环进入环形加热水箱,相交处用焊剂焊合,炉火出气孔外部的一段水管上装有受热片。换热器可用合金铝或马口铁制做。
使用时,盖上加煤孔孔盖,冷水从进水管进入换热器,炉火热流上升至加煤孔,再进入炉火循环加热通道对换热器内的冷水加热,然后由炉火出气孔排气;热水从出水孔排出,微型泵使水循环运行至水箱-→散热片-→回到换热器,洗澡、取暖便可同时进行,(洗澡时必须注意补加循环水。)只洗澡不取暖时,关闭散热片进水阀门即可。煤炉、换热器设在厨房,散热片分设客厅、卧室、卫生间。
本实用新型以民用煤炉为热源,变煤炭燃烧取暖为水暖,扩大了取暖面积,充分利用煤炭燃烧的热效率,具有洗澡、取暖、生活用水多种功能。换热器安放在煤炉上,打开其孔盖,可以照常加煤、烧饭做菜,加煤孔内还可以烘烤食物。使用本实用新型,室内无尘无毒,安全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然通风型换热器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械通风型换热器的结构图。
其中,1-煤炉,2-换热器,3-出水管,4-微型泵,5-过滤器,6-进水管,7-外接自来水,8-回水管,9-水箱,10-溢流管,11-淋蓬头,12-散热片,13-散热片进水管,14-阀门,16-保温层,17-环形加热水箱,18-加煤孔,19-孔盖,20-进水孔兼炉火出气孔,21-出水孔,23-空心夹层,24-进火口,25-出气管,26-挡板,27-环形进火口,28-空心加热环,29-火喉,30-火管,31-受热片,32-中层孔盖。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
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由煤炉〈1〉、换热器〈2〉、水管、水箱〈9〉、散热片〈12〉、阀门〈14〉、过滤器〈5〉、微型泵〈4〉组成,除换热器〈2〉外,其它各部件均为公知技术,连连接方式为换热器〈2〉安放在煤炉〈1〉上,外接自来水〈7〉接进水管〈6〉,微型泵〈4〉、过滤器〈5〉串联在进水管〈6〉上,进水管〈6〉通入换热器〈2〉,出水管〈3〉从换热器出水孔引出接水箱〈9〉;散热片进水管〈13〉接水箱〈9〉,水箱〈9〉下部接淋蓬头〈11〉,淋蓬头〈11〉外接自来水〈7〉;各散热片〈12〉回水汇集于回水管〈8〉再接入进水管〈6〉;水箱最高处设一溢流管〈10〉;换热器〈2〉进、出水处、水箱〈9〉至散热片进水处、各散热片〈12〉进水处的水管上均装有阀门〈14〉。
本实施例采用的换热器为自然通风型,见图2,这种换热器是一个带保温层〈16〉的环形加热水箱〈17〉,其中孔是加煤孔〈18〉,并设有孔盖〈19〉;在环形加热水箱〈17〉之内、加煤孔〈18〉外壁周围设有炉火循环加热通道;换热器按放在煤炉上,其加煤孔〈18〉与炉膛直接相通,换热器上面开有进水兼炉火出气孔〈20〉和出水孔〈21〉。
上述炉火循环加热装置为一个环绕加煤孔〈18〉中段外围一周的空心夹层〈23〉,加煤孔中段孔壁上开有一个进火口〈24〉与空心夹层〈23〉相通,空心夹层〈23〉上面、与进火口 〈24〉相邻处有一出气管〈25〉将空心夹层〈23〉内部空间和换热器外部空间连通;作为炉火出气孔〈20〉;空心夹层 〈23〉内设一挡板〈26〉将进火口〈24〉和出气管〈25〉间的空间隔开。炉火热流从炉膛上升至加煤孔〈18〉,从进火口〈24〉进入空心夹层〈23〉,由于挡板〈26〉的作用,热流顺空心夹层〈23〉环绕一周再从炉火出气孔〈20〉排出,达到加热效果。进水管〈6〉插入出气管〈25〉、穿过空心夹层 〈23〉进入换热器,相交部位用焊剂焊合,以防空心夹层〈23〉进水,即炉火出气孔兼作进水孔。换热器外一段进水管〈6〉上装有受热片〈31〉,以便这一段进水管吸收炉火排出的热量。换热器上进、出水孔位置相互对称。
以上自然通风型换热器采用合金铝材料制作。
实施例2为了加大换热器内冷热水交换速度,本实施例采用机械通风型换热器,见图3。本实施例其它各部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上述机械通风型换热器的基本构造与自然通风型相同,所不同的是其炉火循环通道加长,换热器内水的受热面加大,炉火热流阻力也增大了,因此在煤炉炉口设一只小型鼓风机(图中未画)。所述炉火循环通道为一环绕加煤孔〈18〉中段外围一周的空心夹层〈23〉,加煤孔中段孔壁上开有一环形进火口〈27〉与空心夹层〈23〉相通;环绕空心夹层〈23〉外围一周有一空心加热环〈28〉,由火喉〈29〉将其与加煤孔〈18〉上段连通;在加煤孔〈18〉下段孔壁上向外分布8根火管〈30〉分别与空心夹层〈23〉底部连通;加煤孔〈18〉内、环形进火口〈27〉处设一中层孔盖〈32〉,其盖沿落在空心夹层〈23〉底部;空心加热环〈28〉上面、与火喉〈29〉相邻处有一出气管〈25〉将空心加热环〈28〉内部空间与换热器外部空间连通,即为炉火出气孔〈20〉;空心加热环〈28〉内有一挡板〈26〉将火喉〈29〉与出气管〈25〉间的空间隔开。炉火热流从炉堂上升至加煤孔〈18〉下部、顺8根火管〈30〉进入空心夹层〈23〉,从环形进火口〈27〉进入加煤孔〈18〉上部,再从火喉〈29〉进入空心加热环〈28〉,由于挡板〈26〉的作用,热流顺空心加热环〈28〉内环绕一圈再从炉火出气孔〈20〉排出。进水管〈6〉插入出气管〈25〉,穿过空心加热环〈28〉进入换热器内,相交处用焊剂焊合,以防空心加热环〈28〉进水。
上述机械通风型换热器采用合金铝材料制做。小型鼓风机选用25W鼓风机。
权利要求1.一种家庭多用水暖器,由煤炉、换热器、水管、水箱、散热片、阀门、微型泵、过滤器组成,以上各部件连成一冷热水循环系统,其特征是a、所述的换热器是一个带保温层的环形加热水箱,其中孔为加煤孔,并设有孔盖;在环形加热水箱之内、加煤孔外壁周围设有炉火循环加热通道;b、换热器安放在煤炉上,其加煤孔与炉膛直接相通;c、换热器上面有进、出水孔和炉火出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多用水暖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炉火循环加热通道是环绕在加煤孔外壁中段一周的空心夹层;加煤孔中段孔壁上开有一进火口与空心夹层相通;空心夹层上面、与进火口相邻处有一出气管将空心夹层与换热器外部空间连通,即为炉火出气孔;空心夹层内有一挡板将进火口与出气管间的空间隔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多用水暖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炉火循环加热通道是一个环绕在加煤孔外壁中段一周的空心夹层,加煤孔中段孔壁开有一环形进火口与空心夹层相通;环绕空心夹层外围一周有一空心加热环,由火喉将其与加煤孔上段连通;在加煤孔下段孔壁上向外分布4-12根火管分别与空心夹层底部连通;加煤孔内、环形进火口处设一中层孔盖,其盖沿落在空心夹层底部;空心加热环上面、与火喉相邻处有一出气管将空心加热环与换热器外部空间连通,即为炉火出气孔,空心加热环内有一挡板将火喉与出气管间的空间隔开。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家庭多用水暖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进、出水孔位置相互对称,所述的炉火出气孔兼作进水孔,即进水管从炉火出气孔插入、穿过空心夹层或空心加热环进入环形加热水箱,相交处用焊剂焊合;炉火出气孔外部的一段水管上装有受热片。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家庭多用水暖器,其特征为所述的换热器可以用合金铝或马口铁制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家庭多用水暖器,由煤炉、换热器、水管、水箱、散热片、阀门、微型泵、过滤器组成一冷热水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换热器是一个环形加热水箱,环形中孔为加煤孔;环形加热水箱内、加煤孔外壁一周设有炉火循环加热通道,换热器上有进出水孔和炉火出气孔。该换热器安放在煤炉上,其加煤孔与炉膛直接相通。本实用新型变煤炉直接取暖为水暖,以民用煤炉为热源、为普通家庭解决冬季取暖、四季洗澡问题,并具有烧饭、做菜、日常用水等多种功能。
文档编号F24D3/00GK2050948SQ8920272
公开日1990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10日
发明者张志刚 申请人:张志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