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安装件及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155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机的安装件及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的安装件及安装结构,尤其涉及空调机安装时对安装强度和施工效率的改进。
传统的空调机有特公昭59-25927号公报所记载的壁挂式和特公昭63-15494号公报记载的天花板吊挂式。其中,壁挂式空调机是将譬如上部设有钩状部安装板固定在房间墙壁上,再将空调机挂在该安装板的钩状部上固定。
天花板吊挂式空调机则一般是固定在已埋入天花板中的吊挂螺栓上。具体的例子有将空调机外壳上所设有安装孔穿过吊挂螺栓,在此状态下将与该吊挂螺栓配合的多个螺帽从外壳的上下旋紧,这样将外壳固定在天花板上。
然而,壁挂式空调机若其外壳从前侧面到背面的纵深过大,则使用上述安装板只将外壳背面固定的结构就存在强度问题。
另外,如果要采用传统的天花板吊挂式空调机的固定结构,则施工时需要有人在吊挂螺栓穿过安装孔的位置上支撑空调机,有人将螺帽固定在吊挂螺栓上,安装工程需要几个人同时进行,施工效率低。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第1,提高壁挂式空调机安装结构的安装强度,第2,提供适用于天花板吊挂式空调机的安装结构并改进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将由空调机1背面10b的下方部和其前方部分卡合而成的安装件80固定在房间的墙壁72或天花板71上,然后将空调机1与该安装件80卡合安装。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的第1方案是,在房间里安装空调机用的安装件80是由沿空调机1背面10b的纵板构件81和从该纵板构件81向前方延伸的横板构件82形成的一个整体,并在纵板构件81上设置与空调机1背面的下方部10f卡合的第1止动装置83,同时在横板构件82上设置在第1止动装置83的前方与空调机1卡合的第2止动装置84。
本实用新型的第2方案是在上述第1方案中,在纵板构件81上形成安装到房间墙壁72上用的安装孔H3,在横板构件82上形成固定空调机1的螺栓90、95的安装孔H1。
本实用新型的第3方案是在上述第2方案中,在与固定空调机1的天花板71的吊挂螺栓95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横板构件82的安装孔H1。
本实用新型的第4方案是在上述第1方案中,第1止动装置由设在纵板构件81下端部的第1钩状部83构成,第2止动装置由为了与空调机1的侧边缘部10g卡合而设在横板构件82的左右边缘部的第2钩状部84构成。第2钩状部84用弹性材料形成,同时具有沿空调机1的侧边缘部10g形成的基部84a和从基部84a的下端弯折到该空调机1的侧边缘部10g内侧而形成的前端卡合部84b。
本实用新型的第5方案是在以用上述第1方案的安装件80安装空调机1的安装结构为前提。并且在空调机1上设有与第1止动装置83卡合的第1卡合部10f和与第2止动装置84卡合的第2卡合部10g。
本实用新型的第6方案是,将安装件80的第1止动装置83及第2止动装置84与空调机1的第1卡合部10f及第2卡合部10g在空调机1的上侧面10a大致沿着安装件80的横板构件82的状态下卡合,同时以在安装件80的横板构件82与空调机1的上侧面10a之间形成调节空调机1位置用的间隙的状态来决定空调机1对安装件80的位置。
采用上述第1及第5方案时,首先将安装件80安装到房间的墙壁72或天花板71上。然后使空调机1背面10b下方部的第1卡合部10f与第1止动装置83卡合,进而再使更前方的空调机1的第2卡合部10g与第2止动装置84卡合,以将空调机1安装到安装件80上。
采用上述第2方案时,将安装件80用纵板构件81的安装孔H3安装到房间的墙壁72上后,与第1方案及第5方案同样地将空调机安装到安装件上,进而用螺栓90将空调机1固定到安装件80的横板构件82上。即,在这种场合,各止动装置83、84和各卡合部10f、10g是作为将空调机1临时固定在安装件80上用的机构使用。
采用上述第3方案时,可以将安装件80固定在天花板71的吊挂螺栓95上,然后可与上述第2方案同样地将空调机1临时固定在安装件80上后进行固定。
采用上述第4方案时,一旦将空调机1的背面10b的下方部10f挂在第1钩状部83后将该空调机1的前面一侧向上提,就可将空调机1的侧边缘部10g挂在第2钩状部84的前端卡合部84b上。这时,第2钩状部84因空调机1的侧边缘部10g的通过而被扩开变形,然后,一旦该侧边缘部10g通过前端卡合部84b,立即恢复原来的形状并与该侧边缘部10g卡合。
采用上述第6方案时,在将空调机1安装到安装件80上时,会在安装件80的横板构件82与空调机1的上侧面10a之间形成预先规定的间隙。从而,在以后将空调机1固定于横板构件82时,通过譬如在空调机1的前后左右分别改变螺栓90的紧固程度,就可以对空调机1的倾斜状态进行微调。
采用上述第1及第5方案时,由于是将空调机1背面侧下方部的第1卡合部10f和其前方的第2卡合部10g与安装在房间的墙壁72或天花板71上的安装件80的第1止动装置83和第2止动装置84卡合,以将该空调机1安装在房间里,故即使空调机1的纵深很大,也能牢固地安装,可实现上述第1目的。
采用上述第2方案时,由于是将安装件80的纵板构件81固定在房间的墙壁72上后再将空调机1临时固定在安装件80上,然后再将空调机1固定在横板构件82上,故能更加牢固地安装。
采用上述第3方案时,由于能够将安装件80安装到天花板71的吊挂螺栓95上后立即将空调机1临时固定在安装件80上后进行固定,故在将螺帽旋紧于吊挂螺栓95上时不需另外有人支撑空调机1。这样,就可将安装件80用于天花板吊挂式空调机1,而且由于可提高安装的施工效率,可实现上述第2目的。另外,采用第3方案时,可以将空调机1任意安装到房间的墙壁72或天花板71上,可以提高安装的灵活性。
采用上述第4方案时,在将空调机1背面10b的下方部10f挂到第1钩状部83上后只要将该空调机1的前面一侧向上提即可将空调机1安装到安装件80上,故安装十分方便。
采用上述第6方案时,很容易在譬如纵深很大的空调机1的安装状态下将其易向前下方倾斜的姿势调节为水平状态。即使天花板71或墙壁72是倾斜的,也能根据其倾斜度调节空调机1的倾斜度。
对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的立体图。
图2是
图1空调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
图1空调机的纵剖视图。
图4是表示
图1空调机内设备配置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
图1空调机内设备配置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
图1空调机内设备配置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
图1空调机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8表示
图1空调机安装到房间墙壁上的状态。
图9表示图7的安装结构中所用的安装件的纵板构件。
图10是空调机安装到安装件上后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表示空调机安装到安装件上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12表示
图1的空调机安装到房间天花板上的状态。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形态。

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的空调机1设置在由房间的天花板71和墙壁72所形成的拐角部分。该空调机1的外壳10通过后述的安装件80(未图示)安装固定在天花板71或墙壁72上。
上述外壳10由扁平的长方形主体11和从该主体11的底面向下方膨出的膨出部13构成。上述外壳10的主体11的上下厚度很薄,在沿着房间的天花板71设置时,从天花板71的凸出量很小。
上述外壳10的膨出部13如
图1及图3所示,是在主体11的底面从前部向背面一侧渐渐地向下方凸出。即,在设置状态下,该膨出部13向着房间70的墙壁72渐渐向下方凸出。
具体地说,上述膨出部13的前侧面以至下侧面形成从与主体11连续的前边起向着背面缓缓向下倾斜的倾斜面14,外壳10的整体形成前面一侧比背面一侧薄的形状。另一方面,上述膨出部13的背面形成与房间墙壁72一致的垂直竖立面15,与主体11的背面连续。上述膨出部13的两个侧面与主体11下侧面的侧部连续。
还有,上述膨出部13的倾斜面14的前边比主体11的前端略向后侧缩进,膨出部13的两个侧边比主体11的两端略向内侧缩进。而且,在上述主体11的前部及两侧部形成比膨出部13更向前方及两侧凸出的凸出边缘部12。该凸出边缘部12、即外壳10的主体11的前边缘部及两侧边缘部如图3、5、6所示,具有若干略带弧形的弯曲面。
在上述外壳10上,形成将室内空气从下方吸入外壳10内的吸入口41和将调节后的空气吹到室内的吹出口43、44。该吸入口41在外壳10的膨出部13的倾斜面14上形成。而吹出口43、44则从外壳10的主体11的前侧面到两侧面形成。而且在该吹出口43、44中,在该主体11的前侧面开口的部分构成前方吹出口43,在该主体11的两侧面开口的部分构成左右的侧面吹出口44。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在外壳10的主体11上形成凸出边缘部12,故上述吸入口41与出口43、44相互间隔开规定的距离。
另一方面,外壳10如图2的分解立体图所示,由顶板10a、背面板10b、前面板10c、10d及左右的侧面板10e构成。顶板10a、背面板10b及前面板10c、10d为相互固定的一体化构件,侧面板10e采用可在顶板10a、背面板10b及前面板10c、10d上装拆的结构。而且,空调机是在除侧面板10e外的其余部分组装的状态下用安装件80安装到天花板71或墙壁72上,然后再安装侧面板10e。侧面板10e通过安装在天花板71或墙壁72上的空调机1的外壳10上而从外侧将安装件80覆盖。
上述前方吹出口43形成于外壳10的前面板10c、10d之间,在该前方吹出口43处设置水平翼片51。水平翼片51可通过撑条51a调节前方吹出口43的吹出角度,在撑条51a上设有变化水平翼片51的角度用的摆动单元51b。另外,在侧面板10e上,为了能在侧面吹出口44处手动调节空气的吹出方向,装入水平翼片51和调节该水平翼片51的角度的摆动机构(未图示)。
在上述外壳10的内部形成将吸入口41与各吹出口43、44连通的空气通道45。并在该空气通道45上设置从下方吸入室内空气后向侧方吐出的2台风扇20R、20L和从室内空气生成调节空气的热交换器30。另外,在离心风扇20R、20L的下方,靠近吸入口41设有空气过滤器65。
各风扇20R、20L构成一种离心风扇、即所谓涡轮风扇。在该风扇20R、20L上连接着垂直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风扇电动机25的驱动轴26。而且该风扇20R、20L受风扇电动机25的旋转驱动,将从下方吸入的空气向侧方吐出。
另外,通过将风扇电动机25从外壳10的主体11的顶板10a的下面一侧安装到该顶板10a上而将各风扇20R、20L安装到外壳10上。在各风扇20R、20L的下方设有将从吸入口41向空气通道45流入的空气向风扇20R、20L引导的喇叭口27。
各风扇20R、20L在外壳10的主体11的内部沿该主体11的宽度方向隔着规定间隔而并排设置。即,在上述外壳10中,从外壳10的前方看,隔着分隔板64,在右侧设置右侧风扇20R,在左侧设置左侧风扇20L。不过,从外壳10的上方看,两个风扇20R、20L都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另一方面,热交换器30设置在外壳10的主体11的内部。该热交换器30如图4所示,由位于外壳10的主体11内前面一侧的前方热交换部31和位于外壳10的主体11内前面一侧的侧方热交换部32构成俯视时大致呈コ字形。该热交换器30构成由未图示的多个纵板构件状的散热片和贯通该散热片的导热管组成的所谓交叉散热片式热交换器。不过,除了前方热交换部31和侧方热交换器32之间的拐角部分外,散热片相互平行,在拐角部分则与导热管的弯曲形状对应地渐渐改变角度。
在热交换器30的上面一侧,设有与热交换器30一样、俯视时为大致コ字形的隔热构件35。另外在热交换器30的下面一侧设有因隔热材料而同样俯视时呈大致コ字形的排水盘36。隔热构件35和排水盘36的材料可以采用譬如发泡苯乙烯。
图4到图6是表示外壳10内各设置位置关系的配置图,只是示意地表示外壳10和各设备的外形形状。膨出部13的内部作为容纳任选零件60的空间,可以容纳譬如高性能空气过滤器或除臭器中的一方。高性能空气过滤器可以使用所谓HEPA过滤器或静电过滤器,除臭器可以使用光除臭单元,即利用光催化剂对臭气物质进行除臭。
另外,在左右的离心风扇20R、20L之间设有开关盒61。而且在离心风扇20R、20L和外壳10背面的背面板10b之间沿该背面板10b设有制冷剂管道62a及排水管道62b。63是管道的罩子,两根管道62a、62b通到该罩子63中。
另一方面,该空调机1的外壳10通过图2所示的安装件80可以固定在房间的天花板71或墙壁72上。安装件80由沿着构成外壳10的背面的构件、即背面板10b的纵板构件和从纵板构件81向前方延伸的横板构件82形成一个整体。横板构件82沿着构成外壳10的上侧面的构件、即顶板10a形成,安装件80从侧面看,由纵板构件81和横板构件82构成大致L字形。不过,在本实施形态中,横板构件82由在外壳10的左右两侧分离的截面为L字形的2根臂构成。
如图7所示,d该臂82和空调机1顶板10a形成供安装用螺栓穿过用的安装孔H1、H2。另外,外壳10的安装孔H2中在前面一侧的是长孔,在背面一侧的是切口。因此,外壳10可以相对安装件80而在前后方向调节位置。
另外,在安装件80的纵板构件81上,形成用螺栓等将该安装件80固定在墙壁72上用的安装孔H3。如图9所示,在纵板构件81上设有许多安装孔H3,可以在任意的位置将安装件80固定在墙壁上。
在该安装件80上设有与空调机1的外壳10卡合的卡合机构。卡合机构由设在纵板构件81上的与外壳10的背面板10b的下方部10f卡合用的第1钩状部83和,设在臂82上的与外壳10的顶板10a的侧边缘部10g卡合用的第2钩状部84构成,第1钩状部83构成第1止动装置,第2钩状部84构成第2止动装置。
第1钩状部83设在纵板构件81的下端部,第2钩状部84设在臂82的左右端部。第2钩状部84用弹性材料做成,具有沿空调机1的外壳10的顶板10a而位于左右的基部84a和从该基部84a的下端向内侧弯折成锐角的前端止动部84b。
另一方面,空调机1具有与第1止动装置、即第1钩状部83卡合的第1卡合部和与第2止动装置、即第2钩状部84卡合的第2卡合部。具体说,作为第1卡合部,外壳10的背面板10b的下方部10f与第1钩状部83卡合,作为第2卡合部,外壳10的顶板10a的侧边缘部10g与第2钩状部84的前端止动部84b卡合。
空调机1用该安装件80就可如下述那样到房间的墙壁72上。首先,将安装空调机1用的螺栓90从上向下穿过设在安装件80的臂82上的安装孔H2,并将该螺栓90用螺帽91固定在安装件80的臂82上(
图10)。而且将钉子或螺栓穿过在纵板构件81上形成的安装孔H3,以将该安装件80固定在墙壁上。
接着如图8所示,将外壳10的背面板10b的下方部10f挂在安装件80的第1钩状部83上,并以该部分为支点将空调机1的前侧部分向上提,以将顶板10a的侧边缘部挂在第2钩状部84上。这时,顶板10a的侧边缘部10g一边将第2钩状部84的前端止动部84b向外扩开,一边在移动到该前端止动部84的上方时与第2钩状部84卡合(
图11)。
一旦这样将空调机1与安装件80卡合,安装螺栓90就穿过外壳10的顶板10a的安装孔H2。这样,一旦从下方将螺帽92旋紧在安装螺栓90上,就可将空调机1固定在安装件80上。即,采用这种结构时,卡合机构用于将空调机1临时固定在安装件80上。
图10表示用双螺帽92固定空调机1的状态。在如上述那样将空调机1固定在安装件80上后,只要将侧面板10e安装到外壳10上,空调机1的安装就完成了。
另一方面,本实施形态如下决定空调机1与安装件80的卡合位置,即,在将空调机1临时固定在安装件80上时,安装件80的臂82与外壳10的顶板10a之间留有大约5毫米的间隙。设置该间隙是为了调节空调机1的位置,尤其是由于空调机1的厚度与高度相比相当大,故空调机1在安装时容易向前下方倾斜,而通过改变外壳10前后左右的螺栓·螺帽90、91、92的紧固程度就可防止这种现象。即,在向前下方倾斜的场合,只要保留后侧的间隙而将前侧旋紧,就可将空调机1保持在水平状态。
图12表示用该安装件80将空调机1固定在房间天花板71上的状态。在这种场合,外壳10的顶板10a的安装孔H2和安装件80的臂82的安装孔H1在与固定空调机1的天花板吊挂螺栓95对应的位置上形成。
在这种场合,首先用与天花板71的吊挂螺栓95配合的螺帽96从上下方夹着安装件80进行固定。一旦将安装件80固定在吊挂螺栓95上,就与后侧固定在墙壁72上的场合相同,在将外壳10的背面板10b的下方部10f挂在第1钩状部83上后以该部分为支点将空调机1的前端部向上提以将该空调机1临时固定在安装件80上,并将螺帽97旋紧在从顶板10a向下方伸出的吊挂螺栓95上,再将侧面板10e安装于外壳10上,至此,安装完毕。
以下说明空调机1的空调运转动作,风扇20R、20L受风扇电动机25的驱动旋转,从吸入口41将室内空气吸入外壳10内。吸入外壳10内的室内空气流过空气通道45后通过喇叭口27并流入风扇20R、20L,然后,向风扇20R、20L的侧方流出,并流向各吹出口。
室内空气在流向吹出口43、44之际通过热交换器30。未图示的冷冻回路的制冷剂在热交换器30中流通。而且在该热交换器30中,在进行制冷运转时,该制冷剂就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蒸发,将室内空气冷却后生成低温的调节空气。而在进行供暖运转时,该制冷剂就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凝结,将室内空气加热以生成高温的调节空气。从而,就从吹出口43、44向室内的3个方向吹出在该热交换器30中生成的调节空气。
另外,上述吸入口41与各吹出口43、44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故不会将从各吹出口43、44吹出的调节空气再度从吸入口41吸入,即发生所谓空气的短路。
采用本实施形态时,具有以下效果。即,在将空调机1固定于房间的墙壁72上时,用安装件80可将外壳10的上面一侧固定在该安装件80上,故即使是很厚的空调机也能得到足够的安装强度。
另外无论是固定在墙壁72上还是固定在天花板71上,都是将空调机1先临时固定在安装件80上的再进行固定,故在旋紧螺帽92、97时无需另外有人支撑空调机,一个人就能进行安装。从而可提高施工效率。
另外,在将空调机1与安装件80卡合时,由于臂82与外壳10的顶板10a之间存在间隙,故可以防止外壳10向前倾斜,而且即使天花板71或墙壁72是倾斜的,也可调节与天花板71之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以下结构。譬如,上述实施形态中空调机1的外壳10由主体11和膨出部13组成,但外壳也可是一个长方形的整体。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纵深大的空调机,也可用于纵深较小的空调机。
还有,上述实施形态是在第1钩状部83上挂外壳10的背面板10b的下方部10f(第1卡合部),但也可以在外壳10的背面板10b的下方部形成孔,并将该孔挂在第1钩状部83上。另外,上述实施形态是将外壳10的顶板10a的侧边缘10g挂在第2钩状部84上,但挂在第2钩状部84上的并不限于外壳10的第2卡合部10g,也可以是比其更下方的部分,总之,只要将比外壳10的第1卡合部10f更前方的部分挂在第2钩状部84上即可。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是将横板构件82左右分离,且分别作为截面L字形的臂,但其形状等可以根据外壳10的形状来定,且不是左右分离亦可。
还有,也可将安装件80用于壁挂专用,在这种场合,也可使用螺栓90以外的固定装置。另外,将安装件80固定在房间墙壁72上的也可以不是螺栓,可以采用适当的固定装置。
还有,上述实施形态是将第1止动装置、即第1钩状部83和第2止动部、即第2钩状部84作为将空调机1临时固定在安装件80上用的机构,但如果是譬如纵深较小的家用空调机等,则也可不用螺栓90等,而只用这些钩状部83、84将空调机固定在房间墙壁等上。
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机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沿空调机(1)背面(10b)的纵板构件(81)和从该纵板构件(81)向前方延伸的横板构件(82)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纵板构件(81)设有与所述空调机(1)背面的下方部(10f)卡合的第1止动装置(83),同时所述横板构件(82)设有在第1止动装置(83)的前方与空调机(1)卡合的第2止动装置(8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在纵板构件(81)上形成安装到房间墙壁(72)上用的安装孔(H3),在横板构件(82)上形成固定空调机(1)螺栓(90、95)的安装孔(H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在与固定空调机(1)的天花板(71)的吊挂螺栓(95)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横板构件(82)的安装孔(H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安装件,其特征在于,第1止动装置是设在纵板构件(81)下端部的第1钩状部(83),第2止动装置是为了与空调机(1)的侧边缘部(10g)卡合而设在横板构件(82)的左右边缘部的第2钩状部(84),第2钩状部(84)用弹性材料形成,同时具有沿空调机(1)的侧边缘部(10g)形成的基部(84a)和从该基部(84a)的下端弯折到该空调机(1)的侧边缘部(10g)内侧而形成的前端卡合部(84b)。
5.一种空调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用权利要求1的安装件(80)安装空调机(1),空调机(1)上设有与第1止动装置(83)卡合的第1卡合部(10f)和与第2止动装置(84)卡合的第2卡合部10g。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件(80)的第1止动装置(83)及第2止动装置(84)与空调机(1)的第1卡合部(10f)及第2卡合部10g是在空调机(1)的上侧面(10a)大致沿着安装件(80)的横板构件(82)的状态下卡合,以在安装件(80)的横板构件(82)与空调机(1)的上侧面(10a)之间形成调节空调机(1)位置用的间隙的状态来决定空调机(1)对安装件(80)的位置。
专利摘要一种空调机的安装结构,将沿着空调机的上侧面和背面的大致L字形安装件固定在房间的墙壁或天花板上后,将空调机与安装件卡合,必要时用螺栓等将空调机固定在安装件上,以此来改善空调机安装时的安装强度和施工效率。
文档编号F24F1/00GK2400742SQ9925261
公开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日
发明者中西淳一, 高木智, 野内义照, 松岛润治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