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倾斜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1590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倾斜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尤其是关系到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水的组合倾斜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
迄今为止,由本申请人于1986年提出的中国专利号86205728“组合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采用了将集热器和保温水箱组合在一起,加热器可通过吸热板所吸收的太阳光中的热能,不断将热能传递给吸热板与温差隔层板之间形成的水层中并使其温度升高,接着这些加热的水以对流方式向上运动通过上端间隙进入温差隔层板的后面,同时温差隔层板后面温度较低的水向下运动,流过下端间隙进入吸热板的下部,使得吸收太阳中的热能效率提高。此外,这种热水器性能还是比较可靠,成本也是低的。但是,由于由吸热体和吸热板等组成的吸热箱受到温差隔层板后所储贮的较多温度较低水的影响,不能使对流流过下层间隙的水温度迅速上升,从而造成吸热箱中的水有时明显上热下冷不均的现象,使用户难以适从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热水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在吸热板吸收太阳光中的热能后所形成加热板和温差隔层板间的加热的水层中减少受到来自水流流向下层间隙的较冷的水量而增加自身向下的热传导,有效地减小吸热箱中水的温差的组合倾斜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倾斜式家用热水器,包括外壳,底板,玻璃面板,出水口兼溢气口,进水口,吸热体,定位块,吸热板,绝热层,温差板龙骨及温差隔层板,其中,所述外壳和吸热体的侧面做成上宽下窄,所述玻璃面板,吸热板的板面和温差隔层板的前或后边沿线构成的平面相对于吸热体的底面自上而下向内倾斜,各板面与吸热体底面的交角为α=4~15°。
以上经改进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由于可在不改变加热器吸热箱的容积下使吸热箱中的水的容量上大小下,在太阳光通过玻璃面板照射到吸热板并传递给吸热板与温差隔层板所形成间隙中的水层,使这二板间水层温度上升,水向上运动通过上端间隙进入温差隔层板后,而该温差隔层板后面温度较低的水因从上至下容量减小,在向下运动中相对地与温差隔层板前面的水层的对流相对减少,而与此同时却使温差隔层板前面的水层产生或增加了从上至下的热传导,使吸热箱中的水上热下冷比率减小,即温差比原来减小,也使瞬时吸收太阳的能量增加。此外,以上改进的加热器在容积不变的情况还增加了采光面积,所以它的热效率比原来的要高0.3~0.4,最高系统热效率η可达0.8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家用热水器的正视图;图2是
图1的A-A视剖图。
请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组成和构成情况如下它的外形如一只扁平的方形的箱子,包括外壳1,上面有3毫米厚的玻璃面板9,外壳1的上框板21下框板为22,上框板21比下框板20高3~4倍,外壳的二侧板是倾斜的,外壳1的内侧四周垫有保温的绝热层7,采用玻璃纤维材料或泡沫塑料。外壳1的上面装有上部进水口2,下部出水兼溢气口6,外壳1的下面装进出水口4,进水口2和进出水口4之间有进水管3。外壳后为底板14,外壳1底板14和玻璃面板9构成一密封箱体,内部装有吸热体17并通过定位块8加以固定定位。玻璃面板9下有一块固定在吸热体17框架上的吸热板10。在吸热板10下安装温差板龙骨12,其上设有若干温差隔层板11并呈百叶窗式结构,在顶端和底端与吸热体12之间留有间隙各为12-40毫米,本实用新型中为15毫米,温差隔层板11的条板之间各留有间隙6毫米,温差隔层板11的材料可以是导热系数较小的木材或其它无毒的塑料做成。温差隔层板11是由16~19块条板组成,每条板的厚度为6毫米,沿热水器平面的宽度为50毫米,倾斜的条板的最高端与吸热板10的间隙为8毫米,倾斜条板的最低端与吸热板10的间隙为8毫米,倾斜条板的最低端与温差板龙骨12的底部距离在15~30毫米。吸热板10的厚度为0.75毫米白铁皮经机械拉毛后涂刷上炭黑和黑板漆。床垫16是8毫米厚的橡胶法兰圈,整个热水器的外形尺寸为长1米,宽1米,厚0.16米,平均高0.16米(上高0.22米,下高0.10米),而其中玻璃面板9,吸热板10以及温差隔层板11前或后侧边相连构成的平面互相平行,而与吸热体17相对的垂直面延伸相交,交角为α=4~15°。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倾斜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外壳,底板,玻璃面板,出水兼溢气口、进水口,吸热体,定位块,吸热板,绝热层,温差板龙骨及温差隔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吸热体的侧面做成上宽下窄,所述玻璃面板,吸热板板面和温差隔层板的前或后边沿线构成的平面相对于吸热体的底面自上而下向内倾斜且各板面与吸热体底面的交角为α=4~15°。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倾斜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外壳,底板,玻璃面板,进出水口,吸热体,吸热板,绝热层,温差板龙骨及温差隔层板,其中,外壳和吸热体的侧面做成上宽下窄,玻璃面板,吸热板的板面和温差隔层板的前或后边沿线构成的平面相对于吸热体的底面自上而下向内倾斜且各板面与吸热体底面的交角为4~15°可在不改变容积下使减少较冷的水向下对流和增加加热水层水的热传导从而改善加热箱中上热下冷现象及提高热效率。
文档编号F24J2/22GK2164527SQ93217559
公开日1994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日
发明者陈喜德 申请人:陈喜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