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两用电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2877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暖两用电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扇,尤其是一种冷暖两用的电扇。
传统的电扇,一般只能供夏季纳凉使用、而油汀、石英取暖器及暖风机等又只能冬季取暖用,且普遍存在热空气流动不快、不畅,室内升温不快、不均的问题,纳凉和取暖两者很难兼容,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风扇和暖风机在使用中的不足,设计一种冬夏两季均能使用的冷暖两用电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暖两用电扇,它包括有电机、扇叶、前护罩或前转页、后护罩,其特征在于对应扇叶前方或后方的位置在护罩或电机支架上装有呈多圈或多排展开结构的电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电扇中增设了电热装置,将传统的风扇和暖风机只能单季使用扩展成全年的冬夏两季均能使用,减少了家庭的重复投资。同时,风扇的出风面大,冬季使用时,温升快,室温均匀,并可通过转页不断改变风向,使其吹出的热风更加柔和舒适。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
图1的后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4是图3的侧视断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后视局剖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图1~6,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热装置1可采用电热丝,也可采用陶瓷发热晶体。在电扇体2的后部对应后护罩3的后部位置最好连有可拆卸的集风罩4,该集风罩4周壁为封闭体,其后表面中部为网状进风通道面5,使得空气无法从电扇后护罩3的四周进入,只能从后护罩3的中间部位进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均以鸿运电扇为例,因为这种电扇几乎不用改动即可安装电热装置组成冷暖两用电扇,对于其他落地扇或台扇也同样适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如
图1、2,其电热装置1设置在集风罩4内。此时在集风罩4内连有至少三个的耐热绝缘支承片6(如耐热陶瓷片),各支承片6上均开有多个孔槽7,
图1、2中为六个支承片6,它们固装在集风罩4的六个筋板8上,各支承片6的孔槽7可为齿状孔槽,电热丝1就盘绕在各支承片6的孔槽7内构成多圈展开结构的电热装置。电热丝1均为1000~1500W的优质电热丝,考虑到电扇的两用兼顾性,电热丝的风阻系数不能大,所以电热丝1安装时拉开的圈距较大,风阻系数远小于电扇的后护罩3和前转页9,故夏季使用时决不会影响电扇的出风量。电热装置1若采用陶瓷发热晶体,则可省去支承片6直接安装在集风罩4内。图2中的电源插头10为集风罩4内的电热装置1的电源插头,此时可在电扇体2的后表面上设有专用电源插孔,供电源插头10插入接通电源。这样当取暖使用时,冷空气首先不断从集风罩4的中部网状进风通道面5进入,被电热装置1加热后变成热空气从电扇后护罩3的中部进入电扇体2并不断被扇叶11吹出送入房间,前转页9在转页电机12的带动下旋转以改变出风的风向,从而使室内迅速均匀升温,且热风柔和舒适。这里集风罩4的作用有二,一是限制电扇的进风量,因为进风量过大,会使出风热量不够,二是阻止冷空气从后护罩3的四周进入,强制冷空气只能从后护罩3的中间部位进入,保证出风的热量。集内罩4的网状进风通道面5除保证进风外,还具有防止人手碰触电热装置1的安全作用。本实用新型在夏天使用时,可先拔下电源插头10,然后将集风罩4外缘上的弹性卡脚13与电扇体2后表面对应位置的卡槽脱开即可将集风罩4及其电热装置1一同取下收藏,电扇体2恢复原样供夏季纳凉使用,到冬季再装上集风罩4即可。装卸十分方便。
集风罩4也可与电扇体2的后部采用凹凸点相对固定结构连接,此时集风罩4的周壁封闭体上可开有与后护罩3四周槽缝相吻合的条形槽口,使得转动集风罩4时,其周壁上的各条形槽口与后护罩3四周的对应槽缝或重合开通四周风道或错开关闭四周风道,前者用于夏季使用,后者用于冬季使用,此时集风罩4及其电热装置1始终不用取下。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如图3、4、5,其至少三个的耐热绝缘支承片6安装在位于扇叶11前部的电机支承架14上,电热丝1盘绕其上构成多圈展开结构的电热装置(对于落地或台扇,由于无电机支承架,则各支承片也可安装在前护罩上)。此时集风罩4内无电热装置1,它可为一环形封闭罩体,直接罩装在后护罩3的四周外壁上,它在电扇冬季使用时装上,夏季使用时取下即可,其工作原理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装置1也可安装在后护罩3上,此时扇叶11与后护罩3之间的间距加大,在后护罩3上向前连有至少三个的耐热绝缘支承片,其上盘绕多圈电热丝即可。此时集风罩4的结构可与第二个实施中的相同。
本实用新型在电扇电机15的外壳后端连有3~4片冷却旋风片16,因为电热装置1工作时电机15周围的温度会有所升高,为确保电机15不会过热,则加设了冷却旋风片16,以向电机15提供足够的冷却风量。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其中20为气囊式电源遥控开关(探孔),该遥控开关无需对向,无需用电池,控制距离达8米,使用十分方便可靠,21为总保险丝,22为温度保险丝,23为转页开关,24为定时开关,它在120分钟内定时关闭。图中C1为降压电容,当风扇高低档开关17处于低档位时,通过电容C1向转页电机12和电扇电机15降压供电。电容C2为电机起动激励电容。风扇高低档开关17是根据电扇冷暖两用特性而设置的,它将电扇的三档风速扩展为六档,高速部分专供夏季大风量时使用,低速部分供冬季取暖时使用,也可在夏季需要微风时使用。三档风速开关18在高低档开关17的控制下,实际上具有六档风速选择。两档电热开关25用于控制电热装置1的电源通断,可选择1300W、1800W(或900W、1500W等)两档制热功率,这样就不要在三档风扇开关18上引出电源再给电热开关,否则会与电机15发生相互牵制,甚至烧坏电机。温控保护继电器19采用冷热变形记忆钢片控制触点开关构成,它安装在电热装置1的附近,当电热装置1发热工作时,如果电扇电机15万一发生异常停转不送风或使用者风速选择过低,或因放置不当,电扇体2进出风不畅时,则电热装置1一旦升温过热,继电器19会立即切断电源,保证电扇不因过热而损坏,而温度下降后又会自动恢复通电。
权利要求1.一种冷暖两用电扇,它包括有电机、扇叶、前护罩或前转页、后护罩,其特征在于对应扇叶前方或后方的位置在护罩或电机支架上装有呈多圈或多排展开结构的电热装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暖两用电扇,其特征在于电热装置可采用电热丝,也可采用陶瓷发热晶体。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暖两用电扇,其特征在于最好在电扇后部对应后护罩后部位置连有可拆卸的集风罩,该集风罩周壁为封闭体,其后表面中部为网状进风通道面,使得空气无法从电扇后护罩的四周进入,只能从后护罩的中间部位进入。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暖两用电扇,其特征在于集风罩也可为一环形封闭罩体,它直接罩装在后护罩的四周外壁上。
5.按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冷暖两用电扇,其特征在于电热装置最好设置在集风罩内。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暖两用电扇,其特征在于可在集风罩内连有至少三个的耐热绝缘支承片,各支承片上均开有多个孔槽,电热丝就盘绕在各支承片的孔槽内,构成多圈展开结构的电热装置,若电热装置为陶瓷发热晶体,则可省去支承片直接安装在集风罩内。
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暖两用电扇,其特征在于至少三个的耐热绝缘支承片也可安装在位于扇叶前部的电机支架上,电热丝盘绕其上构成多圈展开结构的电热装置,对于落地扇或台扇,各支承片则可安装在前护罩上。
8.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暖两用电扇,其特征在于电热装置也可安装在后护罩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暖两用的电扇,它包括有电机、扇叶、前护罩(或前转页)、后护罩,其特点是对应扇叶前方或后方的位置在护罩(或电机支架)上装有呈多圈或多排展开结构的电热装置。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风扇只能单季使用扩展成全年的冬夏两季均能使用,其风扇的出风面大,冬季使用时,温升快,室温均匀,并可通过转页不断改变风向,使其吹出的热风更加柔和舒适。
文档编号F24D5/00GK2280867SQ9720977
公开日1998年5月6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29日
发明者张之杜 申请人:张之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