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全自动燃气热水器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022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全自动燃气热水器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排气装置。
目前,现有技术中燃气热水气的排气装置大多采用与燃气热水器上的出烟口径相同的排气管进行排烟气,这种排气管的缺点是直径大,所占空间大,影响房屋的美观,并且安装困难,由于出口端口径太大,容易产生倒烟,影响正常排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气管直径小、容易安装、排气效果好、不易产生倒烟的微型全自动燃气热水器排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由大小头接口(1)、微型细软管(2)、排气风扇(3)、气敏探头(4)、开关控制电路(5)组成,大小头接口(1)的大口端可卡套在燃气热水器的排烟气口上,微型细软管(2)的一端卡套在大小头接口(1)的小口端上,排气风扇(3)装在微型细软管(2)的另一端口上,气敏探头(4)安装在燃气热水器上,开关电路(5)由变压器、整流电路、TWH8778开关集成块、电阻R1~R3、及470u和100u两只电容组成,变压器的次极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负极接电容的负极和气敏探头(4)的负极以及开关集成块的4脚和排气风扇(3)的负极接线端,整流电路的输出正极接470u电容的正极和R1的一端,R1的另一端接100u电容的正极和R2、R3的一端及开关集成块的1脚,R2、R3的另一端分别接气敏探头(4)的正极,R3的调节端接开关集成块的5脚,开关集成块的2、3脚接排气风扇(3)的正极接线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排气管直径小,安装时只需在墙上或窗户的玻璃上开个小孔即可安装,因而安装十分容易,并且所占空间小、不影响房屋的美观;另外由于采用了排气风扇进行强行排气,所以排气效果好、不会产生倒烟。使用时,将开关控制电路(5)的电源插头插在交流电源插座上即可,这时如果使用燃气热水器,气敏探头(4)的电阻值变化,开关控制电路(5)自动导通,排气风扇(3)工作进行排气;当停止使用燃气热水器时,气敏探头(4)恢复正常值,开关控制电路(5)自动关断,排气风扇(3)断电停止工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大小头接口(1)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微型细软管(2)采用直径为2公分的金属软管制作、排气风扇(3)采用市场上出售的成品、气敏探头(4)采用市场上出售的成品其型号为HQ-1、开关控制电路(5)中的开关元件采用型号为TWH8778的开关集成块,将大小头接口(1)的大口端卡套在燃气热水器的排烟气口上,微型细软管(2)的一端卡套在大小头接口(1)的小口端上,排气风扇(3)装在微型细软管(2)的另一端口上,气敏探头(4)安装在燃气热水器上,开关电路(5)由变压器、整流电路、TWH8778开关集成块、电阻R1~R3、及470u和100u两只电容组成,变压器采用220V9V的变压器,变压器的次极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负极接电容的负极和气敏探头(4)的负极以及开关集成块的4脚和排气风扇(3)的负极接线端,整流电路的输出正极接470u电容的正极和R1的一端,R1的另一端接100u电容的正极和R2、R3的一端及开关集成块的1脚,R2、R3的另一端分别接气敏探头(4)的正极,R3的调节端接开关集成块的5脚,开关集成块的2、3脚接排气风扇(3)的正极接线端。
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全自动燃气热水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大小头接口(1)、微型细软管(2)、排气风扇(3)、气敏探头(4)、开关控制电路(5)组成,大小头接口(1)的大口端可卡套在燃气热水器的排烟气口上,微型细软管(2)的一端卡套在大小头接口(1)的小口端上,排气风扇(3)装在微型细软管(2)的另一端口上,气敏探头(4)安装在燃气热水器上,开关电路(5)由变压器、整流电路、TWH8778开关集成块、电阻R1~R3、及470u和100u两只电容组成,变压器的次极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负极接电容的负极和气敏探头(4)的负极以及开关集成块的4脚和排气风扇(3)的负极接线端,整流电路的输出正极接470u电容的正极和R1的一端,R1的另一端接100u电容的正极和R2、R3的一端及开关集成块的1脚,R2、R3的另一端分别接气敏探头(4)的正极,R3的调节端接开关集成块的5脚,开关集成块的2、3脚接排气风扇(3)的正极接线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全自动燃气热水器排气装置,它由大小头接口(1)、微型细软管(2)、排气风扇(3)、气敏探头(4)、开关控制电路(5)组成。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排气管直径小,安装时只需在墙上或窗户的玻璃上开个小孔即可安装,因而安装十分容易,并且所占空间小、不影响房屋的美观;另外由于采用了排气风扇进行强行排气,所以排气效果好、不会产生倒烟。
文档编号F24H9/02GK2278897SQ9621471
公开日1998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11日
发明者李克平, 李歆 申请人:李克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