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排烟气的多功能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7466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排烟气的多功能火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炉灶类在本实用新型实现以前,一般家庭使用的燃煤取暖炉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功能少,效率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人曾发明出专利号为92204236.5,名称为″高效多功能火炉″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发明虽然能够大大提高火炉的热性能,但在使用中需将蜂窝煤炉膛提升到炉腔的上部,使用者操作不便,而且无实际意义。另外,该发明的导火筒结构简陋,容易造成大量的热损失,导致使用炊具时火力不足。同时,该发明的结构无法达到长时间燃烧的目的。而且,在使用炊具时容易向室内散发烟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排气的多功能火炉,从而解决了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一个外侧带有保温层的炉体,可置于炉体上端的多片组合顶盖,炉体的侧表面处有一与其铰接的炉门,炉体的下部有一带有铰接的灰门的灰箱,所述的灰门中部有一插板。炉体内有可设置于炉膛上的炉架或柴箅,以及火炉的专用炊具。其特征在于炉体内设置有可取出的直体炉膛和曲线炉膛;炉体的上部设置了一个带有排烟孔的环形烟道,该环形烟道的外侧可包覆防热罩;在与环形烟道相通的烟囱靠近炉体的一端有一个外侧带有波浪形散热片的矩形散热器;所述的灰箱内有一可取出的灰斗;所述的炉膛的上端面可设置一组合套;所述的专用炊具使用以薄钢板压制的端面有沟槽,外周带有翻边的环形端架,端架上相隔180的位置上各有一端把。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取暖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专用炊具的环形端架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矩形散热器示意图。
附图中,炉体(1)的形状为筒形,下部为灰箱(2),炉体上端的炉口处有多片组合顶盖(3),炉体的上部侧面有一与其铰接的炉门(4),炉体上端的圆周方向上有截面呈半圆形的环形烟道(5),该环形烟道的内表面上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排烟孔(6),其外表面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防热罩(7)的上部形状与环形烟道相同,内径大于环形烟道的外径,其下部形状与炉体相同,内径大于炉体的外径,在其金属外壳内夹有隔热材料。安置时,该隔热罩以两个结构相同,形状相对的半圆体对接包覆于环形烟道与炉体的相应部位的外层。当用于取暖时,可将该防热罩取下。炉体下部的灰箱内设置了一个可通过灰门(8)取出的灰斗(9),该灰门铰接于灰箱的前侧,灰门上有插板,灰箱的低部可以设置有脚轮(10)。
所述的炉体的炉腔内设置了一个曲线炉膛(11),该炉膛为填充有隔热材料的金属夹层结构,可内衬炉瓦,其外径小于炉体的内径。安置时,可将曲线炉膛可放置于炉体内灰箱的上端面上。在所述的曲线炉膛内,取出炉瓦后,还可以设置一个直体炉膛(12),其结构同样为填充有隔热材料的金属夹层结构,其上端外径上有一翻边,该翻边的外径小于炉体的内径,大于曲线炉膛的内径。直体炉膛简体部分的外径小于曲线炉膛的最小内径,安置时,可将直体炉膛以其上端的翻边悬挂于曲线炉膛的上端面上,使简体部分位于曲线炉膛内,内衬炉瓦,下端装有炉箅(13)。
所述的炉架或柴箅(14)的外径大于曲线炉膛上端面的内径,使用时,可将其置于曲线炉膛的上端面或直体炉膛上端的翻边上,炉架的内腔有大孔,柴箅为具有多孔的金属板。所述的柴箅适用于烧柴草时使用。
使用时,如果以现有的蜂窝煤作燃煤,可以使用直体炉膛,使用其他燃煤时,可将直体炉膛取出后,在曲线炉膛内置炉瓦即可使用。当需长时间燃烧时,可以在炉膛的上端置一组合套(15),以增加炉体内燃煤的存蓄量,延长一次燃烧的时间。所述组合套的外径小于炉体的内径,内径等于直体炉膛的内径,在内径的圆周上有夹有隔热材料的保温层,可内衬炉瓦。
在所述环形烟道外侧的烟囱上,设置有一个其外表面带有波浪形散热片的矩形散热器(16)。该散热器的两侧分别有一与两侧烟囱相接的过孔,其内部在与烟囱的轴线呈正交的方向上垂直焊接一隔板(17),隔板的两端与散热器的侧壁之间存有一定空隙,以使进入散热器内的烟气在隔板的作用下,通过隔板的两端进入散热器另一侧的烟囱,从而延长了烟气在散热器中存在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专用炊具时,应使用专用的环形端架及锅盖进行操作。
所述的端架为以薄钢板压制成的端面可有沟槽形状,外周带有翻边的环形结构,在其上相距180°的位置上各有一端把,在端面上有二个压制成的小压板(18);以与炊具上端翻边上的缺口相对应。使用时,将炊具端架从炊具的下方通过端架上的小压板与炊具上端翻边上的缺口相对应后,使端架与炊具相对转动一定的角度,即可使炊具与端架相互的配合使用。所述端架上端面的沟槽,利用锥形结构的炊具锅体形状,使炉腔内与炉外的空气相通,利用内外气体的压力差,使端架外的气体被吸入炉腔内,并通过环形烟道被排出炉外。
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蒸锅、煮水桶、煎锅、炒锅的锅盖形状与一般常用的无异,但其直径大于炊具上沿的外径,当盖上锅盖时,盖边沿可支撑于炊具的端架上。这种配合关系可以保持炊具在盖上锅盖时向外散发的烟气经过锅盖与端架的配合,通过端架上的沟槽被吸入炉体内,并被排入烟囱内,有效地防止了烟气在炉体外的散发。
所述的煮水桶及热水器的桶体为锥形。底面为平面,并可置于端架上。由于其桶体的锥形结构,可以大大增加炊具的受热面积,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炉体使用1.2—1.5m/m钢板焊制,外型最大尺寸为400×740m/m,可供暖面积为35m2在使用组合套的情况下,一次性装入封窝煤后可不封火正常燃烧24小时,冬季可保持室温在24小时内达18--20℃,而且使用炊具时,在盖上锅盖的情况下,室内绝无烟气外溢,使用效率大大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可排烟气的多功能火炉,包括一个外侧有保温层的炉体,可置于炉体上端的多片组合顶盖,炉体的侧表面处有一与其铰接的炉门,炉体的下部有一带有铰接的炉门的灰箱。所述的灰门中部有一插板。炉体内有可设置于炉膛上的炉架或柴箅。以及火炉的专用炊具,其特征在于炉体内设置有可取出的直体炉膛和曲线炉膛;炉体的上部设置一个带有排烟孔的环形烟道,该环形烟道的外侧可包覆防热罩;在与环形烟道相通的烟囱靠近炉体的一端有一个外侧带有波浪形散热片的矩形散热器;所述的灰箱内有一可取出的灰斗;所述的炉膛的上端面可设置一组合套;所述的专用炊具使用以薄钢板压制的端面有沟槽,外周带有翻边的环形端架,端架上相隔180°的位置上各有一端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线炉膛可放置于炉体内灰箱的上端面上,直体炉膛上端外径上有一翻边,该翻边的外径小于炉体的内径,直体炉膛的筒体的外径小于曲线炉膛的最小内径,安置时,可将直体炉膛悬挂于曲线炉膛的上端面上,筒体内衬炉瓦,下端装有炉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套的外径小于炉体上部的内径,其内径等于直体炉膛的内径,在其内径的圆周上有保温层,可内衬炉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烟道的内壁上有均匀排列有若干个排烟孔,外壁的截面为半圆形,并有排烟孔与烟囱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热罩的上部形状与环形烟道相同,其内径大于环形烟道的外径,其下部形状与炉体相同,其内径大于炉体的外径,在其金属外壳内夹有隔热材料,安置时,该防热罩可包覆于环形烟道与炉体的相应部位的外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散热器的两端有分别与两侧烟囱相通的过孔,在其内部,在与所述烟囱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焊有一隔板,该隔板的宽度小于散热器内部的宽度,使隔板的前后两端与散热器内侧前后两端之间留有一定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专用炊具的外沿上相隔180°的位置上各有一缺口;在所述的端架上相隔180°的位置上各有一冲压成的小压板,该压板与专用炊具外沿上的缺口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专用炊具所使用的锅盖的直径大于炊具的上沿外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外侧带有保温层的炉体,炉体下部的灰箱,可取出的曲线炉膛及直体炉膛,炉体的上端有环形烟道及保温套,烟囱上有带有波浪形散热片的散热器,以及与本实用新型配套使用的炊具,炊具的环形端架。本实用新型可以1.2-1.5m/m钢板焊制,可供取暖面积为35m
文档编号F24B5/02GK2233514SQ9522490
公开日1996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12日
发明者杨松坚 申请人:杨松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