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多功能家用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498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多功能家用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煤炉已有的高效多功能家用煤炉,仍然没有很充分地利用余热,许多余热都从炉口或烟道气中散失到空气中,还有热水箱(套)都是直接埋在保温层中或套在炉子外壁上,余热仅是以辐射和传导方式对水加热,而没有很好地利用余热的对流传递,既没有充分地利用余热,又使炉膛温度和炉口温度相对降低。在使用功能方面,已有技术只是具有炉子直接烧饭、焙烤食物、供应热水、取暖等功能,而没有利用余热焖饭、热汤,快速供应热水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利用炉子的余热以提高热效率以及减少对炉膛、炉口温度的影响,同时具备余热利用和快速提供热水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炉芯、保温层、内炉壳组成的内炉体固置在外炉壳中,这样在内炉体与外炉壳之间便形成了一个环形空间,在此环形空间中设有一个有进出水管的环形水套,水套与内炉体间和外炉壳间便形成了内环风道和外环风道,水套上部外侧有延伸的法兰,架在外炉壳上部的台阶上,并将外环风道封闭,使水套下部与外炉壳底部间有一定空间,使内、外环风道连通,内环风道与炉口相通,在水套和内炉体上端面紧压着一个炉口圈,炉口圈中心有一与炉口大小相适的孔,中部园周方向有弧形孔将内环风道与炉口相通,弧形孔外侧有一凹口向上的环形凹槽,炉口圈最外缘用螺钉固定在外炉壳上。外炉壳上还设有一个上出风口和一个下出风口,上出风口位于炉口圈上方并有一个可启闭的风门,下出风口位于炉口圈的下方与外环风道相通,在外炉壳上联有一余热灶,上、下出风口都与余热灶内腔相通。在外炉壳上端设有一保温罩以及盖保温罩的槽,在该槽下面设有一台阶放置一个托环和一个密封圈。在炉口圈上还设有一有进出水管的水壶,水壶进水管与水套出水管以软管相连,水壶出水管以软管连接用水管道或容器,水壶底部的环形凸起正好可以卡入炉口圈的环形凹槽中;在炉口圈上另设有分火罩、烤盘和反射罩,分火罩为锥形筒,其下端罩在炉口上,烤盘中心有园形通孔,此孔套在分火罩上,反射罩为局部球面状,挂在保温罩下的小钩上连保温罩一齐盖在炉口上,形成一有上下火力的烘烤装置以供烘烤食物。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关闭上出风口后,盖上保温罩或坐上铁锅或水壶,开鼓风机则强制从炉口出来的余热沿着内环风道下行折入外环风道上行,经下出风口进入余热灶内腔再对余热皿加热,这样热效率和余热利用率非常高,加热水套的水对炉膛和炉口温度影响很小,节省能源;若将米饭煮开后,米饭锅置入余热皿中,打开上出风口风门,坐上铁锅,鼓风炒菜,强力火余热可对余热皿加热用以焖饭;若坐上水壶,鼓风烧水,则可快速供应大量热水(或开水)以供洗浴用(或饮用);换上烘烤装置可以烘烤多种食物。
下列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


图1(图2、图4、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普通烧饭使用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强力火炒菜同时余热焖饭状态;图4是本实用新型快速供应热水(开水)及余热利用状态;图5是本实用新型烘烤食物使用状态。
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2、4、5)所示,内炉体由炉芯6、保温层7和内炉壳15组成,25为外炉壳,其底部中心设有一个与炉芯相适的孔,该孔的外侧设有一个环状凸筋22,内炉壳15卡在上面定位。12为水套,它放置在外炉壳25和内炉壳15所形成的环形空间里,这样在靠近内炉体一侧和靠近外炉壳一侧形成了内环风道13和外环风道14,水套12上的进水管24、出水管11分别从外炉壳底部和侧壁伸出,在外炉壳25底部和水套12下部之间有一定间隙,这样内、外环风道便相通,水套12的上端还延伸出一法兰4,架在外炉壳的台阶上,使水套下端与外炉壳底部留有间隙,该法兰将外环风道上端封闭。在水套和内炉体上端紧压着一个炉口圈9,其中心有一与炉口大小相适的孔,孔上设有可启封闭的封火盖5,中部园周方向设弧形孔将内环风道13与炉口相通,在弧形孔外侧还设有一凹口向上的环形凹槽8,凹槽中可以填充一些耐火密封材料。炉口圈的最外边连同水套上的法兰一起用螺钉固定在外炉壳上。在外炉壳上端设置一个保温罩33以及盖保温罩的台阶10,该槽下面还设有一台阶32,其上设有一个密封圈1和一个托环3以供坐铁锅用。在外炉壳侧面设有一个上出风口31和一个下出风口26,长出风口31位于炉圈9的上方并有一个可启闭的风门2,下出风口26位于炉口圈9的下方与外环风道14相通。外炉壳上还联接一个余热灶28把上、下出风口包括在内,余热灶上还设有一余热皿30用以采集余热。余热灶另一端有烟囱接口29,废气由此经烟囱排出室外。外炉壳下端侧面设有清灰孔16以及盖板17,盖板17用螺钉固定在外炉壳上。外炉壳底部中心设有一与炉芯相适的孔,外炉壳底部下面还联接有切灰装置19、炉灰托20、灰斗21和鼓风机18。烧饭和炒菜时的状态如图2、图3所示,当需要余热焖饭时,直接火将米饭煮开后,饭锅放入余热皿30内,打开风门31,开鼓风机,强力火炒菜的余热进入余热灶28内,余热焖饭。当关上风门31时,余热经内、外环风道对水套加热后进入余热灶内。
在图4所示的快速供应热水(开水)状态中,水套底部进水管24与自来水管联接,水壶34底部截面呈波浪形,其下部边缘的凸起部分正好卡入炉口圈9的凹槽8中,因凹槽8中有密封材料,使水壶34与炉口圈9呈封闭状态。水壶34顶部有一个凸起的空间35作为气室,气室上部装有一针阀控制的汽笛36和出水管37,出水管37伸入水壶34中的长度可以限制水位高度,保证气室35有一定空间。水壶侧面设有进水管38伸入水壶34中的下部。进水管38与水套出水管11用软管联接,水壶出水管37也以软管与用热水的管道或容器联接,这样便可以使水壶34自由移动。快速供应热水(或开水)时,关上风门31开鼓风机,用强力火加热水壶34,余热使水套中的水预热后再进入水壶,则可非常快速地供应热水(开水)。
在图五所示的烘烤食物状态中,分次罩39为锥形筒,其下端罩在炉口上,烤盘40中心有通孔以便套在分火罩39上,反射罩41上有小环挂在保温罩33内上部的小钩上,盖上保温罩33,则反射罩41悬在分火罩39上部用以反射火力,使用时将食物放在烤盘上,上下均有火力对食物加热。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多功能家用煤炉,它包括由炉芯、保温层和内炉壳组成的内炉体、水套、切灰装置及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设有一外炉壳,内炉体固置于外炉壳底部使内炉体与外炉壳之间形成了一个环形空间,在此环形空间设置一个有进出水管的环形水套,其靠近内炉体的一侧和靠近外炉壳的一侧形成了内环风道和外环风道,水套与外炉壳底部之间留有通风空间使内、外环风道相通,在水套上端将外环风道与外炉壳之间封闭,内环风道与炉口相通,在外炉壳上设置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另设置一个余热灶,余热灶内腔一端通上、下出风口与外炉壳相联接,余热灶另一端有烟囱接口,在外炉壳上端设有一保温罩以及盖保温罩的槽,在该槽下面设有一台阶放置托环和密封圈。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煤炉,其特征在于外炉壳上设有上出风口及与之相应的可启闭的风门,上出风口将余热灶内腔与炉口连通。
3.根据权力要求1或2所述的煤炉,其特征在于水套上端向外延伸出一法兰架在外炉壳的台阶上,使水套底部与外炉壳底部之间留有空间,在外炉壳底部中心设有与炉芯相适的孔,该孔的外侧设有固定内炉套的环形凸筋。
4.根据权力要求1、2或3所述的煤炉,其特征在于内炉体和水套上端紧压着一个炉口圈,炉口圈中心有一个与炉口相适的孔,中部园固方向有弧形孔将内环风道与炉口相通,在弧形孔外侧还设有一凹口向上的环形凹槽,炉口圈外缘用螺钉固定在外炉壳上。
5.根据权力要求1、2或2所述的煤炉,其特征在于外炉壳底部设有清灰孔及其盖板,盖板用螺钉固定在外炉壳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炉,其特征在于外炉壳底部设有清灰孔及其盖板,盖板用螺钉固定在外炉壳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煤炉,其特征在于炉口圈上设有一水壶,壶底边缘的环状凸起正好卡在炉口圈的凹槽中,该水壶顶部有一凸起的中空气室,气室中有限制液位高度的出水管和一汽笛,壶体上设有一进水管插入壶内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煤炉,其特征在于炉口圈上设置一分火罩和一个烤盘,分火罩为锥形园筒罩在炉口,烤盘中心有孔以便套在分火罩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多功能家用煤炉,其特征是把内炉体置于外炉壳内,在它们之间的环形空间中设一环形水套,水套与内外炉壳间便形成内、外环风道。内炉体和水套上端压一炉口圈,使外环风道上端封闭,内环风道与炉口相通。铁锅或水壶靠密封圈压在炉口上,余热经内环风道折入外环风道对水套加热后进入联在外炉壳上的余热灶再次利用,热效率极高,对炉膛温度影响较小,在炒菜同时余热焖饭,还可快速烧热水,烘烤食物,热水循环取暖。
文档编号F24B1/00GK2074872SQ9020381
公开日1991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27日
发明者叶林森 申请人:叶林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