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487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机,特别是涉及其排水盘的构造,该排水盘用于回收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等。
在空调机中,为了回收换热器所产生的冷凝水,在换热器下方设置排水盘。冷凝水从设在该排水盘底部的排水口、通过排水软管等排到空调机的外面。而由于排水盘内有冷凝水,因而为了不使排水盘外表结露,在排水盘上粘贴有隔热材料。
具有上述传统结构的空调机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隔热材料在排水盘上粘贴不合适,而使部分隔热材料脱落时,可能会影响前板等的镶嵌构件,从而影响安装效果。并且,增加了隔热材料所需的成本,同时,因为必须有粘贴工序,从而也增加了制造成本。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机,该空调机不使用上述的隔热材料,便可防止排水盘上的结露水流下。
为了完成解决上述课题的目的,所述的发明设有换热器以及设在该换热器下方的排水盘,上述排水盘设有主流槽和辅助槽。其中,主流槽用于接收换热器上流下的冷凝水,辅助槽设计在主流槽外周,用于回收上述主流槽外壁面上产生的结露水。
所述的发明是在上述排水盘的最低位置设置排水口,用于排出上述冷凝水或上述结露水;并且,上述主流槽和上述辅助槽在该排水口附近连通。
所述的发明是上述辅助槽的上端缘比上述主流槽的上端缘高。
所述的发明是在上述的发明中,上述排水盘设有排水口、流路、合流孔,其中,排水口设在排水盘纵向两侧、用于排出上述冷凝水或上述结露水,流路的一端连接上述排水口、另一端连通上述主流槽,合流孔设在该流路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与上述辅助槽连接;在上述排水盘的一侧带有排水软管,该排水软管从该排水口侧插入上述流路,用于排出上述冷凝水或上述结露水;在上述排水盘的另一侧设有能自如地拆装的排水管帽,该排水管帽从该侧排水口侧插入该侧流路,对该侧合流孔与上述主流槽进行液封,并对该侧排水口进行液封。
所述的发明是在上述的发明中,上述排水管帽设有本体、第1密封件、以及第2密封件,其中,本体配置在上述流路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第1密封件设在该本体位于上述合流孔与上述流路的另一端之间的部位,并对上述合流孔与上述主流槽进行液封,第2密封件设在上述本体位于排水口外部的部位,并对上述排水口进行液封。
根据上述的装置可得到以下的效果。即,根据发明,由于设在该换热器下方的排水盘,通过主流槽接收换热器上流下的冷凝水、并通过兼作空气隔热层的辅助槽回收上述主流槽外壁面上产生的结露水,所以,即使不设隔热材料,也可防止结露水滴落到空调机外部。
根据发明,由于主流槽和辅助槽在排水盘最低位置设计的排水口附近连通,所以,可防止主流槽内的冷凝水流入辅助槽,并且可防止辅助槽的外壁面生成结露水。
根据发明,即使不管什么原因使辅助槽的排水口侧堵塞,而导致结露水溢出的时候,结露水也可流入主流槽。
根据发明,由于主流槽与辅助槽之间由排水管帽进行液封,所以,可防止冷凝水从主流槽流入辅助槽。
根据发明,由于利用第1密封件对合流孔与主流槽进行液封、利用第2密封件对排水口进行液封,所以,可防止主流槽与辅助槽连通、并堵住排水口,同时,可减小排水管帽本体插入流路时的阻力,使其易于插入。


图1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空调机主要部分的断面图。
图2组装在该空调机上的排水盘主要部分的示意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
图3该排水盘的局部侧视图。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空调机10的主要部分的断面图。空调机10设有换热器20、以及设在该换热器20下方的排水盘30。
排水盘30设有沿换热器20设置的排水盘本体31。排水盘本体31的底板32如图3所示那样,从空调机10的前侧向后侧形成缓坡形。另外,在排水盘本体31两端部31a、31b(31b图中未示出)的底板32上最低的位置,形成排水口33a、33b(33b图中未示出)。并且,在排水口33a、33b上形成圆筒状的构件34,构件34与后面所述的主流槽41连通,形成流路R。另外,排水口33a用后面所述的排水管帽50堵住,而排水口33b连接排水软管(图中未示)。
排水盘本体31被与换热器20平行延伸的隔板40隔开。并且,隔板40的上端缘40b设在比上述排水盘本体31的上端缘31c更低的位置。
另一方面,图1中隔板40的右侧,形成直接接收来自换热器20的冷凝水的主流槽41,而图1中隔板40的左侧,形成使来自换热器20的冷凝水不流下的辅助槽42。
隔板40,如图2(a)、(b)所示那样,形成弯折部分40a,使排水盘本体31的两端部31a、31b的辅助槽42与构件34的侧壁34a相连通。另外,图3中35所指为侧壁34a上形成的合流孔。在对应该流路R的合流孔35的合流位置G,如后面所述那样,让来自主流槽41的冷凝水和来自辅助槽42的结露水合流。
在排水口33a上,如图3所示那样插入排水管帽50。这样,由于排水盘30的冷凝水或结露水从图中未示一侧的排水口33b通过排水软管排出,所以,另一侧的排水口33a用排水管帽50堵住。排水管帽50设有圆柱形的帽本体51、突起部52(第1密封件)、以及突起部53(第2密封件),其中,帽本体51插入连通排水口33a的流路R内,突起部52(第1密封件)设在该帽本体51前端(另一端)并对流路R进行液封;突起部53(第2密封件)设在帽本体51的排水口33a外侧。
在这样构成的空调机10上,如下所述那样,可回收从换热器20流下的冷凝水。即,当空调机10运转时,冷凝水从换热器20滴落到主流槽41内。由于冷凝水的冷却,隔板40靠辅助槽42的一侧结露。该结露而生成的结露水由辅助槽42回收。
主流槽41内的冷凝水沿排水盘本体31的底板32流下,并被导向流路R的入口R′。而辅助槽42内的结露水沿排水盘本体31的底板32流下,并被导向合流孔35。
排水口33a,如上所述那样,用排水管帽50堵住。这时,由于在流路R的入口R′与合流孔35之间利用突起部52进行液封,所以,主流槽41与辅助槽42不连通。因此,回收到主流槽41中的冷凝水不会流入辅助槽42,从而在辅助槽42的外壁,即排水盘30不会结露。另外,由于突起部53将排水口33a堵住,所以,来自主流槽41的冷凝水和来自辅助槽42的结露水不会从排水口33a漏到排水盘30的外面。
排水管帽50,由于只有突起部52和突起部53与构件34的内壁接触,所以,可减小拆装时的摩擦阻力,易于插入。
另外,在排水口33b上,由于没有装排水管帽50,所以,来自主流槽41的冷凝水和来自辅助槽42的结露水在合流位置G合流,并通过排水软管排到空调机10外。而且,由于合流位置G设在底板32上最低的位置,所以,自主流槽41的冷凝水不会倒流入辅助槽42内。
另一方面,由于隔板40的上端缘40b比排水盘本体31的上端缘31c低,所以,即使不管什么原因使排水口33b侧的合流孔35堵塞,而导致结露水从辅助槽42溢出,结露水也可流入主流槽41一侧。
如上所述那样,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空调机10上,由于可回收因换热器20上流下的冷凝水而在排水盘上产生的结露水,所以,可不必设置为防止排水盘结露的隔热材料。从而可减少空调机10的组装工序,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由于可防止冷凝水从主流槽41流入辅助槽42,所以,可防止排水盘本体31由于辅助槽42内有冷凝水而结露。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形式,不超出本发明宗旨范围的各种可实施的变形形式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根据所述的发明,即使不设隔热材料,也可防止结露水滴落到空调机外部。
根据所述的发明,可防止主流槽内的冷凝水流入辅助槽,并且可防止辅助槽的外壁面生成结露水。
根据所述的发明,即使不管什么原因使排水口侧堵塞,而导致结露水从辅助槽溢出的时候,结露水也可流入主流槽。
根据所述的发明,可防止冷凝水从主流槽流入辅助槽。
根据所述的发明,可防止主流槽与辅助槽连通、并堵住排水口,同时,可减小排水管帽本体插入流路时的阻力,使其易于插入。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机,该空调机设有换热器以及设在该换热器下方的排水盘,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水盘,设有主流槽和辅助槽。其中,主流槽用于接收换热器上流下的冷凝水,辅助槽设置在主流槽外周,用于回收上述主流槽外壁面上产生的结露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排水盘的最低位置设置排水口,用于排出上述冷凝水或上述结露水;并且,上述主流槽和上述辅助槽在该排水口附近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槽的上端缘比上述主流槽的上端缘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水盘设有排水口、流路、合流孔,其中,排水口设在排水盘纵向两侧、用于排出上述冷凝水或上述结露水,流路的一端连接上述排水口、另一端连通上述主流槽,合流孔设在该流路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与上述辅助槽连接;在上述排水盘的一侧带有排水软管,该排水软管从该排水口侧插入上述流路,用于排出上述冷凝水或上述结露水;上述排水盘的另一侧设有能自如地拆装的排水管帽,该排水管帽从该侧排水口侧插入该侧流路,对该侧合流孔与上述主流槽进行液封,并对该侧排水口进行液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水管帽设有本体、第1密封件、以及第2密封件,其中,本体配置在上述流路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第1密封件设在该本体位于上述合流孔与上述流路的另一端之间的部位,并对上述合流孔与上述主流槽进行液封;第2密封件设在上述本体位于排水口外部的部位,并对上述排水口进行液封。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机,即使不使用隔热材料,也可防止排水盘的结露水落下。该空调机设有换热器20以及设在该换热器20下方的排水盘30。排水盘30设有主流槽41和辅助槽42。其中,主流槽41用于接收换热器20上滴落下来的冷凝水;辅助槽42配置在主流槽41的外周,用于回收上述主流槽41外壁面上产生的结露水。
文档编号F24F13/22GK1191957SQ9810434
公开日1998年9月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16日
发明者富吉贤一, 青藤诚哉, 和田宏二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