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型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487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泵型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而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热泵型空调器。
通常,热泵型(heat pump type)空调器通过室内换热器发射产生自室外换热器的热量以使室内空间升温,并间歇地反向循环致冷剂以去除室外换热器上的霜。
这样的一种空调器示于

图1,如图所示,热泵型空调器设置有一用于变换致冷剂流向的流向换向阀13。流向换向阀13设置有四个阀口P1、P2、P3和P4。在加热模式中,联接到压缩机11出口侧的流向换向阀13的第一阀口P1与联接到室内换热器20的第二阀口P2连通。联接到压缩机11进口侧的第三阀口P3与联接到室外换热器30的第四阀口P4连通。
同时,在除霜模式中,第一阀口P1与第四阀口P4连通,而第二阀口P2与第三阀口P3连通。热生自室外换热器30,从而其上的霜被除去。
如图1和图2所示,室外换热器30配备有一单一一个致冷剂通道31,在室外换热器30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形成有联接到流向换向阀13第四阀口P4的致冷剂通道31的致冷剂口32和用于膨胀致冷剂的膨胀部件40。
那么,当来自上致冷剂口32的致冷剂流向下致冷剂口32时,致冷剂的温度降低,从而室外换热器30上的霜不能被有效地除去。此外,要花费太长的时间除去室外换热器30上的霜,从而使室内空间升温的效率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泵型空调器,能够通过迅速和有效地除去室外换热器上的霜来提高室外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具有多个串联和并联致冷剂通道的热泵型空调器。
室外换热器形成有一个联接到一流向换向阀第一阀口的第一致冷剂通道,一串联于第一致冷剂通道的第二致冷剂通道和与第二致冷剂通道并联的第三致冷剂通道。第一致冷剂通道形成在室外换热器的下部,第二致冷剂通道形成在室外换热器的上部,而第三致冷剂通道形成在第一和第二致冷剂通道之间。第二和第三致冷剂通道的一侧联接到一膨胀致冷剂的膨胀部件。
被压缩机压缩了的致冷剂当流过第一致冷剂通道时第一次除去室外换热器上的霜,当流过第二和第三致冷剂通道时再次除霜。
根据本发明的特性,室外换热器上的霜被迅速和有效地除去,改进了热交换效率,室内空间能被有效地加热。
由参阅附图详细地说明优选实施例,本发明上述目的和另外的益处将变得更加明白,其中图1是一传统热泵型空调器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一室外换热器的透视图;以及图3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热泵型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热泵型空调器100。在图3中,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一个用于压缩致冷剂的压缩机112,一个用于选择性地改变被压缩的致冷剂的流向的流向换向阀114,和配置有室外换热器116的室外单元110,这个换热器具有多个致冷剂通道118,120和122。
在加热模式中,流向换向阀114使联接到压缩机112一出口的第一阀口P1与联接到室内换热器140的第二阀口P2连通。此外,联接到压缩机112一入口的第三阀口P3与联接到室外换热器116的第四阀口P4连通。
同时,在除霜模式中,流向换向阀114使第一阀口P1与第四阀口P4连通并使第二阀口P2与第三阀口P3连通。
室外换热器116配置有一在其下部形成的第一致冷剂通道118,在其上部形成的第二致冷剂通道120,和形成在第一和第二致冷剂通道118和120之间的第三致冷剂通道122。第一致冷剂通道118与第二致冷剂通道120串联。第三致冷剂通道122与第二致冷剂通道120彼此并联。第一致冷剂通道118联接于流向换向阀114的第四阀口P4,而第二和第三致冷剂通道120和122联接于一个膨胀部件130。
第一致冷剂通道118形成有一对联接到第四阀口P4的致冷剂口118A和联接到第二和第三致冷剂通道120和122的单一一个致冷剂口118B。另外,第二和第三致冷剂通道120和122分别设置有一对联接到第一致冷剂通道118的致冷剂口118B的致冷剂口120A和122A,以及联接到止回阀132的致冷剂口120B和122B。
用于膨胀致冷剂的膨胀部件130包括一个与第二和第三致冷剂通道120和122联接、用以防止致冷剂流向室外换热器116的止回阀132;一个与止回阀132串联用以膨胀致冷剂的第一毛细管134;和一个与止回阀132相并联用于膨胀致冷剂的第二毛细管136。第一毛细管134联接于室内换热器140。
下文将描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热泵型空调器100的操作。
在加热模式下,流向换向阀114的第一阀口P1与第二阀口P2连通以将被压缩机112压缩的致冷剂引入室内换热器140。另一方面第三阀口P3与第四阀口P4连通,从而从室外换热器116排出的致冷剂被引入压缩机112。
引入室内换热器140的致冷剂与室内空气交换其内部的热量以使室内空间升温,然后排向第一毛细管134。致冷剂借助第一毛细管134和第二毛细管136膨胀,然后被引入室外换热器116。
致冷剂在流经室外换热器116的致冷剂通道118、120和122时与室外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以通过流向换向阀114被引入压缩机112。
同时,在致冷模式中,被压缩机112压缩的致冷剂经由流向换向阀114的第一和第四阀口P1和P4引入第一致冷剂通道118。致冷剂在流经第一致冷剂通道118时首先除去室外换热器116上的霜,然后被引入第二和第三致冷剂通道120和122。当流过第二和第三致冷剂通道120和122时,致冷剂反复去除室外换热器116上的霜,然后被引入膨胀部件130。致冷剂在经由止回阀132流过第一毛细管134时膨胀以被引入室内换热器140。
依据本发明热泵型空调器,室外换热器上的霜被迅速和有效地除去以缩短除霜时间。借助于这一操作,室内换热器的加热效率得以提高。
虽然参照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热泵型空调器,包括一个室外单元,该室外单元具有一用于压缩致冷剂的压缩机、一选择性地变换被压缩致冷剂的流向的流向换向阀,以及一形成有多条致冷剂通道的室外换热器;一个联接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室内单元,所述室内单元用于加热室内空间;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室外单元和所述室内单元之间的膨胀部件,所述膨胀部件用于膨胀从所述室外单元和所述室内单元排出的致冷剂。
2.如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型空调器,其中,所述室外换热器还包括在其下部形成的第一致冷剂通道,所述第一致冷剂通道与所述流向换向阀相连;在其上部形成的第二致冷剂通道,所述第二致冷剂通道与上述第一致冷剂通道串联;以及形成在上述第一和第二致冷剂通道之间的第三致冷剂通道,所述第三致冷剂通道与所述第二致冷剂通道并联。
3.如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型空调器,其中,所述室外换热器还包括在其下部形成的第一致冷剂通道,所述第一致冷剂通道与上述流向换向阀相联;在其上部形成的第二致冷剂通道,所述第二致冷剂通道与上述第一致冷剂通道串联;以及形成在第一和第二致冷剂通道之间的第三致冷剂通道,前述第三致冷剂通道与上述第二致冷剂通道并联,其中,所述第一致冷剂通道设置有一对与上述流向换向阀相连的致冷剂口和单一一个与上述第二致冷剂通道相连的致冷剂口,所述第二和第三致冷剂通道分别设置有一对与所述第一致冷剂通道串联的致冷剂口以及单一一个与所述膨胀部件相连的致冷剂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型空调器,其中,所述膨胀部件还包括联接到上述室内单元的第一毛细管,所述第一毛细管用于膨胀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单元排出的所述致冷剂;串联到上述第一毛细管并联接到上述室外换热器的一个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用于防止致冷剂流入上述室外换热器;以及与上述止回阀并联的第二毛细管,所述第二毛细管用于膨胀致冷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型空调器,用于迅速有效地除去室外换热器上的霜。一个室外单元具有用于交换致冷剂流向的阀,室外换热器在其下部形成有一第一致冷剂通道,在其上部形成有一第二致冷剂通道,以及在第一和第二致冷剂通道之间、与第二致冷剂通道并联的第三致冷剂通道。用于膨胀致冷剂的毛细管与止回阀串联或并联,止回阀防止致冷剂流向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器上的霜被迅速和有效地除去,同时室内单元的加热效率被增进。
文档编号F24F1/14GK1190721SQ9810432
公开日1998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11日
发明者金东郁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