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449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贮水式电热水器。
现有的贮水式电热水器普遍使用电热管作为管热元件,电热管置于热水器箱体内,直接与水接触,这种电热水器的结构虽比较简单,但一旦电热元件的绝缘层损坏,会使箱体及水带电,造成安全事故,直接在瞬间危及使用者的生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的贮水式电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1、内胆3、出水管9、进水管10和外壳1与内胆3之间的驱动电路8、外壳1和内胆3之间还设有磁棒7,磁棒7上绕制高频线圈6,内胆3内设有铁磁电热元件5,铁磁电热元件5与磁棒7组合成一封闭磁回路。进水管10上还可增设上回阀11和控制阀12,进水管10的进水口位于内胆3的底部,出水管9的出水口位于内胆3的上部。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高频线圈绕制在外壳和内胆之间的磁棒上,不直接与内胆中的水接触,置于内胆中的铁磁电热元件与磁棒组成一封闭磁回路,高频线圈通电后使电磁电热元件受高频磁场激励发热,加热内胆中的水,故通电元件不直接与水接触,使用安全可靠,能有效消除普通贮水式电热水器的不安全隐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保温填充料、3-内胆、4-加热室、5-铁磁电热元件、6-高频线圈、7-磁棒、8-控制驱动电路、9-出水管、10-进水管、11-止回阀、12-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内胆3、外壳1可用工程塑料或不锈钢制作。控制驱动电路8置于外壳1与内胆3之间。外壳1上安装水温控制旋钮,工作指示灯等显示元件。进水管10的下部设有止回阀11和控制阀12以控制进水量7,防止水倒流和杂物进入加热室4。进水管3的出水口位于内胆3底部,内胆3内还可设一防漏罩,防止冷水进入内胆后上冲直接与热水混合,使冷水经铁磁热元件加热后再上升至较高水位,保证热水利用率。控制驱动电路8为已有技术,输出高频电流应大于20KHZ。磁棒7由粉未磁粉制作,高频线圈6绕制在磁棒7外部。铁磁电热元件5位于内胆3内并与磁棒7组成一封闭回路,内胆3内腔为加热室4。进水后铁磁电热元件5直接对水加热,该铁磁电热元件可制作成园柱栅栏状,也可制作成蜂窝状结构,以增加换热面,缩短加热时间。
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外壳1、内胆3、出水管9、进水管10和外壳与内胆3之间的控制驱动电路8,其特征为外壳1和内胆3之间设有磁棒7,磁棒7上绕制高频线圈6,内胆3内设有铁磁电热元件5,铁磁电热元件5与磁棒7组合成一封闭磁回路。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为进水管10上设有止回阀11和控制阀12,该进水管的进水口位于内胆3底部,出水管9的出水口位于内胆3上部。
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为内胆3和外壳1之间有保温填充料2。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为所述的铁磁电热元件5为园柱栅栏状或蜂窝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贮水式电热水器,它由外壳、内胆、进出水管和控制驱动电路等组成,其主要特征是外壳与内胆间设有外壁绕制有高频线圈的磁棒,该磁棒与内胆中的铁磁电热元件组成一封闭回路。本实用新型的通电元件不直接与水接触,可有效消除普通贮水式电热水器的漏电事故,故使用方便安全,热效率高。
文档编号F24H1/20GK2336265SQ97243310
公开日1999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26日
发明者史蓉晖 申请人:史蓉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